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帝將茶盞放在一旁,內侍趕緊彎腰上前重新斟了一盞,
趙凌瑤卻笑了笑,
大乾朝最是重視士族,士農工商,這做生意排在末流,
小門小戶出來的就是這麼上不了檯面,好好的雍王妃不做,非要出去拋頭露面做什麼商號!
賢王卻警覺的望了顧南書一眼,
他也知道顧南書有個脂粉鋪子,生意好的不得了,連帶把他產業相關的鋪子都擠兌了出去,想著每月手裡流失的大把銀子,他便有些咬牙切齒,但是面上卻不顯,依舊一派笑意宴宴。
只是他也好奇這南和號究竟要做什麼生意?
“父皇,您可真是關心兒臣,連兒臣的南和號都知曉。”
顧南書笑眯眯的望著咸寧帝,一副溫順乖巧模樣,
咸寧帝眉毛一挑,
他能不知道?
那南和號的招聘啟事鬧得人盡皆知,惹得上京城的不少優秀年輕人都去爭相應聘,甚至一些在衙門裡當差的衙役都羨慕不已,畢竟那麼豐厚的福利,又是月銀、又是給與父母養老錢還有什麼給小孩上學堂等......可不比衙門當差來的更豐富?
同為底層苦苦掙扎的老百姓,沒機會念書考功名當官兒,又不想上戰場,那還有什麼好的出路?
這顧南書南和號的招聘啟事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一般。
咸寧帝微微沉了沉臉色,
“你那商號名氣太大,想不知道都難。”
顧南書一臉受寵若驚,眼裡閃爍著單純的光芒,
“原來父皇都知道了啊,看來我得好好經營大幹一場,否則可不得給皇家丟人麼。”
大家都知道這南和號的背後主人是雍王妃,仗著皇家,老百姓們也不怕她會跑路,如若是其他商號打這樣的招聘旗號出來,難保大家不認為這是詐騙!
“那你可得好生經營,想好做什麼了嗎?”咸寧帝望著顧南書。
“暫時....暫時還沒有想好具體的,只是現在讓我的商隊馱了一隊物資去北境,其他的暫時還空置著,但是招聘人員和做生意這不衝突,就先招著吧!”
南和號遣了一隊商隊前往北境,這事情瞞不住,索性大大方方的說出來,他們只知道是做北境的生意,但是估計料想不到她還想打通戎狄和西域的番邦。
聽到顧南書天真爛漫的話,
咸寧帝都氣笑了,這雍王妃說的如此簡單,以為依靠著老四在北境駐軍,可以暢所欲為,就這北境那麼荒涼的地界,能做得了啥生意?別到時候虧的哭鼻子才是!
“你商號可不同於你那小打小鬧的脂粉鋪子,得好好計劃才行!”
“父皇教訓的事,兒臣現在就有些頭疼呢,以後要是有不懂的就向父皇請教!”
顧南書話剛剛說完,
趙凌瑤便立刻接話道,
“父皇日理萬機,朝政之事那麼繁忙,怎麼可能費心思在這些庸俗的俗物上呢,這些上不了檯面的庶務,雍王妃不妨多找幾個掌櫃就是!”
顧南書輕瞟了一眼趙凌瑤,果真是頭髮長見識短,
她很想大罵趙凌瑤腦袋是用來增高的嗎?一點用都沒有,
衝動是魔鬼,她不能衝動。
顧南書默唸了幾句,而後開口道,
“既然賢王妃認為商業是上不了檯面的庶務,那麼賢王妃大可將你府邸的丫鬟婆子、廚子車伕等全部解僱算了!”
趙凌瑤蹙眉,
“這商業和我府邸裡的僕從又有何關係?”
趙凌瑤隱隱有種呼吸不穩想要殺人的衝動,總感覺顧南書和她對著幹。
“你府邸裡的僕從廚子們為你提供服務,你發放他們月銀,互利互惠,這本身也是一種商業交換行為,怎麼能說沒有關係呢?”
不經意的裝逼最致命。
她還沒有想清楚這其中的道理,站在一旁的賢王的臉色卻由綠轉黑……
這個蠢婦!
趙凌瑤依舊梗著脖子不服輸道,
“士農工商,商業可是排最末,一心不可二用,我們自然應該將心思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否則上行下效,人人都變成販夫走卒,誰還寒窗苦讀、學聖人言論,掌家國大事?”
這話說的不假,可是被大乾朝民間中奉為圭臬的話,斷斷可沒有錯!
“那依照賢王妃的意思,所謂的最重要心思便是如何做一名士族,而不是去為商業奔波勞碌?”
“正是如此!”
“那請賢王妃告訴我,士族享受的特權基礎是什麼?”
趙凌瑤頓時深吸一口氣,有一種被考核的壓力,
一臉正色道,
“自然是門第,士族乃世家大族門閥貴重,理應倡導君子六藝、引導大家讀書學習、開智啟蒙。”
“那請問讀書寫字的書和筆墨紙硯從何處買得?”
“當然是筆墨鋪子!”
趙凌瑤說完,便覺得有些不對.......她惱恨的瞪了顧南書一眼,感覺掉進了顧南書設定的陷阱裡了,
而後紅著臉補充道,
“即便是從筆墨鋪子購買,但是整個坊間當以讀書為重,絕非想著旁的庶務,哪怕是去種地都比販夫走卒強。”
畢竟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士族與讀書往往聯絡在一起,這種思想絕對無錯。
顧南書卻像是看傻子一樣看著趙凌瑤,
“種地都比走卒販夫強?恐怕賢王妃沒有真正的體察民情,誠然種地很重要,但是如若沒有你口中低賤的商業,如何將這些糧食轉化成現銀?
若按照你的思維,恐怕你今日頭上戴的就不是珠釵,而是一撮稻穀了!”
“你——強詞奪理!”
顧南書冷笑了一聲,站到中間,朱唇輕啟,
“士農工商,儘管商業排名最末,但可是我大乾朝來源主要的賦稅之一,沒有商業,就沒有商品和服務的交換,也就沒有僱傭就業,否則人人都去種地,誰來將這些物資變現為朝廷提供真金白銀的賦稅?
又如何給邊疆將士提供軍餉?商業不僅能提供大家的生活水平更能創立更多的就業崗位,使得我大乾朝越來越繁榮,怎麼能是賢王妃所說的如此上不了檯面呢?”
重農抑商一直是封建社會很大的一個弊病,
統治階級為了愚昧百姓,所以讓被統治者庸庸碌碌、老老實實的種地,或者寒窗苦讀十年,過關斬將似的從童生開始考試........有的甚至是到老才考取一名秀才,這是絕大多數的真相,
當真驚豔世間的非凡人物可謂鳳毛麟角!
這些都是頂層人物給社會設定的一套遊戲規則,而並非是社會真相!
想要維持統治一味採用愚民政策是統治階級做的事情,但是這也是一把雙刃劍,雖能便於管理,但卻不可富強,這也是統治者最為頭疼的一點。
又想壯大商業又害怕利益被掣肘......
這是歷代皇帝的一塊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