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老人家年紀大了,不愛種了。
為了每畝地那一二百塊錢也很難堅持下去。
加上,今年有了別的奔頭,放棄的人家就更多了。
林楓點點頭,說:
“我主要是想著好管理,而且再怎麼差,還能比我家那些地方差啊?”
他家那邊,是一開始開荒都沒有人去的。
所以才能讓他白撿這三百畝地。
就算是水肥跟上,還因為挖湖這事填上了一部分。
他能種植的,其實也只有一百來畝地。
其它的只能用做它用,像是養牲口什麼的,種果樹都勉強了。
“這倒是,肯定比你家那邊好是真的。”
宋軍想了一下林楓家高低起伏,偶爾還有些大石頭的地,點點頭。
“這樣吧,你看你家旁邊的那塊,是李大爺家的,你要十畝,他都租。”
“李大爺邊上的那家,他家出租五畝,這邊留五畝,他家還想自己留著種玉米。”
“加起來這十五畝夠嗎?”
宋軍問,“不夠的話,這邊其實還有,但是和你家斷開了。”
熊耳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田地,都租給了農大和旁邊的兩個果園還有林楓。
剩下的不到一千畝零散的分散在二十多戶人家手中。
有些人家多一點,有些人家少一點。
林楓點點頭,說:“暫時是夠了。”
“我想蓋幾個大棚種蘑菇,需要什麼手續嗎?”林楓又問。
他知道,現在農村想要蓋一個大棚,都是需要現在村裡打報告的。
然後通知縣裡,甚至市裡省裡進行稽核。
如果沒有正經手續,會變得很困難。
宋軍一愣。
說實話,蓋大棚他們村也有,他們這裡大多數都是用來育苗的。
一般也就用個一兩個月的時間,久了光是燒柴火都燒不起。
但是種蘑菇,這……
宋軍問:“能成嗎?”
種蘑菇需要一年四季的溫度都很高吧,至少要在零度以上。
他們村冬天的溫度林楓這段時間也是感受過的。
要種蘑菇的話,真的很不現實,為啥會有這種想法?
宋軍不懂。
現在的林楓也不是剛回來那個啥也不知道的林楓了。
林楓點點頭,說:“我琢磨過可以的,我要種的蘑菇,溫度倒不是主要的,大棚是為了保證溼度。”
在系統給的種植方法裡,不管是糖漿蘑菇還是美味巨大菇,菌絲都是需要在的冬天進行修養的。
尤其是糖漿蘑菇,它為了保證糖漿的產星,冬天還需要用積雪覆蓋菌床。
再說,今年使用在牛棚裡的烈焰木什麼的,非常好用。
他這段時間,開出來不少,用來維持大棚絕對夠了。
宋軍點點頭,給林楓支招,他先醜話說在前頭。
“大棚稽核要比你家牛棚什麼的嚴格多了。”
“畢竟,牛棚才多大,大棚至少得五畝地是吧?”
“咱們這裡還臨近自然保護區,你家還有那麼多野生動物呢。”
“反正去年,前年,好像就稽核透過了一兩家而已。”
林楓點點頭,繼續聽村長說。
宋軍也沒賣關子,他直接說:
“也不是沒有辦法,你和李教授他們的關係不錯。”
“我建議你找找他們那邊的路子,能快很多。”
林楓對上宋軍的眼神,他懂了。
一切和農大扯上關係,就多少能和研究沾一點邊,這樣建立大棚的性質就不一樣了。
而且,農大那邊的能量,也不是他們這個小村子能比擬的。
“行,我跟李教授提一提。”
林楓微微一笑。
他就不信,吃了他的巨大菇版的的蘑菇醬和蘑菇幹,會有人對如何培育它絲毫不感興趣?
宋軍當然是一百個支援。
不成,他們村沒啥損失。
成了,他們村就又多了一份產業。
而且蘑菇這東西,林楓能種,他覺得大家就都能種。
至少是多了一種可選擇的經濟作物。
另一邊,正在準備開學事宜的李教授,接到林楓電話,他還愣了愣。
難道是出什麼事了?
他趕緊接通。
“喂,李教授,您好,我是林楓。”
“小林啊,你有啥事,直接說就行。”
李教授和林楓這麼熟了,也不想聽他客氣。
有事求他,他能幫忙就幫忙,不能就算了。
再說,小林那孩子有分寸,讓他為難的事情,根本不會開口。
林楓聽李教授這麼說,他也開門見山的說:
“我元旦時候,給您寄的蘑菇醬和幹蘑菇您收到了吧。”
一說到吃,李教授沒忍住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他看了下時間,可不是到中午了,得吃飯了啊。
“啊!吃了,特別好吃!”
“尤其是那個幹蘑菇,不是一般的蘑菇對吧?”
李教授什麼人啊,一個在農業浸淫了一輩子的大佬。
就算是個普通人也能看出來,那一張張堪比手掌還大的幹蘑菇片不對勁啊。
“對。是一種能長得特別大的蘑菇。”
林楓痛快的承認了,他接著說:
“我就想問問您有沒有這方面的人才,願意來我這工作的。”
“給我介紹兩個,待遇這方面好說。”
“我想建兩個大棚,專門種植,畢竟大家都說挺好吃的。”
“當然,他們想要研究,發表論文什麼的,我也熱烈歡迎。”
李教授聽到林楓這話,一下子坐直了身體,語氣嚴肅了很多,問:
“那種蘑菇真的能種植?”
他猜到了林楓這小子給的蘑菇,應該是巨大化的蘑菇。
說實話,這種變異罕見但並不是沒有。
可是,想要培育那可就真的太難了。
很多時候,借用了同株的孢子,培育出來的也就是同品種的普通蘑菇罷了。
林楓有點不好意思的說: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手裡有一部分成熟的菌絲,還有一點孢子,儲存的還挺不錯的。”
“就像找人試試,不用太厲害,畢業生也行,至少比我強。”
李教授沉默了,這倒是真的。
林楓在一年前還是個完全的種田新手。
就算是經過了這一年的歷練,他最多也就是知道,什麼時候該種啥罷了。
多數情況,還不是他們這些農大的學生和教授幫的忙?
但這事怎麼說,也是給他們農大畢業生提供崗位,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