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2章 三體版權,在我手裡

孤島驚魂的殺青宴一結束。

王常田和李明洋就一起坐車離開了,去燕北,去找一個人。

王常田不想讓李明洋再分心,所以給他推薦了一個人。

光線影業的總裁張昭。

光線影業已經併入光線傳媒,張昭幾乎被架空。

但他並沒有離職,作為光線影業的創始人,他要是上市前離職,對光線傳媒的影響極壞。

老張還是很有職業操守的,會等光線上市之後,再離開。

雖然現在沒實權了,每天就釣魚,但他可是業內頂級經理人,許多資本正在招募他。

李明洋也不想天天待在公司,但公司沒了他,就沒法好好轉了。

很多事情都需要他把控。

他也想分權,也想招人。

但懂娛樂圈規則,又有管理才能的。

不是各大影視公司老闆,就是京圈大佬,要麼是頂級經紀人。

太難了。

第二天,王常田帶著李明洋來到一個湖邊。

在湖邊轉了一會,找到了正在釣魚的張昭。

張昭有些不苟言笑,看著很古板,實際上他接受能力很強,很熱衷瞭解新鮮事物。

“師兄,今天收穫不錯,這魚挺大。”

王常田和張昭都是復旦大學的。

“還行吧。”張昭淡淡的說。

王常田蹲到張昭面前,笑著說明了來意。

張昭聽到王常田讓他去名揚娛樂,幫李明洋管理公司,很詫異。

“這個忙,我不想幫。”張昭遲疑了一會,說。

“師兄,有些事我也很無奈,國內現在真的不具備,單靠電影業務就能上市的公司。合併在所難免,你要理解我啊!”

張昭沒說話,遙望湖面,不知道在想什麼。

“明洋的思維方式跟我們不太一樣,他也許能完成你心中的理想,用電影獨立上市。”

“他不行。”張昭毫不猶豫的說。

“話不能那麼說,你不是也誇他很有想象力,很有才華嗎?”

“他才華太多了,靜不下心做電影。”

這句話,王常田就沒法反駁了,他回頭給李明洋使了個眼神,讓李明洋上。

李明洋遲疑了一會,來到湖邊,從兜裡掏出華子,遞給張昭一根。

張昭接了煙,李明洋給他點上,然後給自己也點了一根。

就這樣,兩人來來回回吸了一包煙,從頭到尾沒說過一句話。

王常田坐在土坡上,看著這一幕,忽然笑了起來。

“師兄,這裡好像沒有魚,半天不見動靜。”

“來了!”

張昭站起來,熟練的收線,然後釣上來一個王八。

“野生的王八,還是放生的?挺大個,應該挺好吃。”李明洋說。

“上游就是寺廟,你說呢。”

“那還是算了吧。”李明洋一腳把王八踢進了湖裡。

掉了個王八,張昭也沒心情繼續釣魚了,把魚杆往地上一扔,從兜裡掏出煙來,給王常田和李明洋分別遞了一根。

三人迎著風,抽著煙,張昭忽然說:“明洋啊!我聽說你拍東西很快,到底有多快?”

“不清楚,準備功夫做的好,自然拍的就快,反之則慢。”

“你起步太晚了,什麼都缺,公司除了你,差不多就是個空殼了,你憑什麼靠電影上市?”

“ip。”

“你買了哪些ip?”張昭來了興趣。

“呵呵,師兄,他的性格你還不瞭解,寧願自己原創,也不會買的。”

張昭苦笑著搖搖頭,李明洋會利用熱度,搞自己的ip。

間諜過家家就是靠天價投資和豪華幕後,炒出了熱度。

但其本身並不算優秀,也就是靠著各種噓頭、瘋狂的營銷,以及網大這種新鮮概念,一炮而紅。

真要是上院線,收回成本都難。

付費和免費是兩回事。

另外還有盜版這道坎。“誰說我沒買,我只是覺得現在沒法用而已。”李明洋說。

張昭搖了搖頭,不太相信李明洋說的話,什麼叫沒法用,沒有就沒有,瞎忽悠啥。“國內這些新ip,都是跟著暢銷小說走的,青春愛情小說是真多,拍電視劇挺好,拍電影也行,至少票房不會差,而能開創電影新時代的,我覺得只有三體了。”

“三體不錯的,我也很喜歡,可是劉慈欣把版權賣了,不知道被誰買了,圈裡一點訊息也沒有。”王常田遺憾的說。

“聽說只有幾萬塊?”

“8萬塊……好像和鬼吹燈差不多,版權授權期死後五十年。”

“又一個傻逼。”張昭吐槽道。

“咳咳,話不能這麼說……我還是挺尊重大劉的。”李明洋說。

“你也知道三體?”張昭說。

“知道啊!”李明洋點頭道。

“這三體版權到底在誰手裡啊,劉慈欣當時沒細看合同,都不知道跟誰籤的合同,真是太曹了!”王常田忍不住罵道。

“按理說,這個版權價值連城,座山雕也挺感興趣的,無論誰拿到,都應該去找中影談一談,可是到現在都沒訊息,那個傢伙會不會出車禍掛了,那就真搞笑了。”張昭惡意滿滿的說。

“你才掛了呢。”李明洋白了張昭一眼,這老小子說話怎麼那麼損。

“我又沒罵你,你急什麼。”

“因為三體版權就在我手裡。”李明洋說。

王常田和張昭震驚了一臉,完全不敢相信。

“不對啊!劉慈欣說買他版權的傢伙長得跟土匪一樣!”王常田搖了搖頭。

“我讓老吳去買的,就是吳志奎。”

王常田一愣,臥槽,吳志奎可不就長得跟土匪一樣嗎?

“明洋啊!我們得好好談一談,這個三體不是什麼公司都能做的,他裡面涉及了太多政治,還有硬科幻,國內……”王常田把李明洋拉到一邊,神情嚴肅的說。

“你忽悠誰呢,我不比你懂,想分版權,門都沒有。”

“對,這個版權不缺投資人,李導,我覺得你很有前途,我準備加入名揚娛樂,以後多多關照。”

張昭迫不及待的握住李明洋的手,深怕到手的三體沒有了。

李明洋笑著把手抽回來,“想啥呢,三體跟你們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

科幻小說作為一項小眾文學,在國內,無論是科幻作家還是科幻迷,都是一小群醉心於“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的傢伙。

早在三體出現之前,大劉就已經是國內科幻文學界不可企及的高峰。

三體出現時,科幻迷並沒有那麼激動,只當是大劉的又一座高峰而已,主流文化也鮮有關注。

直到三體在網際網路圈的意外走紅。

小說中“高維打低維”和“黑暗森林”等特殊語境下的術語,頻頻從網際網路大佬嘴中說出。

愛讀書的雷軍,推三體推的最積極,不僅在公司內部開展三體讀書會,還會推給自己的商業夥伴,發微博堅稱“很震撼”並且“強烈推薦所有的企業家都看看”。

也許是網際網路經濟的瞬息萬變,讓商業理論都有點兒跟不上了,長久以來“野蠻生長”的中國網際網路界偶然發現,一部名為《三體》的科幻史詩中設定的哲學框架,竟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暗合了這個圈子的混沌與殘酷。

無底線的競爭,巨頭殺紅了眼的吞併,初創公司在幽暗中小心翼翼的前行,都有著極強的代入感。於是,這部描寫人類未來的硬科幻迅速被網際網路界奉為圭臬,甚至成為了替不少商業行為背書的教輔。

國內的二馬、李彥紅、雷軍、周鴻禕等網際網路企業大佬都是三體的粉絲,不止一次向員工,向朋友,向網友推薦《三體》。

另外,三體在國外,比國內香的更早。

奧觀海看完第一部,就利用職務之便,給大劉發了郵箱,催更。

郵件內容是:“您好,美國總統奧巴馬先生看了您的《三體》之後,十分喜歡,能否發一下後續的作品,很著急。”

不過,大劉以為這只是別人的惡作劇,就直接把郵件刪了。直到有關部門出面協調此事,大劉才敢確信這件事的真實性。

三體的價值和意義重大,李明洋瘋了,才拿出來分享。

豐澤園飯莊。

李明洋、王常田、張昭三人在包廂裡,一邊喝酒,一邊談三體版權的事情。

李明洋的態度很堅決,絕對不會把三體拿出來。

王常田說了半天,說的嗓子都啞了,見說不動,剛好座山雕有事找他,就遺憾的離開了。

“李導啊!大家都是自己人了,對於三體版權你有什麼打算呢?”張昭笑道。

“誰跟你是自己人。”李明洋一邊給王常田發資訊,讓他別亂說,一邊說:“我還沒想好,到底要不要找你來管理我的公司。”

“怎麼,你看不上我這個老傢伙?”張昭笑著說,笑的像一個老狐狸。

怎麼可能看不上。

目前國內,在電影行業,比張昭厲害的掌舵人不多,王常田都未必比張昭強。

“王總覺得你適合,是值得相信的人,但我對你很不放心啊……你是光線的人,又被排擠離開,我怎麼知道,你會不會聯合外人擺我一道呢?”

張昭點了一根菸,吸了兩口後說,“你其實是擔心我和王常田裡應外合吧……”

李明洋微微一笑,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