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宮殿後,三阿哥毫不猶豫地揭露了大阿哥的秘密。他聲音顫抖地說:“父皇,兒臣有一件重大隱情要報。此事涉及重大,說出來恐怕會惹起是非,但若不說,便是欺瞞君父之罪。”
三阿哥的話立刻引起了康熙的關注。在康熙的示意下,三阿哥開始詳細講述大阿哥的行為。他問我:“大哥,今晚你看到二哥瘋瘋癲癲、神志不清,你有何感想?”
三阿哥繼續揭露,他說大阿哥為了謀求太子之位,不惜賄賂太子身邊的太監,甚至在太子的枕頭裡和玉清宮的牆角下都埋下了寫有二哥姓名和生辰八字的小人。自古以來,帝王之家都忌諱這樣的東西。李德全見狀,生怕康熙受不了打擊,趕緊上前為他推拿順氣。
康熙聽到這一切,既生氣又傷心。他憤怒的是大阿哥為了爭奪皇位,竟然在皇室中搞這些邪門歪道;傷心的是三阿哥明知此事卻不及時報告。他質問三阿哥:“你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嗎?”三阿哥早已料到康熙會責問,趕緊解釋。他說之前大哥一直老實本分,他聽到這個訊息時也沒太在意。但今天看到大阿哥如此囂張跋扈,還想代父殺太子,他才聯想到此事,於是決定揭露出來。
真是讀過大書的人啊!不僅將大阿哥推入萬劫不復之地,還巧妙地撇清了自已。回想歷史上的那些慘變、蕭牆之禍。在這帝王之家,權力之爭永遠是難以避免的。然而,不能被權力矇蔽了雙眼,忘記了親情與道義。
在清朝康熙年間,宮廷之內權謀鬥爭如火如荼。康熙皇帝深諳權力遊戲的殘酷無情,而帝王家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張廷玉,作為康熙的得力助手,迅速擬旨傳達訊息,一切爵位被革除,所有職務被罷免,成為庶人的太子被送往宗人府,永遠不得再入宮廷。
原本宮廷上下對太子的廢立已經議論紛紛,其中八阿哥呼聲最高,勢力最大,被視為最有可能接替太子之位的人選。然而,就在這時,一道調兵叛逆的假守諭傳出,康熙對八阿哥產生了深深的疑忌。一夜之間,大阿哥、太子和十三阿哥全部被圈禁,九子奪嫡的局勢瞬間變幻莫測,只剩下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兩大勢力對峙。
對於康熙而言,宮廷之內的叛亂和背叛是無法容忍的。他深知幕後必有黑手操控,而這背後的主謀,必定是從這次變局中獲利最大之人。為了揪出這幕後黑手,康熙在廢除太子之後,故意舉辦了一場公開的新太子舉薦大會。不僅地方二品以上官員可以參與,就連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員也有資格擇賢舉薦。
然而,康熙此舉並非真的想讓大臣們來決定太子的人選。他深知,堂堂未來儲君、大清未來皇帝的位置,豈能由一群大臣來選舉決定?這豈不是對朝綱的嚴重擾亂,也將康熙自已置於無法控制的境地。這場公開舉薦新太子的舉動,實則是康熙精心策劃的一場政治遊戲,旨在引出幕後主謀,揭露真相。
在這個權力遊戲的大舞臺上,每個阿哥都在為了爭奪皇位而不擇手段,而康熙則作為幕後的導演,靜靜觀察著這場宮廷大戲的發展。究竟誰將成為最終的勝利者,誰又是幕後黑手,這一切都充滿了未知和變數。然而,無論結果如何,康熙都將堅守自已的權力和威嚴,不容任何人挑戰。
康熙要當眾廢除太子,不成想卻被太子老師王掞當場怒罵。人常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王掞將此話體現得淋漓盡致,就在他得知康熙要廢除太子之時,在金鑾殿不僅將朝中大臣和眾阿哥罵了個遍,就連康熙老爺子也沒放過。
王掞可謂是煞費苦心,對太子更像是對待自已的親生兒子。之前在追繳庫銀的風波中,太子因欠了國庫五十萬兩銀子無法償還,王老師就拿出自已攢了半輩子的所有積蓄幫太子還賬。雖然只有一萬兩銀票,無法填補太子五十萬兩的大窟窿,但也是他半輩子的積蓄,更是他為師的一片心意,搞得太子都流下了眼淚。
從這裡就不難看出來王掞對太子的期望有多高,情感有多深。其實康熙知道王掞的為師之道和對太子的情感,廢除太子肯定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所以從熱河回來到城門口時,面對文武百官的迎接,康熙做出來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特意命將王掞接上御車,與他一同進城。結果第二天早朝康熙宣佈廢太子時,王掞還是貌似第一個出來阻攔。康熙知道王掞是個正人君子,也知道他要說什麼,只不過他與自已一樣,全都盡力了,實在是太子不給二人爭氣,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只能選擇廢太子。
王掞直言到,太子雖然有錯,但錯根本不在太子一人,太子雖然也有過,但是也不至於將其廢掉。皇上,您老說太子在位之時,諸事不盡職,那作為老師的我就要問問您了。自從太子輔政以來,六部公卿有幾位大人盡職輔佐太子謀政,您還說太子不修身,那我問問上書房的幾位重臣,有沒有盡到匡正得失的職責?
王老師的這番疑問,無疑是將在場的在場的文武百官和眾皇子全都罵了一遍,接下來更是連康熙也帶著罵了,說康熙當初不及時阻止,現在卻將所有的過錯全部歸在了太子頭上,是不教而誅,您不能這樣對待戰戰兢兢三十幾年的太子啊!這王老師也是抱著必死之心而來,說自已自從得到熱河傳來的訊息,皇上要廢太子,就已經在棺材鋪預定了三十幾口棺材,不管家人願不願意,都要帶著一家30餘口共赴黃泉。康熙聽完,一時也是無言以對。
幸好這時張廷玉出來解圍,王師傅,你以一死博取忠明,卻把一個殺忠臣的罪名,強加在皇上的頭上,難道這就是聖人教你的為人之道嗎?這下子終於把王老師給問住了。此時的康熙面對這個小老頭,既是生氣,又是好笑,殺也殺不得,放也放不得,實在沒有辦法的康熙只好派人將其送回家去,讓他兒子看管,倘若有個三長兩短,就問罪他兒子忤逆,千刀萬剮,臨遲處死。此時的王掞也是一臉茫然,怎麼糊里糊塗就將自已落了一個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下場,還沒等自已反應過來,就被兩名大內侍衛給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