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章 養蜂人

“河東裴氏,也是郡望,千年傳承,裴世矩歷經北齊,北周,前隋,尤其是前朝,深受文帝和楊廣重視,受封聞喜縣公;如今裴寂身居右相,比起五姓七望,他們只是缺少名聲而已,所以才會如此針對不正經的。”盧仁朂講解道。

文林明白了,這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打壓鄭家的名聲,偏偏鄭家作為太子妃的孃家,在外面不適宜太出風頭,所以鄭經只能忍氣吞聲。

“鄭兄不用生氣,將來的事情誰也能說得好呢?裴家身居高位,未嘗不是走在懸崖之上。”文林寬慰道。他當然知道以後是李世民上位,世家都是被打壓的物件。

不過在鄭經看來,文林卻在提醒他,等太子繼位,作為太子妃的孃家,身份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也能有更多操作空間,用來增加家族實力。

“多謝文兄弟開解,我明白的。”鄭經點點頭說道。

“文兄弟不用擔心,世家爭鬥,從來不在一朝一夕。”盧仁朂笑嘻嘻的說道。

“長安太複雜了,我還是回我的大山,裡面沒有那麼多勾心鬥角。”文林搖搖頭說道。

“那些都是朝廷的老狐狸在操心,不會牽連到我們。”鄭經說道。

“世家爭鬥,在於名聲,在於官職,針對都是一些要職,我們這些閒人,反而是最安全的。”盧仁朂接著說道。

“無所謂,這些都和我無關,以後我又不來長安城。”文林淡淡的說道。

“走,走!不說這些糟心的事情,我們去吃飯!飄香樓的魚膾可是很出名的。”盧仁朂催促道。

盧仁朂說起魚,這讓文林心裡一動,山裡那些小溪,可是天然的養魚之地,只需要把下游用柵欄擋住就行了。

當然,考慮到每年夏天會有洪水,這個柵欄一定要做高一些。

文林把這件事記在心裡,回頭再去實地考察。

所謂的魚膾,就是生魚片,一片片的魚肉,切得薄如蟬翼。

“這是渭水重唇魚,味道相當不錯,可惜沒有冰塊,要是用冰鎮一下,味道更佳。”盧仁朂感嘆道。

“文兄弟你怎麼不吃?”鄭經好奇的問道。

“我吃不慣生的。”文林搖搖頭說道。

他當然不是吃不慣生的,只是如今的醫療條件這麼差,吃生的感染寄生蟲怎麼辦?

“那真是有些遺憾,這魚只有吃魚膾最為鮮嫩。”盧仁朂感嘆道。

“沒關係!這些菜也不錯。”文林指指羊肉說道。

這是燉的羊肉,味道只能說還行,不過蘸料不錯。

如今最常見的蘸料是醬,黃豆醬,很多人都是拿著當菜吃,不過平時他們吃的是素醬,這酒樓在裡面加了肉沫和香料,吃著別有一番滋味,有些像油過的豆瓣,不過更香一些,想來應該是酒樓的秘方。

這頓飯到是沒有發生意外,吃過飯就回家,文林還幫喬剛打包了一份。

長安雖然繁華,文林卻沒有久留,第二天就和喬剛回了清風鎮,和喬玉娘母女交待了一下,然後就會山裡。

文林去長安,其實只是想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畢竟那是長安啊!最繁華的地方,天下第一大城,想來任何一個穿越者,都想親眼看一下。

長安的水太深了,自己這小胳膊小腿的,陷進去連浪花都不能激起,還是在山裡苟著,有自保能力之後,再去享福也不遲。

村裡如今正是發展的時候,共同努力,和其他人感情才更親近。

人口增加,新的定居點選擇山下,主要是山下平地更寬,以前先輩選擇半山,主要是方便種地。

回村第一件事,文林就去檢視溪水,山裡的溪水很小,主要是山上的泉水匯聚起來的,不過每當下雨的時候,山上的水匯聚起來就很大,長年累月的沖刷,形成了一條很深的河溝。

養魚是沒有問題,選擇一段平緩的地方,把下游堵起來就行。

當然,不能堵死了,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木材做成柵欄,然後加上竹蓆,可以讓水流出去,又不會讓魚跑掉。

至於魚苗也好辦,溪水裡有魚,抓起來養到一起,過兩年就多了。

如果單純養魚,這樣大動干戈沒有必要,畢竟魚苗想要弄得足夠,並不容易,不過定居點搬到山下,在上游弄個大一點的水壩,可以方便灌溉。

山裡的溪水在山溝裡面,想要挑水和抽水都非常困難,上游把水堵起來,從地面引流,就能澆灌很多地方。

山裡最缺的就是土地,最不缺的也是土地,缺少的是良田,不缺的是空地。

如今有了牲口,開墾出區區八百人的良田,還是非常輕鬆的。

人多力量大,增加了好幾百人,半山村和附近的兩座山頭,樹木被砍伐一空,如今看上去空曠了許多。

文林並不擔心,破壞生態,影響村子的生活環境,因為他們種下了很多幹果種子,如今已經發芽,明年就可以移栽。

銀杏,板栗,核桃,榛子,還有松果,除此之外,文林還從外面找來葡萄苗,如今叫阿月渾子的向日葵。

新鮮水果也沒有放過,桃李杏梨,柿子,棗子,橘子,只要有的,通通種下。

“村長!村長!我發現了一窩蜂,能不能養起來?”一箇中年人,找到文林,有些興奮的問道。

“老江,你還懂養蜂?”文林驚訝的問道,這個個子不高的中年人,是山匪那邊搬遷過來的人,家裡就他和一個小女兒。

“嘿嘿!不滿村長,我爺爺就會養蜂,不過你也知道,以前山匪根本不讓我們外出,也就找不到蜜蜂,所以別人都不知道,我家懂得養蜂。”江安咧嘴笑著解釋道。

“這是好事啊!你去弄就是了,需要啥讓人給你做,不過為了安全,你可能得住遠一點。”文林點點頭說道。

“沒問題!不過還請村長給我另外建一處房子。”江安答應道,對於文林他是很感激的,眼看著女兒越來越大,他擔心某一天就被山匪禍禍了,文林他們的出現,就像一道曙光,給了他希望,所以當時他第一個同意搬遷。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