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王目光灼灼的看著梁丞相,
這老四不過才回上京,眼下朝中局勢就全變了,以前是那個不足為道的老三和他抬槓,沒想到一直一聲不吭的老四才是最大的威脅。
想到最近老皇帝的態度,還有老四的才智和能力,他沒來由的心慌......
賢王的拳頭捏的緊緊的.........
眼裡半是陰鷙半是嫉妒.........
他苦心籌謀這麼久,結果卻離目標越來越遠,想到宮裡的母妃、府邸裡的王妃,他感覺十分煩躁和悔恨,
人真複雜,惡念叢生。
賢王壓抑剋制著心底裡詭異升騰的念頭,
實在不行......實在不行...........
“王爺~~~”
梁丞相沒來由的有些緊張,這個模樣的賢王他還從來沒有見過,
只見他手裡緊緊捏著一個茶盞,茶盞已被捏碎了一個沿口,絲絲血跡沁了出來,整個人顯得十分陰鷙........
聽到梁丞相的聲音,賢王輕輕抬頭,並沒有回應,只是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看起來如往常一樣一派風光霽月,而後一轉身,
一邊用袖袍輕輕的擦了擦手上的鮮血,一邊朝著門外大步走去。
最近上京城的米價是三年以來最高的價格,
在顧南書的執意下,城邊上好幾個倉庫全部都屯滿了糧食,是南和號最大的投資之一。
雖然瑞王撓破腦袋也不知道南和號幹嘛要囤這麼多糧食,但秉著相信經商小天才的顧南書,他也沒有絲毫過問,反而是偷偷摸摸的追加了投資,顧南書讓他往東,他便不會往西..........
然而三個月後,
在秋風來臨之際,
南和號前往西北的商隊回來了,不僅走通了北疆路線,將帶去的物資全部銷售完畢,還帶回了許多北境和其他番國的稀罕物件,馬隊和駝隊浩浩蕩蕩的回到上京,
一到南和號後,這些稀罕玩意就被銷售大半.........尤其是番國那邊的一些琉璃珠和琉璃鏡,非常受歡迎。
彼時的大乾朝,
閨秀們還使用銅鏡,但這琉璃鏡到了後,雖然小小的只有巴掌大一點,但卻看得十分清晰,這簡直在上京城掀起了一股浪潮,前期投資的銀錢立刻翻了幾倍的回賺..........
整個南和號都洋溢在一片喜氣洋洋中.............
顧南書懸著的心更是落了下來,立刻將銀子整理後,連本帶息的去鎮南將軍府想要歸還給外祖,卻被老太太笑眯眯的推辭了,顧南書想了想,就當將軍府再次入股的本錢吧!
而且經過手底下的得力干將講述,在北境出去還發現了一個鹽池!
聽到下面的人描述,顧南書忍不住心臟噗通噗通的跳個不停,
江牧野蹙眉細細的問著。
鹽鐵乃國之根本,大乾朝的鹽主要是井鹽,且從萬曆三年起,井鹽的價格一路攀升,從最早的三十文一路漲到了一百二十文,甚至在巔峰時期達到過一兩銀子,遇到荒年時期,價格一年比一年離譜。
甚至不少地方因為鹽價過於高昂導致老百姓吃不起鹽,有的因此生病,有的甚至揭竿起義......苛捐雜稅更是層出不窮.....
所以大乾朝是鐵了心的要穩定鹽價,上次因為打擊私鹽,江牧野斬斷了賢王的左膀右臂,就是因為小小的一粒鹽某種程度上能動搖整個大乾朝的根基!
但是奈何大乾朝井鹽實在少,無論朝廷如何控制,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若能解決鹽的問題,可謂是能得到半壁江山!
這個發現不可謂不驚喜!
江牧野眼裡閃爍著光亮,有猶豫又有掙扎..........
顧南書讓心腹之人退了下去,隨後拉了拉江牧野的手。
“王爺是想將這池鹽上交朝廷?”
江牧野猛然抬頭看向女人,又收回目光,嘆了口氣,
“這是你的產業。”
雖然他有些心動,畢竟整個大乾朝的井鹽實在有限,多數老百姓都是吃的粗鹽,任何一個有良心的統治者都想要自己的子民能夠安居樂業,不為所謂的權力江山,而是為了百姓。
在西北這些年,他見過太多的流浪、太多的殺戮、深知老百姓對和平、安定、富足生活的渴望...........
倘若這池鹽當真能納入大乾朝管控,那麼他相信食鹽價格必定下降,這是一件利於老百姓的好事,會讓老百姓們吃的起鹽。
可.....這是顧南書的商隊發現的,也沒有人能比他更瞭解為了這條商路,顧南書付出有多少。無論是人力、物力還是財力.....他不忍掠奪顧南書的產業.......
江牧野的掙扎,顧南書看在眼裡,她笑了笑道,
“王爺,我有一個想法,南和號做這鹽務生意,但價格除去成本後,我只賺兩成!”
顧南書將內心的底託了出來,
“兩成?”
江牧野愣了愣,他定定的望著顧南書........腦袋裡仔細飛快的計算著鹽價,若是如此,那麼這個價格比大乾朝境內的井鹽還低......
顧南書這是守著一座金山礦,卻賤價出售..........
這換成任何人都不可能接受的.....而顧南書卻放棄這現成的金山銀山.....她這麼做,為的可都是他以及大乾朝.....
看著女人溼漉漉的眼睛,江牧野內心一陣柔軟,將女人攬進了懷裡,
用下巴抵著她的頭頂,輕輕的蹭著,
心中感慨萬千.......
顧南書自然是知道這男人的想法,雖然她不是什麼好人,但是也絕對不會想著在這生產力底下的古代賺底層老百姓的銀子,鹽價再貴,貴族世家總能吃得起,而那些底層老百姓卻不能。
而長期食入鹽不夠,老百姓容易疲乏、頭暈、甚至生病,嚴重影響生產力和健康........
她要賺銀子,是賺有錢人的銀子,而不想與民爭利。
而且儘管這條商路是她提議開闢的,但在人員護衛、前期資金投入中,眼前這個狗男人可是出錢出力絲毫不遜於她....這條商路的成功他可謂是佔了一半的功勞,自然鹽池也有他的一半!
所以,讓利而出並非腦袋一時發熱決定,而是一個長遠和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