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萬事不能脫離理

明白事理,萬事都不能脫離理,而醫學與理的關係尤為密切。理散開則表現為萬物,理匯聚則歸於一心。醫者,就是這一心;病患,則是那萬物。面對眾多疾病,醫道確實顯得艱難,但細細想來,萬種疾病,其實每種病都只是得了一種病而已。好比北極星,是醫者的一心;而滿天星辰,則是病患的萬種表現。如果想用北極星去對應所有星辰,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如果用北極星去對應單一星辰,那麼自然有一條直線相連,彼此相互映照,怎會有偏差?所以醫生在面對病患時,一定要用自已的心,去洞察病患的本質。用我的一心,對應病患的一點,一旦抓住了這個真諦,所有疑惑都會煙消雲散,這其實並不困難。這個“一”,就是理。如果我們心中的理明瞭,那麼陰自然是陰,陽自然是陽,怎麼會混淆呢?陰陽一旦明確,那麼表與裡、虛與實、寒與熱這些對應關係也就清晰了。明白了這六種變化,明白了陰陽,那麼世間的疾病就都離不開這八種情況。

這本書,分為八門,列方也是八種,就像古代兵法有八門一樣,我有醫家的八陣。一變為八,是為了神妙變化;八歸一,是為了追溯本源。所以我在這本書裡,首先強調明理,用它來統領陰陽等各種理論,詳細中求完備,用來統帥八門。軍隊關乎國家興亡,醫學關乎人的性命,掌握醫學的核心學問,還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的呢?這本書既可以說是傳承中的精華,也可以說是傳授心得。但無論是傳承中的精華還是傳授心得,都是為了造福人類和社會。所以我給這本書命名為《傳忠錄》。

陰陽篇:凡是診斷疾病、實施治療,都必須先審明陰陽,這是醫道的綱領。陰陽無誤,治療怎麼會有差錯呢?醫道雖然繁雜,但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陰陽。所以病症有陰陽,脈象有陰陽,藥物也有陰陽。從病症來說,表為陽,裡為陰;熱為陽,寒為陰;上為陽,下為陰;氣為陽,血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多言者為陽,無聲者為陰;喜明者為陽,欲暗者為陰。陽氣微弱的人不能呼氣,陰氣微弱的人不能吸氣;陽病的人不能俯身,陰病的人不能仰頭。從脈象來說,浮大滑數等都屬於陽,沉微細澀等都屬於陰。從藥物來說,升散者為陽,收斂者為陰;辛熱者為陽,苦寒者為陰;行氣分者為陽,行血分者為陰;性動而走者為陽,性靜而守者為陰。這些都是醫學中的大法。至於陰中又有陽,陽中又有陰,在疑似之間,辨別必須確切。如果不瞭解這些,很容易出錯,這是最為緊要的,但總的來說還是離不開前面所說的那些。只是當兩種氣同時存在時,就有此多彼少的情況,其中就有變化,都可以用理來推測,自然會有顯而易見的結果。如果陽氣有餘卻再用陽法治療,那麼陽氣就會更加熾盛而陰氣更加消亡;如果陽氣不足卻再用陰方治療,那麼陰氣就會更加旺盛而陽氣就會滅絕。如果能徹底明白陰陽的道理,那麼醫理雖然玄妙,也就掌握了一大半了。

道產生陰陽,原本就是同一氣。火是水的主宰,水也是火的源頭,水火原本是不相離的。怎麼證明呢?就像水為陰,火為陽,它們像冰和炭一樣分明。為什麼說它們同源呢?因為水的本性是熱的,如果火中沒有水,那麼火就會熱到極點,熱到極點就會耗盡陰氣,萬物就會焦枯。水的本性是寒的,如果水中沒有火,那麼水就會寒到極點,寒到極點就會耗盡陽氣,萬物就會寂滅。這水火之氣,真的可以分離嗎?在人體中,這就是元陰元陽,也就是所說的先天元氣。想要得到先天元氣,就要思考它的根本。命門是生命的竅門,是水火交匯的地方,這就是先天的北極。如果捨棄這個去尋求其他,就像入海尋找渡口一樣困難。學醫的人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人們通常所說的陰陽,往往只涉及到氣血、臟腑、寒熱這些方面,但這僅僅是後天有形之陰陽。至於先天無形之陰陽,陽被稱為元陽,陰被稱為元陰。元陽,就是無形的火,它促進生長和變化,是神妙的機能,關係到人的性命,所以也被稱為元氣。元陰,就是無形的水,它支援生長和穩固,是天癸(即先天之精),關係到人的強弱,所以也被稱為元精。元精和元氣,就是化生精氣的元神。人的生命活動與天地相通,全靠這元精元氣。經書上說:得到神的人昌盛,失去神的人死亡,就是這個意思。

現在的人,大多因為後天的勞累和慾望而損害了先天之本。現在的醫生,也只知道有形的邪氣,而不知道無形的元氣。有形的東西,是跡象,它的盛衰明顯,容易體認;而無形的東西,是神,它變化迅速,難以挽回。所以經書上說:低階的醫生只關注形體,高階的醫生則關注神。唉!又哪裡能找到那些能通達神明、看見無形之物的人,來共同談論這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