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後,來到周玉萍指的位置。
果然,樹下成片的蘑菇,大大小小從落葉中冒出頭來十分壯觀。
周玉萍讓幾人停下腳步,“挑大的摘,小的留下,過些日子還能再來採摘。
我演示一下采摘的方法,你們仔細看。”
她走到蘑菇前蹲下。伸出手拍了拍蘑菇的頭頂,再摘下來。
演示完看著幾個小姑娘,
“學會了嗎?”
趙茹霞一臉疑惑,“玉萍姐,我學會了,可是為什麼要拍一拍呢?”
趙茹怡為她解釋,“是為了讓蘑菇的菌子留在土裡!
菌子是蘑菇的種子,蘑菇摘下來,種子還能再從新長出來新的蘑菇。”
“啊?是這樣嗎?你不說我還不知道,大家都是這麼做的,我也是這麼學的。”周玉萍看著趙茹怡,一臉崇拜地說。
幾個小姑娘手裡提著籃子,各自分開來採蘑菇。
趙茹怡挖了幾小塊連著土的蘑菇移到空間裡,看看空間裡能不能培育出來。
籃子裡撿了半筐,就往山下一處腐爛的木頭走去。
木頭有兩人圍抱粗細,倒在小溪旁。應該很久了,已經腐爛了一半。
當她走近,發現樹幹上黑壓壓一片木耳。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正想著怎麼弄來點木耳菌子呢,這不就有了。
她小心翼翼地掰下一些連著樹皮的木耳,移到空間裡。
馬上意念起,給空間裡的這些蘑菇和木耳噴水,讓這些菌子保持溼潤。
這次她不打算把木耳都摘走。
因為她要實驗,看看空間裡能不能培育出來。如果不行還能來這裡重新取,再想別的方法培育。
回去後沒有聲張發現了木耳,不是她自私不給她們摘,而是想讓大家以後能有更多的木耳。
如果真的培育出來,周家姐妹肯定是功勞榜上的功臣。
首先就讓她們兩家學會種植方法。
沒一會兒功夫,幾個人的籃子都摘滿了,她們嘰嘰喳喳地打道回府。
蘑菇能曬乾了吃,也能吃新鮮的,尤其小雞燉是最美味的。
沒有雞,有肉也是香的。
中午到家,就做了豬肉燉蘑菇白菜,味道香了滿院子。
趙茹怡姐妹倆為了一家子的和平,給東屋和西屋都送去了一大碗,當然是帶著湯一大碗。
要問肉多嗎?那別想了,有肉味就不錯了。還要什麼肉?
趙茹怡和妹妹說:“你送到了,如果聽到說沒肉,罵咱們,馬上端回來咱們自已吃。”
趙茹霞立刻高興起來。“姐,保證做到。”
端著菜屁顛顛地走了。
心裡計算著說什麼話,對方能罵她呢?
結果兩邊都開心的收下了,一個人也沒如她的願。
也是,那味道太鮮了,她們才捨不得不吃呢。
看著妹妹離開,趙茹怡立刻進入空間。
鋪了一層摻著玉米麵的稻穀,再把蘑菇周圍的土壤和樹葉,木耳連著的樹皮,一塊塊仔細鋪好,讓他們充分吸收營養並快速生長。
設定好溼度,再加上空間裡適宜的溫度,相信很快就能培育出新的蘑菇和木耳。
弄好了這些,去看看空間裡,前一段時間種的兩棵人參。
這可是她目前空間作物裡最值錢的東西了,看到兩顆人參都結出了紅色的種子。
她小心翼翼地把種子摘下來,隔了適當的距離,把種子種了下去。
預想以後在這附近多種一些,人參可是年頭越多越值錢。
晚上二奎笑容滿面地宣佈:
“咱們新家後天就上房梁,爭取週日放假那天就搬家好不好?”
劉母溫柔地看著丈夫商量,
“樑上了先打炕,一週炕就能幹。搬了家慢慢地再弄別的吧!”
趙茹霞興奮地跑到父親身邊,拉著他的胳膊問:“真的嗎?這麼快嗎?”
得到滿意的答案後,拍著手圍著父母轉。
他們家不算最快的,還有人家也是今年蓋房,已經住進去了。
趙茹怡期盼了這麼久的房子,自已單獨一個人的房間,終於馬上就實現了。
她高興地說:“太好了!需要我們幹什麼嗎?上樑那天咱們家得準備飯吧!”
“是啊,明天早起我去路口,讓華甸村趕車的大爺,給你姥姥他們捎信兒,讓他們後天來幫忙。”
沒電話的年代,找人都是讓同村的捎口信兒,肯定妥妥地幫你轉達。
“讓你爸去鎮上割點肉,再買只雞,家裡有土豆和白菜,還有你姥姥給的木耳,咱們準備的菜就夠了。”
劉俊敏看著孩子們輕柔地說著他們的計劃。
這時候農村請人幫忙不用給錢,需要管一頓飯,如果有肉就算是上等席面了。
下次人家傭人幹活,自已家人出勞力再去幫忙就行。
如果只讓別人給自已家幫忙幹活,自已家不還,那這個人在村子裡就臭了。
以後再有事,也沒人幫忙了。所以在村裡生活的村民,有自已的規則。
“爸,明天下午我去鎮上買肉吧,雞跟同學家買一隻。”趙茹怡空間裡的肉和雞都有,不用去買。
二奎欣慰地說:“閨女,爸知道你懂事,想為家裡出力,可是咱不能耽誤學習。”
“不會的,現在學的東西我都會,你們放心吧,不會耽誤學習。”
“還是我閨女厲害,比你爸強多了。
那我明天就幹別的活兒,你替我去買肉。早去早回。”
二奎感覺孩子們大了,才幾天的小丫頭都能出門幫他跑腿了。
趙茹怡對著父親商量著,
“爸咱們把水塘一起挖出來吧,早點引水進去,養些水草,再抓點魚放進去。這樣咱們養鴨子時,就有鴨食了。”
水草和小魚她空間裡都有,要移出來需要一些時間慢慢適應外面的水質和溫度。
劉母也附和著說:“對,咱們搬進去就把鴨子養上,早點養還能早點下蛋,早點出欄。”
趙茹霞一臉饞貓兒似的附和,
“我愛吃鹹鴨蛋。我姐也愛吃,是不是?姐!”
拉著趙茹怡讓她也跟著自已一起說。
“行,等鴨子下蛋了,醃好讓你和你姐先吃。”劉母一臉寵溺地捏了捏小女兒的臉蛋說。
家裡借的錢起了房子也沒剩下剩下多少了,再一次性買兩百隻小鴨子有點緊。
劉俊敏思索著這些對丈夫說:
“隔壁王嬸兒孵的蛋挺好,要不咱們買些鴨蛋讓她幫咱們孵?那樣還能省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