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村裡開會養豬

如果真是升級就太好了,地裡出產的糧食可以幫自已家裡人吃飽飯。

再賣錢...只是想想,未來的生活就感到十分美好!

不知道能不能在空間裡養雞?以後試試!

先把地種滿,多囤點糧食。感謝

把多出來一半的土地,接著種上。

家裡的主糧是玉米,她打算最近多種一些。偷偷新增到他們屋角,放玉米粒的袋子裡。

第二天一早,

村裡的廣播就傳來,村主任的聲音。

上榆和下榆各立了一個廣播喇叭。基本覆蓋了整個大榆樹村五十幾戶人家。確保村裡釋出的通知讓每戶知曉。

“各家各戶相互轉告,八點整,每戶當家的來村裡開會!”周林生的話連續播報了三遍。

“還沒化凍怎麼就要上工了?”趙老太太和老頭說。

“不會,每年不都是過了十五才陸陸續續開始上工。”老頭飯後一袋煙,剛好抽完。磕掉菸灰,穿上鞋,出了東屋。

趙蘭和幾個閨女都在廚房忙活。父母為了幫她們娘幾個,分家後和她們一起吃飯。她和孩子做飯,煮雞食,鏟雞屎。後院的五隻雞自然是分給老兩口。

“老二,一起去村裡開會吧!”趙老頭把菸袋別在後腰上,對著西廂房高聲說。

“好,好馬上出來!”二奎忙喝完最後一口稀粥,摸了嘴。從炕上下來,穿好鞋就往外跑。

趙茹怡眼一眯,忙對母親說“媽我和妹妹出去玩啦!”也忙扔了筷子拉著妹妹一起跑出去。

劉俊敏看著相繼跑出去的兩個閨女,笑著想:

從分家開始,孩子們不用每天挨馬貴珍的罵。每家自已安排時間做飯吃飯,姐妹倆也不用非要來給她幫忙,幹不好或來得遲就被罵。

玩的時間多了,臉上的笑容多了,沒有什麼能比這更讓她感到欣慰的了。

沒分家時也是她幹活最多,現在反而輕鬆一些。做四個人的飯和十幾個人的飯怎麼能一樣呢!

不用每天戰戰兢兢地幹活,每頓飯分最稀的粥。

她不能爭,誰讓她生的是女兒!

心疼孩子們每天吃不飽,現在自已當家,怎麼也得讓孩子先吃飽。劉俊敏暗暗打定主意!

想著開春了,偷偷去山上開片荒地種糧食。

看到趙茹怡拉著二妞跑出院子,王二丫也跟著跑出去。邊跑邊對母親說“我去找大妞了。”

洗完碗的手,隨便在棉襖的兩側擦了下。一溜煙沒影了。

“這孩子,就知道玩!”趙蘭無奈地搖搖頭。對扯著自已衣角的四丫說:

“和你三姐去姥姥屋裡玩吧!”

三丫和大丫一起煮今天的雞食。

大丫在王家也是當大人幹活,從來到這裡,她更是主動幫趙蘭承擔洗衣,做飯。

“三丫你和四丫進屋玩吧!這裡有我就行了。”大丫說著從三丫手裡拿過攪雞食的木棒。

“帶你妹妹去吧!”趙蘭說完,拿起院子裡的扁擔和水桶去不遠的河邊挑水。

不會挑水?不存在的。這個時代的女人都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

“大妞!等等我!”王二丫邊追邊喊!

趙茹怡站住,拉著妹妹的手轉過頭,“二丫姐你怎麼來了?”王二丫比她大一歲,和趙學鵬同歲。

以前過年姑姑帶她們幾個姐妹回來拜年,和幾個姐妹也算熟悉。這幾天知道以後要住在一起就更開心了。

邊說邊牽起王二丫的手,隨著村子路上行人,一起往村委會走去。

“我的活幹完了,找你們一起出來玩兒!”王二丫開心地和趙茹怡姐妹兩人說,在王家每天有幹不完的活,來到這裡,每天都能玩。

三個瘦不拉嘰的小姑娘,走在鋪著積雪的村路上,路旁高高的堆著,各家各戶在山上打來的柴火。她們高興地嘰嘰喳喳說著話,一會兒就到了村委會。

村委會是一個破舊的房子,只有兩間。使勁擠擠,能容下十幾個人。

所以村委會門口的空地上,建了個半人高的臺子,有什麼事情,村主任就站在臺子上跟村民宣佈。

村主任等人來得差不多了,站到臺子上。

“昨天在鎮上開會,響應上面號召。咱們村裡領了任務豬,今年年底前最少上交20頭。每個家庭可以養兩頭豬,一頭交任務。”

村民聽到這個訊息,一下就炸開了,來的村民不光有每戶的當家人,也有和趙茹怡她們一樣來湊熱鬧的!

“原來不是不讓養豬嗎?”

“現在怎麼又能養了?”

“還得交一頭任務豬?不合適,不養!”眾人紛紛發表自已的想法。

聽到這些言論都在村主任的意料之中。

做了一個手勢,村主任繼續說“不想養豬的家庭可以不養。村裡不強求。不夠20頭,就村裡集體養。一會兒散會各家來會計這裡統計,5塊錢一頭小豬,鎮上把小豬給咱們送來。”

“雞還讓養吧!”村民問。

“養雞或者養鴨可以養5只,和原來一樣不變!”村主任最後說。“可以回家商量商量決定!散會。”

“周伯伯!”趙茹怡跑到臺子跟前甜甜地叫道。

“像我們家分家了,是算一戶?還是?”她眨巴著狹長的鳳眼問道。

老趙家因為閨女離婚歸家的事,在村裡不是什麼秘密。當然因此分家眾人也是知曉。

村主任和村子裡的老人也因此事一起討論過,樹大分枝,孩子們都有自已的家庭要照顧,分家是必然的。分家後把老人的養老問題安排好就行。

“分家的家庭,可以單獨領任務!”村主任和在場的眾人宣佈!

大榆樹村會不會因趙茹怡這句問話,而紛紛效仿趙家分家,單獨領取任務雞和豬。

就不是她一個孩子能管得了的。

回去的路上,趙老頭對二兒子說“開春讓大妞跟著去上學,這孩子是個聰明的!別耽誤了。”

二奎高興地摸了摸頭“哎!聽爹的!”心裡一陣得意。一會到家告訴孩子媽去。

趙老頭曉得一個大家庭想要過好,一代裡,得培養出至少一個能挑大樑的人才!哪怕是舉家之力也得培養出來。不然這個家族就看不見希望,看不見未來!

這些話是他小時候父親爺爺跟他說的。趕上了這動盪的年代,沒人敢出頭。培養下一代的心情卻從來沒有停止。

剛開始趙老頭想培養大兒子,覺得大兒子穩重,有心機。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那心機都是些小算計。老二脾氣暴躁不行。老三常年不在家不行。趙蘭太過於善良,被婆婆和男人壓制而無反抗之力。也不行。

老頭心目中,都是他的孩子。誰行就是誰!

大兒媳就知道偷懶不行。二兒媳整天悶頭幹活不行。他自已孩子的這代理是廢了。孫子孫女中大孫女,秀秀學習出類拔萃,一直都在好好培養。

現在大妞這個孫女他得再觀察觀察!

牽著手一起跑回家,趙茹怡和孩子們衝進西廂房,把劉俊敏,二奎都拉上炕坐好。趙茹怡故意讓王二丫也來聽聽,她和父母說的打算。回去了跟姑姑她們說,比她直接去說要效果好得多。

“爸你跟我媽說!”趙茹怡對著趙二奎笑眯眯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