“且兒臣發現,這天和號盤桓上京城十餘年,且在大乾朝各地均有分號,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是各行業均有涉入,還發現這天和號和此前江南道販賣私鹽一案有千絲萬縷的關聯!”
江牧野平地一聲雷,
他稽查江南道鹽務一案,那時候便有所懷疑,只是這梁丞相做事極為隱蔽,
天和號明面上是做著正經生意,但背地裡全都是做著高利潤的行當.......那些管事的掌櫃嘴巴極嚴,絲毫撬不開嘴.....
他是自上次發現有人在南和號周圍打量時開始警覺,
隨後再派人調查.......發現天和號偷偷摸摸的在賣高價.......
“父皇,這天和號真是生兒子沒有屁眼,這麼黑心的買賣都做,此前囤積大量糧食高價賣給南和號,現在又趁著南和號限量,翻十倍賣給百姓,父皇,將這天和號掌櫃的砍了吧!”
瑞王頓時上躥下跳,開罵起來,那嘴裡罵的唾沫星子亂飛.........
之前還天真的覺得這天和號就是一個普通的競爭對手,現在才知道這天和號後頭的人心肝都是黑的,瑞王一想到天和號都噁心,且噁心裡還加了嫌棄,
以前,他不務正業,整天遊手好閒做一個虧一個,但是也沒有為了銀子做這種買賣,見識違法亂紀不為過!
現在,他事業也蒸蒸日上,作為一名正經的東家,他是很看不慣天和號這種行為,簡直就是道德品質敗壞,比殺人犯還可惡,尤其是還敢販賣私鹽,簡直就該死!
當即,也不管是不是在宮裡頭,便開始罵了起來,
沒想到天和號這麼黑心,恨不得將這後面的人祖宗十八代都罵光!
梁丞相感覺眼皮子跳個不停,這瑞王罵人實在是太難聽了.........
覺得瑞王這劈頭蓋臉一頓亂罵就像在罵自己,有些狼狽.......
“這些商人,簡直無法無天.........”咸寧帝氣得臉色漲紅,接連咳嗽了幾聲,語氣中不自覺的染上一抹怒意。
見咸寧帝還將這事情當做是普通商人逐利的行為,
江牧野眸色幽深,冷冷的瞥了旁邊一旁穩如老狗的梁丞相。
“父皇,這天和號還需細查!”
“查,全部都給朕查!”咸寧帝猛地拍了一拍案桌,
大太監在一旁嚇得愁眉苦臉的,皇上生氣了,看來這張案桌又得換了......
“皇上,這想必是商人趨利行為,眼下又沒有證據,至於糧價上漲,責問便是,若是平白無故去查,一些別有用心者可能還會認為朝廷是去與民‘搶糧’的了.......”
梁丞相依舊語重心長的說道,
咸寧帝雖然生氣,但是想到大乾朝是一個法制明裡王朝,且在這特殊時候,如此興師動眾難免惹人非議......
“父皇,這天和號確實當查!”
江牧野擲地有聲道,
“梁相慎言,這可不是簡單的商人趨利行為!”
這老狐狸,南和號才五倍,他們就聯合起來進宮告狀,眼下這天和號十倍,居然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語氣嚴峻道,
“父皇,兒臣在秘查中發現,天和號此前將糧食悉數高價賣給了南和號,而現在他們商號的糧食卻越來越多,雖然不如從前,但這些糧食來源可疑!”
說罷,
他定定的望了一眼梁丞相,接著補充道,
“父皇請看摺子,這是兒臣秘查時發現的一些證據,還有人員口供,天和號後期的糧食來自於朝廷撥到南方的賑災糧!”
轟——
咸寧帝從巨大的震驚中回過神來,而後仔細的翻看摺子,
翻閱之初,眉頭緊皺.....結果越翻越快、越翻越氣...........
“豈有此理!”
“豈有此理!”
“簡直豈有此理..........”
...........
梁丞相站在下首方向,t聽到這番話臉色瞬間白了一些,整個人僵直的站在那裡,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好似一瞬間被人抽走了精氣神一般........
“你們戶部怎麼回事,如此多的賑災糧為何落到了一個商號那裡?你們居然還有臉再來問朕要糧食,你看看你們辦的差事,這便是你們食君俸祿為君分憂幹?”
咸寧帝拿起案桌上一個硯臺重重的朝杜尚書扔了過去,
硯臺狠狠的砸在杜尚書頭上,一些墨汁混合著鮮血也順著杜尚書的烏紗帽緩緩的流到了臉上、身上.........
他也忙不得擦,瞬間兩腳發軟,
“突”的一聲,趕緊跪了下來,
“臣........臣不知啊.......賑災糧是由戶部籌集發放,再押送到南方,由各地官員認領,而後憑藉名冊發放到災民手中......我們都是有案卷在冊,怎麼會發生這種呢........”
看著杜尚書一臉無辜的模樣,咸寧帝更是氣得指著他鼻子大罵,
“你不知?那你這個戶部尚書也算當到頭了,你還當朕冤枉你不成?你自己看看!”
說罷,將摺子扔在了地上,那摺子厚厚一大疊,他慌慌忙忙的撿了起來........
看到後面,後背的的冷汗將衣服都打溼了,整個人都在發抖.............
“臣.....臣不知啊.....這些都與臣無關.....”
“皇上......臣冤枉啊........”
杜尚書都快嚇哭了,驚慌失措結結巴巴自言自語,
“杜尚書,既然你不清楚,大可交由刑部和大理寺清查,本王蒐集的證據還有人證兒臣都關押在宮外,屆時水落石出後,倘若杜尚書是無辜的,自然會還你一個清白!”
江牧野冷冷的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瑟瑟發抖、面如死灰的杜尚書,
賑災糧能回流到上京城一商戶內十倍高價出售,
這其中必有貓膩,戶部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