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在一片“哇哇”亂叫的飢餓聲中,唐三凡大致摸清楚了一些基本情況。烏鴉一家就住在一棵大樹上面,每次起風的時候,就會出現明顯的左右晃動,那種感覺就像是乘船出海遭遇風浪一樣。好在唐三凡的身體素質還算可以,之前也沒有恐高症,不過這依然讓他適應了好幾天,畢竟之前作為人類,可是從來沒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居住過。
適應大樹上的來回晃動,還是對他產生了一些影響,最嚴重的就是在餵食的過程中,總是處於落後的位置,這讓本就對他有些不滿意的烏鴉爸爸,更加心生不滿,如果不是有烏鴉媽媽在旁邊,而且大多數時間餵食的任務,都是由烏鴉媽媽完成的話,唐三凡甚至懷疑自己很難活過最初的幾天。
從身邊傳出來的叫聲,還有彼此摩肩擦踵的接觸來看,烏鴉爸爸和媽媽,這次一共孵化出四個孩子。不知道為什麼,自從變成烏鴉之後,他的耳朵變得異常的靈敏,不僅能夠仔細的區分烏鴉爸爸和媽媽的聲音,甚至能夠判斷出先後出生的幾個兄弟姐妹的聲音。之前還是人類的時候,他斷然無法區分得清楚,因為它們幾乎都發出一模一樣的“哇哇”聲,但是現在,在他的耳朵裡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狀態。
老大,因為最先出生,先天條件比較好,吃得也多,所以身體非常的胖,在兄弟姐妹的推推攘攘中總是因為體型而佔據上風,再加上又是一隻雄性,所以深得烏鴉爸爸的喜歡,用他的話說,就是“頗有我當年的風範!”。老大的愛好就是睡覺和吃飯,就好像他的所有的時間,都是在為這兩件事情做準備,睡覺是為了養精蓄銳,在進食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多的食物;吃飯是為了能夠在下一次進食過程中,處於更加有利的位置,這樣睡覺就能睡得更香。
老二,可能是由於第二個出生的緣故,所以是一個典型的跟屁蟲,其他人做什麼,他就跟著做什麼,不過他的聽力算是最好的,總是能夠透過翅膀扇動的聲音,判斷出尋找食物的烏鴉爸爸什麼時候回來,除此之外,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湊到烏鴉媽媽面前,撒嬌求抱抱;
老三,是這幾隻初生烏鴉裡最為聒噪的,只要是醒著的,每天總是“哇哇”地叫個不停,把烏鴉的本領發揮得淋漓盡致,不過副作用也很明顯,她的聲音短促而尖利,吵得實在讓人有些受不了,特別是在唐三凡聽力愈發靈敏的情況下,每次只要老三開口,就會腦瓜子嗡嗡地疼。有的時候,唐三凡甚至在想,在她這麼吵吵的聲音下,是不是特別容易暴露在烏鴉的天敵之下,讓整個家族處於危險之中。
至於老四,對了老四是誰啊?好吧,老四就是最後才破殼而出的,一個靈魂被困在烏鴉軀體裡的唐三凡了。
除了這一家六口之外,在不遠的地方,還能聽見很多烏鴉的聲音,每次聽到短促的鳴叫之後,烏鴉爸爸就會飛出去覓食,烏鴉媽媽則站在鳥巢的邊上守護著大家,並且教大家說說話。
跟人類出生的嬰兒相似,兄弟姐妹們每天需要大量的時間來睡覺,幾個柔軟的、肉呼呼的身體擠在一起,溫暖而舒適。有風的時候,樹枝就輕輕地搖晃,就像小時候的搖籃,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要犯困。不得不說,這樣的生活十分的舒適和愜意,不用考慮工作,更不用考慮柴米油鹽,但是對於唐三凡來說,現在的生活毫無意義,因為他非常明白,自己不是一隻真正的烏鴉,而是一個有著思想或者靈魂的人類,回到人類世界中,回到白雲的身邊,才是他真正的使命。
於是,就在半醒半夢之間,唐三凡儘量保持著大腦的清醒,減少睡眠的時間,思索著如何能夠快快長大,從烏鴉的世界回到人類世界。不過大自然的規律表明,幼小的身體和大腦的成長,需要足夠的睡眠來支撐,因此睡眠時間還是佔了大部分。即使這樣,他依然比幾個兄弟姐妹們的睡眠時間少很多,清醒的時候,他會用耳朵仔細的辨別周圍的聲音。
經過幾天的摸索,唐三凡從老二的反應,還有大致的計算,已經基本摸清楚了烏鴉爸爸的活動規律,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也能夠區分出烏鴉爸爸從天而降,翅膀從扇動再收緊落下的行蹤,甚至總結出來大致的習慣性方位。人類成熟的大腦,駕馭著瘦弱的身體,他總是能夠在進食的過程中,佔據十分有利的位置。
幾次之後,烏鴉爸爸注意到了唐三凡的動作,看著他首先從臥姿站起來,並迅速地移動到最前方,把頭高高仰起,張開嘴巴用最洪亮的聲音,像老三一樣“哇哇”大叫,絲毫不肯浪費一點體力。烏鴉爸爸忍不住跟烏鴉媽媽說道:“老四這身體雖然弱小,可是好像還挺聰明的啊!”
“剛出生的時候,你不是還說老四′天生體弱,吃得再多也很難改變′嗎?”烏鴉媽媽嗔怪地說道。
“我哪有說過這話。。。。。。”烏鴉爸爸死活不承認自己說過的話。
會叫的孩子有奶吃,到哪裡都是顛簸不破的真理,即使已經吃飽了,唐三凡依然還大聲叫著,爭取能夠多吃一點,多吃一點身體就能長得更快,就能更快的飛翔,有了飛翔的能力,才能夠回到白雲的身邊。
當然他的小伎倆,似乎並沒有騙過烏鴉媽媽。從聲音來看,烏鴉爸爸大多數時候,都是把捕捉到的昆蟲,交給烏鴉媽媽,然後由烏鴉媽媽來餵食。烏鴉媽媽雖然看出來,但是依然溺愛的給他多喂一些吃的,如果食物實在不夠,就讓烏鴉爸爸再出去覓食。
“這小子明明這麼瘦弱,為什麼怎麼這麼能吃,明顯比其他幾個吃得多啊!”烏鴉爸爸每次都很無奈。
“你不是希望你的孩子,長得壯一些嗎?”烏鴉媽媽好像是在嘲笑。“再去抓一隻蟲子吧!”
於是,可憐的烏鴉爸爸,只好又飛了出去。深夜的時候,烏鴉爸爸和烏鴉媽媽才有空歇下來,他們通常都會站在鳥巢的邊上,默默地並不多說話,就像是人類的父親和母親一樣。其實,有的時候父母的天性都是相同的,無論是人類還是鳥類,甚至是其他的動物,他們對孩子的付出都是一樣的。唐三凡雖然看不見,但是可以想象,他們相互依偎在一起,相互依靠著彼此疲憊的身體,但是卻無法掩飾相互眼中的愛意,以及對鳥巢中的孩子們的愛意。
有時候,突然某個瞬間,唐三凡的腦海裡會冒出一個想法,自己小時候沒有經歷過的父母之愛,沒有想到在一個烏鴉之家得到了彌補,甚至在他的內心深處,有那麼一點連他自己都不願意承認的想法,能夠在這裡多呆一點時間,多享受一點家庭的溫暖。
從這個角度上說,唐三凡每次大聲叫喚的時候,總會產生一絲絲內疚,如果要不是因為他的原因,烏鴉爸爸和媽媽無疑能過得更輕鬆。但是這樣的內疚,轉瞬就被對於白雲的思念所替代,同時,在他心底,一直堅信自己變成現在這副模樣,一定是跟那隻該死的白鴉有關,這點代價是應該由烏鴉來償還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雛鴉們醒著的時間越來越長,兄弟姐妹的互動開始多了起來。他們用肉呼呼的翅膀相互拍打,爭取爬到其他烏鴉的身上,或者用沒有多少力氣的頭,互相拱在一起,看誰的力氣大。有時候,他們也會用還算堅硬的嘴,茫無目的互相啄幾下,被啄的那隻烏鴉總是哇哇的大叫,企圖吸引烏鴉爸爸和烏鴉媽媽的注意。
唐三凡喜歡這樣的運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除了能吃更多的實物,讓自己的身體更強壯之外,這可能是唯一的運動了。當他還在孤兒院的時候,就已經養成了鍛鍊身體的好習慣,因為他知道,一個強健的身體,是生存下來的最基本的條件,所以運動的意識,和人類的大腦,讓他在跟兄弟姐妹們的互動中,總是佔據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