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章 抓魚

沒讓他們等太久,就看到跑回來的趙茹怡……

六個人來到河邊,兩人一組分三組,用自已的方法抓魚。

河邊長大的孩子,經常看別人怎麼抓!

所以,他們幾乎都會。

孫相喜把豆子撒在桶裡,和趙茹怡一起找個水草多的地方把桶放進水裡,等著魚進桶裡吃食,再一下把桶提起來。

王青和趙友鵬用籃子也是如此操作。趙茹霞和趙學鵬一組。

趙友鵬笑嘻嘻地對著王青,自信地說:“青姐,看我給你表演。”

用長棍子在水裡趕魚,讓魚往他們那邊遊。

這小子的方法也不知道跟誰學的,還挺管用,他們組很快第一個,抓到了一條半斤左右的鯉魚。

趙學鵬看到了馬上也跑去找長棍子,沒一會兒,他找來兩根。

獻寶似的送來給趙茹怡一根。

“趙茹怡咱們也用棍子趕魚,我看趙友鵬在那嘚瑟就來氣。”

孫相喜歡快地,趕緊接過來道謝。“謝謝二哥,咱們一起加油!”

天黑之前,三個組,最後,趙學鵬他們抓了3條,一共有一斤左右。

趙友鵬他們抓了4條,一共一斤半左右。

趙茹怡他們抓了8條,一共一斤左右,就他們抓的魚最小。

看他們玩的高興,趙茹怡提議:“咱們把魚先養著,明天放學再去抓,多抓一些賣了買肉吃。”

回去用洗衣服的大盆和桶把大的和小的分開養起來。

半夜,趙茹怡把魚偷偷放進空間的魚池裡養著,再喂些空間糧食。

第二天孩子們沒注意魚的事,就急忙去上學了。

剛好還能再多養一白天,趙茹怡偷偷地想。

下工後,二奎和劉俊敏來宅基地幹活,地基已經挖好了。就算他們夫妻兩人能幹,也累的不行。

“小敏,你先坐著休息一會兒,我自已幹就行。

這兩天我看你搬的那些大石頭都害怕,那些石頭老爺們搬還費勁呢,你可別累壞了。”

二奎勸說媳婦讓她少乾點,劉俊敏不聽,每天都努力的多幹一些。

劉俊敏擦了擦額頭的汗,笑著把水壺遞給丈夫。

“我不累,孩子們把土坯都做完了,咱們趕快把房子壘起來,就能搬過來住新家了。”

“男人力氣大,氣力的活讓我來,你乾點輕快的就行。”二奎一臉心疼看著媳婦。

他們夫妻不知道,在趙茹怡每天做的飯菜裡,都用了空間出品的糧食和菜。

不然這麼大強度的勞作,吃的又不好。身體早就支撐不住了。

所有他們家人的身體,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改變。

他們都想讓對方少乾點,自已多幹點活,拼命努力。

真是美好的誤會……

地基需要用的石頭已經撿夠,他們兩個今天開始砌地基。

一個砌東邊,一個砌西邊。

抱著五六十斤的石頭,感覺很輕鬆。還好附近沒人,不然真能嚇著別人。

天漸漸黑了下來,實在看不見東西的時候,停下來,到不遠處的水邊洗洗手。準備回家。

村中間有一條大河,像二奎家門口那樣的支流有無數條。

真要在村裡好好數一下,全村六十多戶人家,有一半人家門前或屋後,經過大的或者小的河。

吃的水和河水是分開的,那是專門從地下泉水中找了幾條,村裡人世世代代留下來的。

晚飯後,趙老頭叫上大兒子,二兒子到東屋,對趙老太太,兩個兒子和閨女說了今天村裡開會的內容。

放下手裡的煙桿,他感嘆道:“你們幾個都有自已的孩子了,肯定也得為他們打算,回頭想想準備種多少地?提前打算。”

趙老太太目瞪口呆,緩了一會後,大聲的說道:“咱們都是一家人,還是別分家了,就應該合在一起!”

站在地上的三個兄妹驚住了,一時誰也沒說話。

門口偷聽的趙茹怡心想,還能這麼操作嗎?

趙茹霞緊張的看著姐姐,等她拿主意。

“不急,再聽聽怎麼說。”她在妹妹耳邊小聲的安慰。

“娘,說什麼呢!”趙蘭當先羞紅了臉。

這不是擺明了讓兩個哥哥幫她養孩子們嗎?

別說她手裡還有離婚時分的一千塊錢。就是沒有錢,她也不能讓哥哥們不顧自已的妻兒,養著她們娘幾個。

趙老頭也斥責道:“瞎說什麼呢,這話以後別再說了,孩子們已經分家。

樹大分枝,這是必然的,你看咱們村裡,這幾天肯定還能有不少分家的。”

下午聽說好幾家鬧著分家。

往別的事情上扯一扯,尷尬還能少點!他想。

大奎和二奎沒有接母親的話。

大奎說:“這是個大事,既然提前知道了,咱們得好好想想。”

“爹,村裡開會請你去參加了!”二奎與有榮焉的嘆道。

能去村裡開會的人,都是村裡能說上話的核心人物,沒想到老爹這麼厲害。

他哪裡知道,能參加村裡的會議是因為趙茹怡。

“你們回去吧,都想想!”趙老頭累了,這個家他當了這麼多年,現在是真正的卸下去了。

趙茹怡連續幾天放學後帶著大家去抓魚,他們的目標就是多抓一些去賣錢,然後買肉吃。

家裡的桶裡,盆裡都裝滿滿的。

經過幾天的努力,加在一起能有二十多斤的魚,就是小的太多,賣不上價。

趙茹怡看著擺著滿院子的裝魚的桶,大盆……

“魚的價格一般1毛5一斤,咱們這些差不多有25斤,能賣3塊7。

咱們可以攢幾天,拿去賣。兔子也能賣兩隻,錢加一起買肉買麵包餃子怎麼樣?”

三家的人都不算少,買少了肉,根本吃不到幾口。

說這些話的時候,她和趙茹霞一左一右牽著孫相喜的手,意思很明顯,這孩子是他們家的。

包餃子吃,也有他一份。

趙學鵬首先舉手同意,“好,那咱們就再努力多抓點魚,吃餃子!”

孩子們聽到吃餃子,口水都流出來了……

有了動力,幾個孩子更賣力的抓魚。

經過幾天的各種方法論證,籃子裡面鋪滿草,再放點熟的豆子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