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玦就那麼靜靜地站在屏風後面,方才太后與晏昭容說的話,他都一字未漏地聽下去了。
見著太后此刻錯愕的臉龐,他腳步微頓,竟一時間覺得抬腳是個很困難的舉動,似有千斤重。
晏昭容默默起身,便朝太后和榮玦福了福身子,“太后,陛下,臣妾暫退片刻,借太后的小佛堂一用。”
說完也沒等他們二人的准許,便自顧自地退了下去。
房間裡面一時安安靜靜的,誰也沒有先開口說話。
【奶奶,您剛剛不是還問孃親,是不是應該把這件事跟爹爹說麼?】
【這不就說明了奶奶其實也想和爹爹相認?怎麼現在爹爹到了跟前,反而說不出話來了?】
太后垂下了眸子,她從那穩婆口中得知了真相,很是震驚,但是眼下除了她,再也不能找到其他人能替當年的事情佐證了。
而且小糰子說的話向來不會有假,自己是皇帝的親生母親這件事,其實自小糰子第一次與自己說了以後,就在自己的心裡紮了根。
一發不可收拾。
這些天來,她無數次地想起皇帝這些年來的變化,又查了許多往事,發現他這些年來過得並不好,反而還備受苦楚和煎熬。
越是往下深入瞭解,她的心就越痛!
這些年來,自己的皇兒在這皇宮中苦苦掙扎的時候,她又在幹什麼?
她在替自己那個還未出生就死去的“兒子”超度,沒日沒夜地替他抄佛經。
她在替姜家做事,一次又一次地與自己的親生兒子作對,導致母子之間生了嫌隙。
她還用自己來威脅他,明知他不樂意,明知他有自己的想法,卻依然逼迫他立姜雨寧為皇后!
這樣的自己,憑何當他的母親?她全然想不到一點他能原諒自己的理由……
【還有爹爹也是,明明心中就是在乎太后的,這些年來你們爭鋒相對,都是著了那姜湧的道,只要你們其中一個主動一點,這件事明明就可以挽回呀!】
【都是一個驢脾氣!這還不能說明爹爹是奶奶是親生的嗎!】
榮玦抬起眸子,看了眼太后那張日漸消瘦的臉。
明明上一次自己來見她,還沒有這麼消瘦,聽曹公公說,是自從知道了真相之後,就把自己關進了佛堂,直到前日才出來。
也不知她是想通了還是沒想通。
眼下他是準備要對姜家出手的,太后如小糰子所說,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但她同時也是姜家的人。
這些年來,太后一直替姜家做事,對姜家的感情之深,可以讓她拿自己的命作為脅迫……若是她知道自己即將對姜家滿門下手,又是否會認自己?
晏詞嘀哩咕嚕在心底暗暗吐槽著兩人,看著這二人之間誰也不願意先踏出這一步破冰,一下子就急了。
【你們兩個大人怎麼一回事,在我這個小孩面前沉默,這冬天的蚊子都比你倆會說話!】
【爹爹!你快告訴奶奶,那個穩婆就是你抓回來的呀!還有把你這些天查到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訴奶奶呀!】
【兩個人好好說出自己的心聲,總比到死都無法化干戈為玉帛懷著遺憾死去好吧!】
說到這裡,晏詞頓了頓,一雙小手隔著空氣捏了捏兩人的頭。
她的目光落在自己的指縫間,兩人隔著的距離不過就是大拇指和食指那麼短短一寸的距離,為何有些事情就不能開門見山的說出口?
再說了,這兩人又不是心中全然沒有彼此,為什麼非要把事情辦的如此糟糕?
不知為何,晏詞心中突然一震,自己為什麼會如此期待兩人和好?
凡人之命,於她這種修行之人來說,不過彈指一瞬間,上一世那二十年的芳華,她救了無數人,也把無數人繩之以法,但對身邊的人,她卻沒有半分觸動。
來到這裡以後,反正自己只是個娃娃,有時候命中註定的事情,光靠她一個人,是沒有辦法逆轉天命的。
只要歷完這劫,讓所有該發生的事情應驗,她就可以直接位列仙班了。所以她一開始看向他們這些故事裡的人時,都是以局外人的角度去看,有時甚至帶著看熱鬧的心態
可是,是從什麼時候起,自己竟然會為這劫難當中的人,感到焦急和心疼?
甚至還數次想插手,去擾亂他們本該有的劫難。
雖然打從一開始,自己過來後,所經歷的一切就與劫難所需要經歷的一切不同,但她知道,這些人無論做出何種努力,最後還是會按照命劫裡最後的死法死去……
自己這到底是怎麼了?
在晏詞懷疑自己之時,榮玦把與她太后對視的目光收了回來,緩緩從偏門走到了太后身前坐下。
沉默繼續,才吐出一句:
“母后……近來身子,可還安好?”
晏詞聽到這話,也顧不得再想些什麼有的沒的,差點倒頭暈過去。
【這還,還真是爹爹的行事風格……】
【你們倆能不能長點嘴!!!看得我想給你倆安個讀心術,直接瞬間知道彼此內心到底在想什麼!】
讀心術?
太后心中一愣,這東西難道就是自己可以聽到小詞兒心裡在想什麼的原因?
讀心,讀心,倒是貼切。
榮玦早已經習慣了晏詞這不著調的心裡話,但看著太后沒回答自己,反而在怔愣,便抿著唇垂下了眸子。
母后不肯認他?
哪知他剛收回目光,便等來了太后開口:
“哀家近來身子不好,皇帝不是都知道麼?不然也不會讓曹公公時不時來問哀家身邊的嬤嬤。”
被她如此直白地揭開了自己自以為做的隱秘的事情,榮玦也沒顯得太過吃驚,只是點了點頭。
“前些日子,朕得道一大師指點,得知了一樁舊事,母后可想聽聽?”
聽到這話,太后鬱結在心頭的問題瞬間就明瞭了,她說陛下怎麼會突然查起當年的往事,原來是道一大師……
她從臥榻上起身,端正地坐了起來,“哀家知道你要說什麼,哀家這幾日查起那樁舊事,就有人把當年的穩婆送到哀家手上,皇帝,你比哀家先知道此事。
“你,是哀家親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