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9章 太陽日396

AMICITAS飛行任務三 – 任務日403

ARES Ⅲ 太陽日396

要不是火球的爪節本來就是白的,現在應該已經永久嚇成那種顏色了。

駕駛著地球那頭所謂的“天狼星串聯漫遊車”,抑或馬克稱為“移動房車”的車輛聯合體穿越火星上的各種崎嶇地形在方案中始終都是作為團隊協作活動而計劃的。馬克與星光擠在打頭的二號漫遊車裡,馬克負責駕駛整個車輛聯合體,而星光則是同步協調其餘各位的行動。莓莓、飛火以及蜓蜓在前方探查地形,挑選出最平坦的行駛路徑,移動較小的障礙物減少行車時的顛簸,並且在遭遇體積過大而無法移動的障礙物時提醒駕駛員注意避險。而在拖車內——這個一號漫遊車與Amicitas已經拆成只剩一個氣密空殼的殘骸的詭異結合——的駕駛座上坐著火球,操控改裝過後支撐如今整個車輛尾端的鼻輪調整方向。

即使實踐起來這也是個挺簡單的方案。然而天狼星五號,首次在載重情況下對整個四不像進行的正式實操測試,發現的問題可不簡單。

第一個問題當然是車輛的平衡。這輛簡易拼湊起來的拖車比二號漫遊車略高一點,重心的位置卻要高得多。原本可能有助於保持載荷水平的懸掛系統又被超載到額定極限的一倍半,最後的結果就是無論遇到多麼不起眼的石塊或坑窪地形,笨重的拖車駛過時都會驚心動魄地搖擺起來。光是這樣可怕的駕乘體驗都嚇得火球想要立刻逃離駕駛座,跑進居住艙段隨便找個儲物櫃爬進去哭到晃動停下來為止。當然他是絕不可能承認自己有這種想法的。

第二個問題則是行車視野受限。出於穩定性以及基礎工程學上的考慮,Amicitas是前後顛倒安裝在一號漫遊車上的,這也就意味著火球面前的舷窗是直接朝向串聯漫遊車後方的。他是踏馬的根本看不見一點東西。他只能依賴於太空服通訊頻道上時不時的閒聊提供指引或預警,而警告往往都來得不那麼及時。馬克也還在慢慢養成習慣在他自己駕駛的時候專門為了火球考慮不斷講解自己的操作。

最後一個問題是方向的判斷。之所以要讓火球操控鼻輪,是因為安裝在昔日Amicitas起落架殘端的大號漫遊車輪是無法自行轉動的。重量實在是太大,連線的機械裝置也太多,阻礙了它們的自由活動。然而由於駕駛艙現在是面朝後的,車輪的方向也一樣反了過來。馬克在左轉的時候,火球就必須往右轉,保證最後面的兩個車輪與其他八個車輪的轉向幅度保持一致。要是他的操作出了差錯,鼻輪就會被拖著陷進土裡,整輛車也會因為拖拽時巨大的阻力強烈抖動搖晃起來。

舉個例子好了:

“好,火球,做好右轉準備,三,二,一,右轉。”

還沒有完全習慣他面前新操縱裝置反轉邏輯的火球聽完下意識地把他的飛控操縱桿往右邊打。

鼻輪立刻在地上刨了個洞,整輛車抖得像個即將噴發的火山一樣,移動房車的移動戛然而止。

“火球,你他媽在搞什麼?!”馬克嚇了一跳,“我說我要右轉了。”

“噢。對。抱歉。是我的錯。”火球把車輪扳到相反方向,“現在好了,繼續開吧。”

“行。”漫遊車非常,非常緩慢地逐漸開始往前移動,“打直方向。”這倒是沒什麼困難的,不過火球打方向時還是稍微有些過了頭,在拖車中產生的震顫不禁讓火球回想起了他當年某次不堪回首的緊張激烈的火箭發射經歷。

“好了,火球,”馬克接著發令,“準備好稍稍向左轉。”

“左轉。明白了。”火球發誓自己可不會把剛犯完的錯連著再犯一次。

“略微左轉,三,二,一。”

火球握著操縱桿輕輕轉向右側。

一樣的套路,拖地,震顫,搖晃,停車。

“火球!”馬克咆哮道,“我都說了左轉!”

“我轉了!”

“你根本沒有!我剛才在往右轉,所以我就跟你說往左轉,結果你卻往右轉了!”

“你說準備好稍微左轉!”

“我可不是這麼說的!”

“你就是!!!”

諸如此類。

這樣的對話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之後,火球的心態徹底崩潰了。儘管他心裡明明清楚,這個經受過以將近三百米每秒的速度肚皮朝下拍在岩石表面上這種強度的衝擊都安然無恙的壓力艙體絕不會僅僅因為翻了個車就一下子壓垮,可是漫遊車壓過地面上的每一處突起,每一塊卵石的時候感覺都像整輛車會突然翻個底朝天把火球壓扁在車下。三次操控移動房車轉向的嘗試中有兩次的結果都是操作失誤或通訊異常——他們到現在都還沒能連續成功轉過兩次彎——籠罩在困惑與挫敗感之中的倒黴龍只覺頭昏腦脹天旋地轉。

而且還有高得要命的溫度——戶外是熾熱的零上十五攝氏度,以火星的標準已經是酷暑難耐,而艙內的維生系統裝置箱還吹送著預熱過的馬國空氣,混合著居住艙段地板上那枚RTG散發的陣陣熱浪。這點溫度火球是根本不在乎,不過他還是在想其他幾位在這種環境中是怎樣的感受。希望至少能把今天經歷的一部分挫折、驚恐與困惑歸咎於外部因素。那就把鍋推給炎熱的環境好了。完美。

“剎車中。”移動房車小心翼翼地一點點平穩停下——這次總算沒有被火球意外搞出地動山搖一般的動靜。

“行吧,”馬克平靜地總結道,“這樣下去根本不行。我們現在才剛剛跑了十五千米,卻已經用掉了電池中百分之四十的電。除非我們學會如何正確駕駛這玩意,否則根本分不清耗電那麼多到底是因為載重過大還是因為我們老是搞錯方向。”

“是。”火球表示同意,“所以?”

“我認為自己想到了一個操控方向的辦法,”馬克答道,“不過實現出來要花整整一天,所以我們還不如先回居住區給車充上電。”

“我沒意見。”

“我覺著我們現在是在離通往ε區的路以南半千米的位置,”馬克說道,“我們就向北走,到那條路上之後就往家裡開。”與他們剛才慢吞吞駛過的三條裂隙不同,漫遊車反覆往返洞穴農場形成的小路已經被車輪磨平,溝壑前後都碾出了坡度平緩且更光滑的斜坡。在某一次爬坡時,鼻輪幾乎都要摳進地裡,而一號漫遊車底盤上的後輪卻整個離了地。

“聽上去不錯,”通訊頻道上星光熠熠說道,“莓莓,收到了嗎?”

“收到了,我同意,”櫻桃莓莓答道,“我們要再過幾分鐘才能回你們這邊來。”

“沒問題。這邊的地面挺乾淨的,我們可以掉個頭。”馬克說著頓了頓又補充道,“火球,我接下來要向左打死方向了。接下來我叫你右轉的時候要準備好打死右轉。”

火球原本聽到這種話是會嘟囔著開始抱怨馬克又在居高臨下講話的,不過他這次一句話都沒說。顯然考慮到局面已經混亂到了這種程度,這麼一點高傲的口氣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他們現在是在回去的路上,說什麼都不可能放慢車速。

“收到,”他回覆道,“準備我右轉,你左轉。”

之後的指令也是一樣的高高在上充滿說教惹他厭煩,但至少起了效果。移動房車駛過腳踏實地的五千米距離回到了居住區,途中並沒有再發生過之前的那種猛烈抖動,只是偶爾會醉醺醺地晃悠幾下。

之後火球在獨處中度過了這一天,一句話都沒說。要是他開口說話,他就可能會胡言亂語。胡言亂語的時候他就可能會不小心說漏嘴承認自己被嚇得魂不附體,進而怒不可遏,自此不願再回到那個座位上。

而他可不能這麼做。控制後輪的轉向是至關重要的任務,同時也是本次旅途中他唯一可能承擔起的職責。

無論這輛操控蹩腳的拖車接下來會給他使什麼絆子,他更擔心的都是自己一無是處,並且被大家視為一無是處。

任務日誌 – 太陽日396

天狼星五號任務在執行一小時後宣佈終止。很明顯我們還需要多加練習才能駕車上路。

我們遇到的一個問題是拖車實在是太長了。在下陡坡時,車尾的鼻輪會直接離開地面。而在同樣陡峭的上坡過程中,這個傢伙會鑽進地裡打算開挖石油,而拖車中間的車輪則會離開地面徒勞地空轉,這樣移動這二十多噸貨物閃轉騰挪的驅動車輪就只剩下六個。這個問題沒什麼解決辦法,我們只能儘量尋找能夠發現的最平緩路徑透過,並小心避免地面上的一切嚴重裂隙。

另一個問題是拖車攜帶載荷的重心過高。其實並沒有感覺的那麼糟——拖車的軸距比外星飛船的艙體要明顯寬得多——但是來回搖晃足夠強烈的時候還是足以讓二號漫遊車的後輪失去抓地力,導致行車效率下降。顯然我們在快速轉彎,或者說實話只要是行動迅速的時候都一定要打起十萬分的精神當心出現狀況。

然而我們今天遇到的最大問題卻是我和火球實在是找不到駕馭我們造出來的這個需要“我推你拉”的四不像怪物的合適交流規則。幸好我有了個能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等我去小馬飛船上看看他們的飛行操縱裝置,回憶一下設計邏輯之後就會定型。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們駕駛員的操縱桿是附帶著一個方向盤,或者長相類似,可以來回擺動的裝置安裝的。這是用來在著陸之後地面滑行時操控前起落架轉向用的。而由於飛船上的其他所有控制系統都已經被拆得一乾二淨了,操控鼻輪就成了這玩意的唯一功能。如果情況確實如此,那我是有個簡單的解決方案的。

明天我們會做一趟EVA,我在車外的地面上觀察火球在車內轉動飛船的鼻輪。在開始之前我會用外蒙皮廢金屬做一個半圓形的東西裝在方向盤後,再造一個指標顯示方向盤偏離直線行駛回中位置的程度。然後火球會轉動方向盤,在我測量方向盤的轉動導致車外起落架輪偏轉了多少的同時,星光熠熠也會在車內的半圓上做好對應的標記,這樣指標就會指示出方向盤當前位置產生了多少車輪偏轉。然後我們會在二號漫遊車的前輪上重複一遍同樣的標註流程。

這個設計的精妙之處就在於:在小馬飛船那邊,零位(零位就是車輪打直往前行駛)左邊的都是負多少多少的角度,而右邊對應的都是正多少多少的角度。但是在漫遊車的操縱盤上,這個量尺的零位左邊顯示的會是正數,零位右邊的才是負數。這兩個是互成映象的關係。

開車的時候不必再瞎折騰什麼“我的左邊!不,是你的左邊!錯了,是你的另一個左邊!”了。我會簡單報出一個或正或負的數字,然後火球會轉動方向盤讓指標指向對應值。以這種方法進行方向的溝通,後輪的角度就能始終與漫遊車的四輪轉向系統對應。不可能會有歧義。

在我們重做一次電量續航測試之前我們還要多練習幾次,不過我是覺得這套方案會解決我們面對的最大問題。

我暫時還沒把我想到的這個辦法講給火球聽。他現在是獨自找了個角落在生悶氣,蜓蜓說他真的不想有人打擾。等第二天早上他氣得噝噝冒煙的暴脾氣應該就消了。到時候再告訴他也不遲。

(形容成“噝噝冒煙”好像不太合適。爬行動物說不定會覺得“噝噝”是種族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