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章 太陽日174 ~ 175

太陽照常升起,卡納維拉爾角又迎來了晴朗的一天,如同水晶一般明澈透亮。發射臺38A與38B上的兩座巨型金屬高塔擎入天際,投射下的陰影橫越了下方溼地。斯雷普尼爾一號飛行器正坐落於發射臺38A,準備進行發射前的最後檢查;而負責位於發射臺38B的斯雷普尼爾二號的人員則要少一些,將於次日發射升空。斯雷普尼爾三號此刻正位於飛行器組裝大樓內的巨型履帶車上,一旦一號發射升空便可即刻運送至38A發射臺。

在陸地與海洋臨時管制區之外,數萬人聚集起來。大小車輛川流不息,各種船隻來來往往。民眾紛紛搶佔有利觀景地形,不斷逼近警戒線,讓安保人員疲於應付;滿載軍士的大量艦船與海岸警衛隊快艇穿梭其間,試圖維持航太中心周邊的秩序。

而還有數以百萬計,甚至數十億的觀眾正在透過電視機,網際網路,收音機,甚至電話線等等一切可能的通訊方式關注著這場至關重要的發射。全世界都迫切期待著一個答案:人類首次向另一顆星球發射緊急補給任務的嘗試會成功嗎?

HERMES – ARES Ⅲ 任務日303

艙內各位都圍在約翰森周圍,聆聽著來自地球且延遲了兩分鐘的發射倒計時音訊直播。他們同時也將訊號轉播給了外星飛船的無線電系統,因為儘管外星飛船傳送的無線電訊號質量已經達不到傳送語音資訊的標準,但Hermes極優越的訊號發射強度卻仍然可以承載下行的音訊內容。

接著組員們聽到沙沙作響的揚聲器中傳來了米切·亨德森發出的指令,紛紛前傾了身子,“這裡是飛行總監。開始發射狀態檢查。”

聽著位於佛羅里達的發射控制員逐條核驗“發射/非發射清單”上的內容並獲得來自各個分系統控制員的肯定答覆,Ares Ⅲ全體組員靜默無言。而當米切發出斯雷普尼爾一號按預定計劃發射的通報時,艦橋上身處Hermes旋轉模擬重力環境中的組員們紛紛下意識挺直身子,發出一陣陣輕微的響動。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倒計時很快來到了關鍵階段。紅色獵鷹重型火箭切換到了內部供電,機載計算機接管了發射控制。燃料輸送管線斷開連線。最後的自動檢查流程完成,報告全部系統狀態良好。與此同時倒計時也在一刻不停向前推進。

發射前十五秒,發射計時器正式開始讀秒。Hermes機組成員湊在終端前聚思凝神,幾乎融為一體。

“六……五……四……”

先前一直在一旁默默祈禱的馬汀尼茲開始高聲朗誦“聖母頌”。

“點火程式啟動。”

貝克的手緊緊攥住了約翰森的肩膀,但她卻紋絲不動。

“三……二……”

一旁的沃格爾只是默不作聲盯著地板。

“點火。”

劉易斯退到大家身後,雙臂交叉,手裡緊緊攥著上臂,以此剋制自己在衣袖上拍打節奏的強烈慾望。

“一……升空!SpaceX紅色獵鷹升空了,攜帶著斯雷普尼爾一號補給飛行器飛向火星Ares Ⅲ所在地。”

然而組員們暫時還無法鬆一口氣,現在下定論為時尚早。歷史上還未曾有Ares補給任務以失敗告終,但是他們已經親眼目睹了不計其數的衛星出於各種原因而發射失敗。發射任務要保證萬無一失可謂是天方夜譚。

“配平?”飛行器升空之後,飛控許可權自動移交至位於休斯頓的任務控制中心,米切亨德森開始接管。

“配平正常,航控。”

“航跡?”

“無偏離,航控。”

“高度一千米。抵達安全終止高度。”

“俯仰滾轉機動程式開始。”

“距最大動壓還有三十秒。”

“有點小搖擺,航控。”

這句話瞬間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發射過程中,控制員頻段上的對話應該是越少越好。而“搖擺”這種詞在正常情況下根本就不應該出現。

“再說一遍?”

“航控,發現一些輕微縱向振動。計算機已經開始接管處理。”

紅色獵鷹重型火箭第一級的眾多推進器中,有一臺發生了極輕微的燃料泵堵塞,因此導致推力發生了波動,同時以一種意料之外,但遠不至於引發災難的方式晃動著整個飛行器。這不過是在空間飛行器正常發射過程中所遭遇的各種震顫基礎上又進一步添磚加瓦而已。

然而就在推進器第一級內部,連線至某個飛控陀螺儀的其中一條線纜帶有瑕疵,卻因為其外部絕緣層的覆蓋而並未在數週之前的檢查過程中得到更換。於是絕緣層內部的金屬導線拉伸折斷了,導致原本應當穩定傳輸至推進器第一級機載控制計算機的資料訊號變得微弱而時斷時續。這一出乎意料且前所未見的故障導致第一級計算機解析出錯誤的俯仰狀態資料,並試圖對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嚴重突發姿態偏差進行補償。

一點五秒之後,計算機發現了這一故障,將失靈的感測器從其決策邏輯中切除,並試圖糾正這一錯誤造成的影響。不幸的是這一補救措施還是晚了一秒。

“糟了!”

一直密切關注著通訊頻段的Ares宇航員們心中一沉。

“航控,飛行器開始猛烈向下俯衝。”

“能糾正嗎?”

“遙測資料不可靠,航控。”

“飛行器當前加速度荷載5G,仍在增加。”

“計算機正在嘗試補償,但目前飛行器仍然低於目標軌道。”

“盡一切努力修正軌道。”米切幾乎喘不過氣來。

“距最大動壓還有十秒。”

在這一點五秒之內,斯雷普尼爾一號飛行器第一級助推器的飛控計算機一直認為飛行器俯仰姿態遠遠超出預定的自轉順向航跡,於是它為了儘可能進行姿態補償而下調了特定引擎的推力,並將引擎噴管扭轉至最大俯衝位置,而這一系列措施卻使飛行器朝著正常飛行軌跡的另一方向開始偏移。雪上加霜的是,此時的飛行器即將迎來發射過程中所經受的最高氣動應力載荷——即所謂的“max Q”時刻。

隨著火箭不斷加速,空氣特性逐漸迫近不可壓縮的臨界點。此時顯得無比厚重的空氣猛烈衝擊著失去平衡的火箭上側,無視計算機試圖恢復飛行器預定航跡的一切努力將其硬生生推向地面。

紅色獵鷹重型火箭是人類有史以來成功發射升空的最為強力的推進器系統,然而這次無論推力多麼強勁也都是無濟於事,甚至還適得其反;因為用於補償軌道偏移所增加的推力同時也使得飛行器進一步加速接近max Q,而摧枯拉朽的氣動壓力只會更加強大。

這種失誤要是發生在飛行途中的幾乎其他任何階段都不至於造成如此毀滅性的影響,但一旦在錯誤的時間來到了錯誤的地點,一切就都無力迴天了。

連線一二級的鎖定機構損壞,巨大的火箭瞬間斷成兩截。第一級以極大推力直直撞向第二級及其運載的飛行器。

佛羅里達東部海岸線外晴朗的空中綻出一個巨型火球,數英里外仍然清晰可見。

Hermes組員們靜靜傾聽著結局。

“飛行器遙測資料中斷,航控。”

“飛行器丟了?”米切問道,“整個飛行器都丟了?”

“第一級制導訊號丟失,航控。”

“第二級訊號丟失,航控。”

“嘗試重連。”

聽到這裡,馬汀尼茲突然一拳砸向艙壁。“該死!”

“連線失敗。”

“衛星通訊?”

“衛星未能接收訊號。”

“地面?”

“航控,在斯雷普尼爾一號失聯前最後位置不遠處觀察到一個巨型火球。”

“航控,海軍史託頓驅逐艦報告發現殘骸掉入隔離區。”

之後便是一段長時間的緘默。米切亨德森最終打破了壓抑的沉寂:“地控,這裡是航控。鎖上大門。”

一旁的沃格爾還是默不作聲盯著地板。

貝克的手抓得更緊了。

劉易斯發話了。“大夥們,該回去幹活了。”她說道,“這次只是其中之一,還有接下來兩個呢。NASA的這些冗餘措施也不是沒有道理,只要另外兩艘飛行器能成功抵達,馬克和他的朋友們就沒事了。”

第二天發射的斯雷普尼爾二號安全無事,成功進入地球環軌,接著又以完美精度切入火星轉移軌道。飛行器攜帶著將近一百個太陽日的食物,還有備用居住艙帆布以及其他備用元件上了路,準備在太陽日585左右著陸在Ares Ⅲ居住區南部某處。

始終關注著地面動向的Hermes組員們終於稍稍鬆了一口氣,同時祈禱斯雷普尼爾三號也能如此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