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日誌 – 太陽日480
今日hers訊息:“我們已經看不見地面上你們的漫遊車了。塵暴實在是太厚了。塵暴的中心在你們正東方距離兩百千米左右,不過邊緣……馬克,現在塵暴已經覆蓋這顆星球的大部分表面了。我們只能建議你趁現在周圍的地面還相對平整的時候試試分離兩個車輪的離合,看看這樣能不能節約一點電能。”
當然,這辦法我們在今天早晨起床發現電池只充到了總容量的71%之後就已經嘗試過了。是t一點用都沒有。今天我們還是隻行駛了千米。
要是我們按正常行駛節奏開上一整天的話,今天就應該決定要不要向東或向西繞開克羅姆林隕坑了。照現在這樣子,我們明天要到那裡估計都有點勉強。再往後我們就必須做一些艱難的決定了。
在我們今天擺出太陽能板充電之前,我們還試過用魔能供電。飛船艦橋控制系統裡通常用來連線應急魔法電池的地方安裝著一個魔能至電能轉換器。今天我們給這套系統接入了一塊魔法電池並開始靠它提供的電能行駛。然而過了大約一分半之後星光就叫停了這次實驗,因為開車時她光憑肉眼就能看到電池示數刷刷往下掉,足見魔能消耗速度之快。
在我們擺出太陽能電池板(此時發電效率已經下降到了僅有峰值的59%)之後,我們記錄了所使用的那塊電池當前的示數,以及我們在那一分半時間裡(不可否認的是其中大多數時間都在加速)行駛的距離。然後我們做了點計算,得出瞭如下結果。
以我們極其粗略的大致估算,移動房車以最高速度行駛時每小時會消耗二十千瓦時的電能。這樣算下來就是每三分鐘消耗一千瓦時。
而我們靠魔法行駛的這一分半鐘內只有大約一半的時間達到了最高速度。移動房車需要很長一段助跑才能把速度提起來,所以我們只不過行駛了半公里左右,並消耗了(再次強調這是非常粗略的估測)五百瓦時。
同樣也是在這段時間內,電池從滿電狀態下降到了95%。
換句話說:這塊電池在耗盡之前能支撐我們行駛十千米。執行時長大概只有二十分鐘多一點。在經過換算之後,這塊電池基本上等效於一塊額定儲能為大約十千瓦時的普通電池。
該誇的還是要誇一句——無論是從重量還是效率上看它都遠遠超過了漫遊車的電池,同時還能與更輕量化但體積更大的居住艙電池組同臺競爭。不過考慮到我之前沒少見過星光以極少量的魔法電池能量實現某些就算有可能靠電力驅動也需要提供兆瓦級甚至吉瓦級別功率的壯舉,還是不得不說這個魔電轉換器的執行效率可真t低得離譜了。
不過這其實並不是問題所在。真正的問題在於充能所需的時間。
要不是受塵暴的影響,我們每天應當會有七十多一點的海盜忍者的充能容量,其中真正能儲存的只有五十四個海盜忍者。每天我們啟程時電池中都會增加七十千米左右的行駛里程。
假如我們把二十一塊小魔法電池全部都接入漫遊車的供電系統,且產生的電力僅用於行車的話,總共能支援我們行駛兩百一十千米。而這些電池目前的充能速度僅為每天百分之一點四……這也就意味著從零開始直到完全充滿需要整整六十七天。
六十。七。天。
而且在此期間我們絕對是連一點依賴魔法的事情都碰不得。
而且在此期間那幾塊巨型電池還會穩定地以每塊每天%個常規電池的速度流失儲能。
而且在此期間蜓蜓的身體又會開始一點點垮掉。
我們只有真的絕望到走投無路的地步才會考慮這個選項。而且要讓這個方案具備合理性的另一個前提是相比現在的位置,我們必須要離居住區或斯基亞帕雷利近得多。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差不多是在半路,不過相對於居住區與洞穴農場,v要離我們稍微近一點。如果這兩百千米的里程能讓我們抵達安全地帶,那也許還是值得的;不然的話還不如把魔能省下來想點別的辦法。
只希望我們能在光明完全消失之前找到答案。
對了,如果你還想問,“為啥不能只用魔法電池行駛與它們充能速率相匹配的距離呢?”這裡的全部二十一塊電池每天收集到的能量大約是它們總容量的%。這樣加起來的總和就相當於單塊電池容量的%,換算一下差不多是三千米不到。在我們當前面臨的情況(術語是“神仙難救”)下,這種做法肯定是不值得的。
還不如珍惜當下,把寶貴資源花在保持幻形靈、龍與小馬們的身體健康上……能活一天是一天。
acitas飛行任務三 – 任務日490
ares 3 太陽日481
移動房車外聽不到怒號的狂風。吹打著裸露飛船蒙皮的揚塵也沒有沙沙作響。唯一的電力來自於昔日acitas那一圈機外蒙皮掛載點上安裝著的鎢絲放電刷時不時打出的閃爍輝光,在艦橋舷窗外若隱若現。
然而先前幾天的塵霾卻演變成了厚重的霧,塵土構成的雲團在微弱火星風力驅動下於空中游弋。車外午後黯淡的陽光與恆星的發光大相徑庭,卻讓小馬們聯想到了月光。塵暴將他們團團包圍。
再考慮到他們僅僅行駛了三十六千米就耗盡了電能,而太陽能電池板卻只能以正常能力的百分之四十二發電,移動房車內的每位乘客都清楚意識到這一包圍圈正在愈收愈緊。
hers那頭已經沒有好訊息可說了。今天的情況彙報更是無比嚴峻;塵暴中心位於他們東北偏東一百四十千米。塵暴本體幾乎靜止不動,雖然不再擴張,風眼卻在增厚。按他們的估測,在塵暴核心部位僅有大約百分之十的陽光能照射到火星地表……這一數值還在持續下降。若塵暴保持當前強度持續活動,就會需要一個多月才能透過克羅姆林隕坑;以車外破碎的地形來看移動房車應該就在這一區域附近。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這樣的,”他們六位聚集在艦橋商討對策,馬克第一個開口說道,“我們一共有三種選項。首先我們可以原地駐紮下來,指望塵暴能以比預期更快的速度透過。需不需要談一談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多大?”
大家一言不發。誰都明白這場塵暴是專程衝著他們來的。
“對,我也覺得不太可能。然後還有第二種選項;轉向東南偏東,以我們力所能及的最快速度開始朝斯基亞帕雷利進發。這樣我們會更接近塵暴中心,但與此同時我們的移動方向也與塵暴相反,因此這樣我們也許是可能可以更早離開塵暴範圍的。我們可以靠rtg與你們飛船的系統執行維生系統,所以我們每天應該至少能一點點慢慢往前爬。”
“也許我們可以在身後拖著飛船,”櫻桃莓莓提了個建議,“就像一開始我們回收的時候一樣。”
火球猛然一拳掄在甲板上,“不可以!”他高喊道,“在我們的太空服上繫繩子?都已經成什麼樣了!自己好好看看!”他指著自己太空服上打的補丁,莓莓與飛火太空服的肘子與膝蓋,還有星光熠熠右前腿上填補缺口的那一大灘黑色黏液,“很快就會爆開。有一個死一個。沒法救援。自殺。餿主意。我清楚我在說什麼。”
“我可以做個索具……”蜓蜓也在想辦法。
“絕對不行!”火球深吸一口氣,伸出一爪示意大家不要說話,自己仔細思考了一會。“就算是索具都會對太空服的某些部位施加不同的壓力,”他最後說道,“不同壓力會給補丁施加更大壓力。沒法避免。沒法修復。這種嘗試會鬧出命的。聽我的話。”
蜓蜓點了點頭,“火球,我懂你意思,”她平靜說道,“可如果這樣的選擇擺在面前……”
“如果你要選擇,就去問馬克拿點藥,”火球厲聲說道,“你如果想要個選擇把自己弄死的話,相比在外面把空氣漏光那麼麻煩,他會幫你找個輕鬆點的辦法。”
“行,”火球那一段發言完畢之後大家都不敢回答,於是馬克繼續說道,“有誰傾向於那個選項嗎?我能想到的主要問題是,假設我的導航準確無誤的話,我們離斯基亞帕雷利的入口還有大概一千三百千米,之後也許還要再過四百千米才能抵達v。這樣加起來就是一千七百千米。假設我們始終以今天的這種行車速度前進的話,到達的日期會是太陽日530——可我們都知道塵暴還會繼續惡化。按我的計算,我們的食物會先耗盡,錯過發射日期。”
大家還是一言不發。
“最後是第三種選項。繞開克羅姆林到東南方去。我們還要再往南開上一百五十千米才會碰到畢達哥拉斯出來作妖——不好意思,又扯上地球文化了,我的意思是指之後我們才會開始離斯基亞帕雷利越來越遠。只要塵暴沒有轉向南方並穿過赤道——理論上是不可能的,不過鬼知道這個天殺的星球接下來會動什麼歪腦筋——我們接下來就會開始走出塵暴籠罩的陰影。”
“然而這樣做的問題在於我們並不清楚到底要往南開多遠。塵暴雲團還會往赤道以南延伸很遠——也許會達到八百千米。如果我們選擇走那條路,就只能沿備用路線從西南側進入斯基亞帕雷利,需要穿越不少崎嶇不平的地形。這樣也一樣會消耗很長時間,還不一定能保證在我們的食物吃完之前抵達v。”
“還有第四種選項,”一旁的星光靜靜說道,“前兩天我一直都在考慮。”
“是什麼?”
星光在甲板上搓著蹄子猶豫了半晌。“還記得上次的助推器系統測試嗎?”接著她開口問道,“當時發射之後天氣立馬就晴了。然後我們有好幾周空中都見不到雲,溫度也比這個季節正常情況暖和許多。我們可以再做一次。”
“誒,對啊,”蜓蜓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這個主意再好不過了!這次我們還不需要像上次那麼大的質量!也不需要那麼快的速度!只要我們有一塊從地表撿來的大石頭,一顆小助推器目標水晶,一塊助推水晶,再加上一些電池魔能就萬事俱備了!”
“我們帶了半噸乾淨的水晶,”星光也說道,“我感覺我們只需要二十五千克就足夠造出助推器與其目標了。”
“我們還有之前測試的資料,”蜓蜓想了想,“我們可以按照資料儘可能減少發射使用的能量。這樣說不定光一塊電池就夠了!”
“沒錯!”現在星光臉上的笑甚至比蜓蜓都開懷了,“我都想不出這麼做可能會出什麼問題!”
“我可以,”火球嘟囔著反駁道,“我們怎麼能確定現在這場塵暴不是由上次的測試引起的?”
笑容頓時煙消雲散。另幾位意味深長地互相對視。
櫻桃莓莓終於發話了,“所以我們也許會在發射日碰上塵暴是吧,”她在兩相權衡之後答道,“那就到時候再想辦法。如果我們現在不去嘗試的話,熬不過這場塵暴我們根本就活不到發射那一天。”她轉向星光,“那就這麼定了,”她總結道,“你的除雲計劃我們明天早上就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