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最裡面的座位上,賈家的小輩愈發感到困惑。
為什麼、自家老爺、會對那個唐峰會如此看重?
儘管唐峰娶了李婉,但他進入菱衛國公府的時候,身份卻只是一個數量上的附贅女婿。這樣的贅婿,就算在國公府裡被視為正式女婿,地位比起那些嫡系子弟來說還是要低兩分。
就算這個唐峰確實很有才華,又能怎麼樣呢?他的贅婿身份是改變不了的事實,就像一個烙印一樣。
令她想不通的是,不但自家老爺對唐峰格外重視,就連羅通對他也非常在意,說起話來就像是對待自家弟弟一般親切。
我今天回去,就要清點一下家將,挑選出兩位武力最強的,明天就讓他們來到這邊的府邸,到時候,我叔叔伯伯也會一起送他們去衛國公府。
“那是你個人的事情,我隨後要去老程家一趟,總得讓他們出血出點代價。”幾位狠角色的家將,再加上你身邊的韋通,你們兩人武藝都不錯,到時候遇到危險,突圍而出應該是沒問題的。
屏風另一邊傳來的對話,不僅讓震氏感到驚訝,李婉等人也同樣瞠目結舌。
明眼人都清楚唐峰和胡國公府沒什麼關係,可不明真相的人一聽這兩位的安排,還以為唐峰跟這兩家有著什麼親近的關係呢。宴會上,唐峰與羅通並肩坐著,靠近秦瓊的那一邊。
這是因為秦瓊身體狀況欠佳,否則,作為武將世家,喝酒哪能用這麼小的酒杯?
男人們這邊喝酒,女眷那一邊當然也有酒,只不過她們喝的是那種度數很低的果酒。
從一開始,唐峰就坐在那裡,大多數時間都在聽秦瓊絮絮叨叨,偶爾還能聽到羅通的大嗓門。
他怎麼也沒想到,在《唐演義》中那位大英雄,竟然是個話癆。
“唐昭武,我這幾個姐妹都非常喜歡你的詩詞,今日既然在此遇到了你,唐昭武定要做兩首詩給大家聽聽……”
一個悅耳的聲音從屏風那邊傳來。
正端著酒杯的唐峰,手中杯子停在了唇邊。秦瓊和羅通聽見女子的話,一飲而盡杯中美酒,隨後笑盈盈地看著唐峰。
面對兩位投來的目光和耳邊的竊竊私語聲,唐峰不由得苦笑一聲,看來今天,無論如何都得再次獻詩了。此刻,整個大廳陷入了短暫的寂靜。
屏風另一側的女眷們都安安靜靜地坐好,豎起耳朵靜靜地聆聽,靜靜地等待著。
唐峰起身,略微思索一番,接著吟誦起來: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這是唐朝詩人李賀的軍事題材詩歌,總會給人帶來別樣的感受。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唸到此處,唐峰稍微停頓了一下,又向前邁了一步。
龍魂為國捐軀。
當他說完這句話後,大廳內仍然保持著之前的靜寂。秦瓊和羅通都微微皺著眉頭望著他。
而屏風這邊的女眷們回味著這首詩,身為女性,她們更偏愛那種情感細膩的婉約詩詞,對於這樣豪放悲壯的戰場詩文,縱然壯烈,卻不是她們能夠輕易言說的意境。
唯有李婉一人,曾經親身經歷戰場廝殺,聽著這首激昂的詩篇,整個人沉浸在其中。這是她第一次親眼見證唐峰即興作詩,如此壯烈的詩詞,又有哪個長安城的青年才俊能夠相提並論呢?
“怎麼,還沒離開長安,就已經做好了為忠義捐軀的準備了嗎?”秦瓊皺著眉頭問道。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羅通低聲念著那最後兩句詩文,開口道:“這首詩的確很好,但我並不希望看到你為了什麼大義而戰死沙場。”
唐峰吟誦的這首詩,其實和他的現狀十分貼切——率領軍隊孤軍深入敵境,時刻面臨突厥大軍的圍攻,只在一念之間,就可能陷入絕境。
在秦瓊和羅通看來,他做這首詩,無疑是流露出捨生取義、戰死沙場的決心。
而這,恰恰是他們無法接受的。
屏風旁的女眷們,聽了秦瓊和羅通的話,想到唐峰即將北上,隨同河間都王赴沙場浴血奮戰。
考慮到現在的事情,再回顧這首充滿壯志豪情的詩詞,那些戰場上悲壯的畫面以及那些毅然赴死的決心,全都清晰地浮現在腦海中。
唐峰迴到他的座位上。
看到微微皺眉的秦瓊二人,他笑了笑,拿起桌上的酒杯,一飲而盡。
英勇就義這種事,他是絕對不會去做的。
他是個珍惜生命的人,並不是那種輕易就被煽動、容易衝動的人。
這次北地之行,他只是為了鍍金,為了獲得功勳,並不是要投身於為國捐軀的戰鬥之中。
正如秦瓊和羅通的勸告,如果形勢發生變化,他會毫不遲疑地選擇撤退。
唐峰在詩歌方面的造詣果然非凡,寥寥幾步就能成就一首好詩,堪比當代的曹植七步詩。屏風那邊,那個清脆的聲音再次響起。
隔著屏風,唐峰看不見這位女子,但從聲音判斷,想必她並不醜陋。
“姑娘謬讚了,我怎敢與曹植相提並論。”唐峰看向那塊雕破圖風,開口道。
自北地一行,祝願唐峰能凱旋歸來。那清脆的聲音再度傳來。
“謝謝姑娘。”唐峰笑著回應。
這只是些尋常的客套話,唐峰並沒有太在意。在整個過程中,李婉一直坐在賈氏身旁,默不作聲,只是靜靜地品嚐果酒。
賈氏時不時看向一旁沉默不語的李婉,輕輕地嘆了口氣。
到了這樣的年紀,很多事情看得明白,只是不再輕易說出口罷了。
聽著屏風對面傳來的渾厚聲音,她再次感到一陣惋惜。
這樣的人物竟然做了上門女婿,真是可惜啊!
宴席結束已是午後時分,唐峰和李婉坐著胡國公府的馬車返回衛國公府。車裡,兩人依然沒有交談。
回到衛國公府後,一切如常。由於飲酒的緣故,唐峰在書房稍作休息。此刻的大宋天空下,廣袤的戰場上,宋軍與遼軍正在一處——大名府對峙。
自從失去幽雲十六州後,大宋為了奪回這片失地,耗盡了無數的國力。
百年戰爭,使整個大名府變成了一片廢墟。此時的北山上,
穆桂英身穿鎧甲,手中緊握長槍,身後則是兩萬大宋精銳士兵。
而對面,則是遼國的中軍所在地,那裡聚集了整整四萬遼國精銳。
在以往的遼宋戰爭中,大宋往往需要調動超過遼軍一倍以上的軍隊才能與其抗衡。
宋軍主動出擊的情況很少見,更別提宋軍以少勝多的情況了。
然而今日,穆桂英卻要率領僅及遼軍精銳一半數量的宋軍,正面衝擊遼軍中軍。
遼闊的天空下,宋軍各路人馬陸續出現在地平線上。
但相比之下,這些宋軍的行動顯得有些拖沓,行進間散亂無序。
某一刻,穆桂英緩緩舉起手中的長槍。
繡著“穆”字大旗高高飄揚。
伴隨著戰馬的嘶鳴,穆桂英率先向對面的遼軍發起衝鋒。
“戰!”
衝陣技能被啟用。
原本猶豫不決的宋軍精銳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大聲喊叫著,跟隨穆桂英向敵陣衝鋒而去。
衝陣技能、團戰技能、耐力永久+啟用技能:當使用此技能時,旗下士兵的速度+5,士氣+10,勇敢+10,持續時間20分鐘,冷卻時間20小時。
當這個團戰技能啟用之後,這些宋軍精銳計程車氣直接提升了10點,勇敢度也增加了10點。
此刻的他們已經變得悍不畏死。
特別是那三千楊家兵將,滿身殺氣騰騰,緊緊跟隨穆桂英衝殺向前。
遠處,宋軍兩翼的將領們望著宛如潮水般湧向遼軍的兩萬士兵,一個個目瞪口呆。
這還是他們所熟悉的宋軍嗎?
是什麼時候,他們宋軍變得如此勇猛無畏,行動還如此迅速呢?
瞧那些軍士奔跑的樣子,就像獵豹一般。
宋軍兩翼計程車兵們沒想到,
在他們的印象中,宋軍從來不敢主動與遼軍硬碰硬,即使是防守,也往往是被動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