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章 神醫濟世

第二天,穿雲谷竹樓外就來了不少的求醫者。

來求醫的都是左近的鄉民,都說是夢中受到了神仙指點,告知穿雲谷竹樓中有神仙居住,普度世人,可治百病。

常言道,病從火上得,氣中生。人食五穀雜糧,生老病死在所難免。尤其是這個病,從由至今,都是困擾人類的第一大難。尤其是窮苦人家,生病了往往都沒錢醫治。時間久了,小病成大病,大病成沉痾,只能等著閻羅王來傳喚了。

哪個村子裡沒有幾個疾病纏身的?夢中所見雖未必做準,卻也都想一試。

當見到清平不過是個相貌平平的青衿少年,求醫者大失所望,這和傳說中的仙風道骨相去甚遠。有的便想掉頭離去,有的卻想大老遠的來了,試試倒也無妨,反正竹樓外掛著牌子,“包治百疾,分文不取”。正上方還懸一牌,上書“正天門”

三個古蒃。

竹樓外議論紛紛,有的說這小子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不知道哪冒出來個毛頭小子,胎毛還沒褪淨呢,會看個什麼病?有的說此處多有狐仙顯靈,別看人家看著年輕,沒準就是狐仙變化的。還有的說看病哪有不要錢的?不要錢的都不準成。更多的是這種說法,反正都來了,就治著看看唄,反正也不搭啥。

一時間說長道短,議論個沒完,不想惱了個青年後生,大聲道:“且莫只管亂嚼舌根,心存疑惑就散開些,不要誤了俺老孃瞧病,我料定神仙必不誤我。”

眾人閃目看時,但見這後生濃眉大眼,虎背熊腰,雖然衣著破舊,卻掩不住骨子裡透出來的一股颯爽英氣。他背上趴著位白髮蒼蒼的老婦人,輕輕拍打著後生的肩膀,絮絮叨叨的道:“六兒啊,跟大夥好好說話,老嚷嚷個啥,又該得罪人了。”

有人認出了他,便打趣道:“譚六子啊,十里八村的誰不知道你為人仗義,出了名的孝子。好好好,譚大娘癱了這麼久了,難得有神仙點化,你就先去吧。”

譚六子向大家抱了抱拳,便揹著老孃邁開大步,走進了竹樓。

眾人都擠在門前,要看看這個青衿少年是否真有本事。認識譚家母子的都知道,譚母雙腿素有寒疾,癱瘓在床已有數年之久。譚六子變賣家產,揹著老孃四處尋醫,如今只剩下茅舍一間,靠打柴度日,也沒能治好老孃的頑疾。

譚母雖也夢到了神仙指點,本不欲來,但是拗不過兒子,心中也沒報多大希望。

大家擠在門口爭相觀望,只見譚六子將老孃輕輕放在竹床上,對著憑几安坐的清平又是躹躬又是作揖,說些什麼卻聽不甚清。

清平也不起身,只是伸出右手,對著譚母凌空一抓。他五指微曲,手指抖動,眾人驚異的看到,譚母的身體竟然緩緩的離開了竹床,彷彿有一雙無形的大手,託著譚母的身體,離床升起三尺,又緩緩落下。往復三回,譚母的體內飄出一縷縷白茫茫的霧氣。

過了一會兒,不再飄出白氣。清平微笑著說了句什麼,譚六子撓了撓頭,一臉似信非信的神氣,走過去扶著譚母坐了起來。然後在眾目睽睽之下,譚母居然在兒子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

更讓眾人驚掉下巴的是,譚母竟然能慢慢的行走了。雖然還在兒子的攙扶下,這也是奇蹟中的奇蹟了。久久臥病在床的人,乍一走路,都會覺得雙腿綿軟無力,舉步維艱。

過了一會兒,譚母輕輕推開兒子,自己試著走了起來。那表情,不可言喻的驚喜,又是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老太太轉身對著清平就要跪拜,清平只一抬手,她便拜不下去了。

清平又將譚六子喚到近前,在他肩上拍了拍,說了幾句話。譚六子連連點頭,雙膝跪地,三拜九叩,然後扶起母親,滿面喜容的走了出來。

沒等他出門,外面的人已爭先恐後的擁將進來。

譚六子張開雙臂,將母親護在身後,又攔住眾人,大聲道:“大家不要擠,一個一個來!告訴你們,惹惱了神醫,都不給你們看病了。”

有的人聽他說的有理,便止步不前。大部分人都唯恐落於人後,還往裡闖。

譚六子登時變了臉色,厲聲道:“俺譚老六已拜神醫為師,便是正天門的弟子。再敢胡來,別怪我動粗不客氣了!”說著,便握緊了拳頭,看樣子隨時都要動武。

剛才清平在他肩上拍了幾掌,化去了他勞心勞力日久凝聚的鬱結,同時也在他體內留下了融合之術的印跡。譚六子本就血氣方剛,精力充沛,又多了融合之術的一點真元,激得他氣血蒸騰,渾身是勁,真恨不得跟誰大打一場,發洩一下過多的體力。

認得他的人都知他為人豪強,喜好習武,見他翻了麵皮,也都暗生懼意,怕他真個使出拳腳。挨頓打事小,神醫一氣之下,沒準就不給看病了,這可非同小可。

於是,在譚六子的指揮下,前來求醫的人們都遵守秩序,站好了排,一個個的進門求醫。

清平的行醫之術在尋常人看來,自是神奇無比,匪夷所思。可是對於清平來說,掌握了融合之術,一雙眼睛又開啟了特殊能力,化解人體疾病可說是舉手之勞。而且在化解病氣的同時,他的融合之術也在不斷的鍛鍊。

他想以醫道著手,重啟當年的正天門。

每個前來求醫者,經過他的融合之術調治,體內便都留下了融合之術的入門印跡。自此之後,這些人的體質已發生了徹底的改變,若非受到厲害的妖術邪法,幾乎便是百病不生了。

清平替人醫病,分文不取,因為金銀珠寶對他一點用處都沒有。從小到大他在飛雲山狐仙聚集之地,所謂的財帛動人意,對他沒有一絲一毫的慨念。他對求醫者只有一個要求,加入正天門。

這個要求對於平民百姓來說,根本不算什麼要求。而且有了這樣一個神醫做師尊,都覺得平添了一份保障。

由是,一傳十,十傳百,狐仙們只幫了清平一次,給身患絕症的鄉民託夢指點,便已給正天門開啟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