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章 臣有異議

底下的大臣們看到陛下的目光十分嚴肅,一時之間不由得有些心慌。

這都快結束了,才說忘了要宣佈的事情,以陛下的性子,哪能啊?

剛開始的殺雞儆猴,怕不是隻是陛下的策略吧?

想到這裡,這些大臣心裡更是一驚,眼看著陛下直直盯著晏家那四位小將軍,十分惶恐,臉色也有些差。

難道陛下今日要在眾人面前當眾宣佈給四位小將軍的賞賜嗎?

從這幾人回朝到現在,已經過了差不多半個月,莫不是就是看在今日姜大人不在的份上,陛下才宣佈的?

這些朝堂上的老陳個個都是心思深沉活絡之人,怎會不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

為人臣子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知道如何揣摩聖意,若是揣摩得不對,那不好意思,很有可能這輩子就不能在朝堂上有什麼大出息了。

眼下姜大人並不在這大殿之上,他們就算對陛下給晏家的賞賜有什麼異議也無法直言,畢竟先前戶部侍郎的二十大板還歷歷在目。

不過眼下太后也在此,想來問題應該不大,太后說到底,畢竟是姜家人,不會為了陛下一己之私而忘本。

況且這麼多年來,太后和陛下積怨已久,想來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開的。

想到這裡這些大臣們懸著的心微微放下了一些。

榮玦見到底下沒有人說話,邊繼續開口道:

“晏家四位小將軍,請上前來。”

【怎麼了怎麼了這是要給四個舅舅升官加爵了?】

【但是眼下這朝堂之上,還是姜家的一言堂,我感覺這事情不會那麼順利……】

【說起來姜家這個老傢伙最近好像跟慶國走的挺近的,但我卻算不出什麼,這人肯定憋著什麼壞呢,爹爹還是得小心一點呀,不然一不小心就被人家……】

說到這裡晏詞停住了,沒有再想下去,把榮玦和太后急的暗暗咬牙。

這小詞兒怎麼就不說下去了?

急得他/她心裡直癢癢!!

雖然心裡如此想,但面上卻讓人看不出什麼。

底下四位將軍已經走了出來,站在大殿之上朝榮玦拱了拱手,卻站在原地什麼也沒說。

“宣聖旨。”

曹公公從自己身後的小太監手裡拿過了聖旨,輕輕抖開來:

“晏家晏承,晏平,晏盛,晏世,接旨——”

晏詞聽完這四個舅舅的名字,從前自己只在心裡把他們分為了大舅舅,二三四舅舅,四位舅舅。

如今卻是第一次聽到他們的名字連在一起,連起來是承平盛世……

這四個字的分量,和如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倒是十分匹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晏家四位將軍,平定邊境之亂,揚我大盛國威,定下百年太平,茲賜晏承為鎮北候爵,官階立於百官之外,賞黃金千兩,賜鎮北候府,允佩劍上殿!”

“晏平,晏盛,晏世三人,封為昭勇、昭毅,昭武將軍,官階正二品,賜黃金五百兩,良田百畝,府宅若干,坐鎮盛國三處邊防,鎮守三方,護我大盛!”

“欽此——”

【好傢伙!我有點知道爹爹是什麼打算了!】

【前幾日爹爹瞞著所有人半夜宣外祖父進宮徹夜長談,只怕談的就是這件事!】

聽完這段話,在場所有人無不震驚!

陛下竟然直接封了晏家長子為鎮北侯?!

爵位鎮北侯,雖說是位於百官之外!但誰人不知封侯向來是超品的存在!從古至今唯有皇親國戚立了重大功績的人才可封為侯爺,陛下怎麼能立一個外姓為侯!

而且此刻晏家握著兵權,家中父親是正三品戶部尚書,若是這聖旨一賜下,晏家出個鎮北侯,家中共有五位在朝為官!而且都是官階三品以上!

最小的那位女兒還是宮中的妃嬪,前幾日剛才冊封為昭容,小的又是陛下繼位以來第一位小公主,被封為了瑞安郡公主!

陛下這到底是要做什麼!

怎麼如此放任晏家獨大??

想到這裡,有一大臣當即匍匐在地,“不可啊陛下!請陛下三思!!”

那些想來跟姜家一夥的臣子如今群龍無首,姜大人不在宮中,如今趕來怕是來不及了,有一就有二,一下接連好幾個人跪了下去,就連手中剛斟滿還未來得及喝的酒,都瞬間灑落了一地。

“求陛下三思!!”

就連四個將軍跪在殿上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陛下這是鬧的哪一齣?

但晏承剛要說話,便被自己爹爹的一個眼神給制止了,是以幾人久久未敢接旨。

榮玦看著底下這一個個跪下的身影,起身便讓人把臣女命婦們請了出去。

一時間大殿之下,只剩下了臣子和慶國五皇子,太后,皇后和晏昭容。

“三思?你們覺得晏家配不上這功績?還是說,你們覺得自己去邊境打仗也可以促成兩國談成百年交好的契約?亦或是,你們覺得朕此舉會造成晏家獨大,損害了某人的利益?”

這三句連問,把這底下的大臣們嚇得一驚。

從前陛下對他們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些日子不知為何,一會是冊封昭容,一會是冊封鎮北侯跟三大將軍。

特別是最後一句話,眼下看來陛下心裡只怕是門兒清,這是要把姜家針對晏家之舉抬到明面上來?

姜大人不在,陛下這旨意下的,恐怕正是趁此機會,想要清理一番朝中勢力。

他們若是此刻在開口,恐怕就會如那戶部侍郎般……

不,只怕是會比戶部侍郎更慘。

剛才還在求情的這些官員們立刻不敢再說話只互相面面相覷著,抓耳撓腮的想著辦法。

此時姜大人不在,他們群龍無首,陛下這三句話,把他們所有的話全部都給堵住了。

可是封晏家長子為鎮北侯,這官職可比他父親的官職還要高了三階,這……

“可還有人有異議?”

榮玦看著底下這群酒囊飯袋,眉眼微低,這群人正事不見他們做幾件,每日就知道盯著別人瞎霍霍。

見底下的人未曾說話,都左顧右盼不知道在說什麼,榮玦當即便要開口讓幾位將軍接旨,卻在這時,

“回稟陛下,臣有異議。”

襄禮從自己的坐席間站了出來,微微朝陛下頓首。

榮玦見是他,目光微凝,“中書令有何異議?直說便是。”

襄禮拱了拱手,方才他身後的官員都跪下求陛下三思,只有他身體站得筆直。

那些官員們也很是疑惑,他竟然會在此刻站出來,這中書令向來是三不沾,最為公正嚴明,陛下才把這職位交給了他坐。

如今他女兒是皇后,他又向來只聽從陛下的命令,按照規章法度做事,怎麼如今竟然也會替他們說話?

所有的官員們都用一種救贖的目光看著中書令,不得不欽佩他是條漢子。

方才陛下殺雞儆猴,他竟然還敢直言相諫,莫不是也覺得陛下此番封賞過於誇張?

又或是,向來正直嚴明的中書令,如今也怕晏家一家獨大,擔心這權勢之爭,要淌這趟渾水分一杯羹了?

底下的人面色各異,心裡的小九九也是五花八門。

便聽襄禮說道:

“臣覺得,陛下此番賞賜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