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循聲望去,卻見一個身影走了進來,他俊秀絕倫,飄逸出塵,仿若謫仙一般。
正是賈珏。
看到他,眾人神態各異,有的嘲諷,有的鄙夷,有的嫉妒,有的羨慕。
頂著眾人各色的目光,賈珏走進了場中,他來到剛才說話的人面前,扔出了一個荷包:
“一千兩,我買賈珏勝。”
眾人齊齊一驚,都用詫異的目光看著他,一千兩可不是小數目,尤其是,他還敢一注就押一千兩。
那人頓時就懵了,他原本只想取笑賈珏一番,順便討好一下阮清,哪裡是真的要坐莊了。
可現在賈珏卻真的出現了,而且還要下注,他哪裡敢接。
“這,這個,一千兩,實在是……”他支支吾吾的想要拒絕。
眾人見狀紛紛開口:
“別打退堂鼓啊!他想要給你白送銀子,你又為何不接?”
“就是,莫非你以為阮師兄會輸給他不成?”
“白送的銀子都不要,你還是個爺兒們嗎?”
……
在眾人的聲音中,那人面色滿是緊張:“你們說得輕巧,萬一,萬一他贏了,我可要賠十萬兩銀子啊!你們誰敢接便來接吧。”
賈珏的賠率是一賠百,要是他贏了,這一千兩轉瞬之間就變成了十萬兩。
十萬兩銀子是什麼概念?榮寧二府都是國公,將他們所有的俸祿,土地收租,人情孝敬等等的綁在一起,一年也不過這麼多總收入,甚至還不到。
這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不少人面面相覷,十萬兩的確太多了。
可就在此時,阮清卻是起身走到他身前,拿過那荷包,向賈珏淡淡開口:
“這局我接了,你若贏我,十萬兩銀子如數奉上。”
哄!
這話一出口,全場齊齊激動的高呼了起來。
阮清竟然接下了這個賭注!
“天吶,阮師兄竟然接了,那豈非說明,他必勝?”
“呵,要我說啊,你們也太膽小了,白送銀子的事,師兄自然不會拒絕。”
“嘿,你們可不懂了吧,阮師兄家中可是江南鉅富,他可不缺銀子,他接下這局,只是不想弱了氣勢罷了。”
“哈哈,我倒是想瞧瞧,賈珏輸了比試,又輸了銀子的模樣。”
“是極,是極,英雄所見略同。那場面想必極為精彩。”
……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賈珏淡淡笑了笑,朝他拱了拱手,真誠的道:
“如此,便多謝阮師兄高義了。”
阮清看了他一眼,淡然道:“少年得志,難免輕浮。賈師弟日後當謹言慎行,多讀書,少說話,莫要丟了我們國子監的體面。”
這話一出口,許多人都笑了起來,看著賈珏的眼神中滿是戲謔,阮清這是藉著這機會教訓他。
賈珏聞言並沒有動怒,只是淡淡的掃了他一眼:“明日還請師兄備好銀子。”
說完卻是轉身離去。
看著他的背影,眾人都露出了不屑的眼神。“大言不慚”、“狂妄”、“無知”、“可笑”之語不斷出現。
阮清的嘴角有噙著一絲輕蔑的笑意,對於準備銀一事,他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他可能輸嗎?
……
因為“十萬兩”賭局的主推,兩人這場比試以星火燎原之勢,點燃了整個國子監。
即便是最深居簡出,最“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蟲也被驚動了,整個國子監,上至祭酒司業,下至學生雜役,都 將目光聚焦到了這件事上。
在他們一致的期盼中,時間很快便來到了比試這天。
比試的現場選在了國子監最大廣場上。
廣場的中央放著兩套桌椅,桌上放著筆墨紙硯,這就是賈珏和阮清的考試之處。
而在桌椅的前方,卻是放著一排數張長案,這裡就是孫義,楚勳,劉洋以及那九位飽學之士的坐位。
賈珏與阮清,將在他們的眼前,眾目睽睽之下完成這次考試。
他們組成了今天這場比試的核心,而在核心之外,卻都是開放之地,國子監的學生們可以任意觀看兩人的比試。
當然,他們和賈珏阮清兩人隔開了一些距離,說的話基本干擾不到兩人。
上午,距離比試還有半個時辰之時,這廣場上就已經圍滿了人。
他們聚在一起,三三兩兩的討論著即將到來的比試,以及那十萬兩銀子的賭局。
當然,他們基本都是看好阮清的,畢竟他成名已久,在國子監屬於風雲人物,許多博士(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都認為,阮清的水平,當在二甲之列。
所謂二甲,指的是二甲進士。
殿試之後,會對考生做最後的排名,分為一甲,二甲,三甲三個檔次。
一甲就是隻有三人,便是通常所說的:狀元,榜眼,探花。隨後便是二甲、三甲進士了。
二甲進士,已經算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榮譽了。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時間很快來到了辰時。
孫義,楚勳,劉洋並著九名國子監大儒進入了廣場中。
“拜見諸位老師!”整個廣場上的學生齊齊躬身行禮,語氣誠摯。
尊師重道,這是這個時代的美德。
孫義等人剛來到座位上坐下,有一人也緊隨其後,來到了會場之中,正是阮清。
而最後才來的,卻是賈珏。
看到賈珏那飄逸出塵的模樣,眾人的目光中夾雜著各種情緒,羨慕,嫉妒,驚訝,當然,最多的還是嘲笑與不屑。
當阮清和孫義都來到了座位上之後,孫義站起身來,向眾人說了話。
意思大概就是阮清和賈珏都是難得的人才,他們因故未能參加鄉試的資格考試,所以需要進行錄遺,可錄遺名額有限,只能先考過一次,確定參與錄遺的人員。
希望阮清和賈珏兩人,能發揚公正公平的作風,考出風格,考出態度。
場面話說完,孫義向兩人分發了試卷。
而同時的,廣場的另一端,也向圍觀的眾人公佈了考題。
一眾學生們連忙圍攏了上去,觀看著考題。
可真當他們看到考題的時候,卻是齊齊睜大了眼睛,滿臉的懵逼:
這考題上的字兒他們每一個都認識,可為何當它們排列在一起,組成了考題之後,他們卻竟然都不認識了?
這真是考題而不是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