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裡面的聲音迅速安靜了下來。
晏昭容抱著孩子從殿外緩緩進入,坐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上。
從她入殿開始,到坐到自己的位置之上這一段距離,就聽到旁邊議論聲不斷。
“這誰人不知,今日雖說是中秋節,實際上是這小公主的滿月禮,我甚至都覺得這郡公主封得實在是不妥!陛下怎麼能如此壞了規矩!”
“就是!太沒有規矩了!無規矩不成方圓,這日後還如何服眾?”
“你說說,這剛出生的孩子就賜為郡公主!以後還怎麼得了?那可是足足八百戶啊,瑞安郡每年稅收都要遠遠高於其他的郡縣!這封賞實在是……”
“我國有曆法,封王者萬戶,實封一千戶,郡王五千戶,實封才五百戶!你說說這如此小的公主,這可是足足八百戶!”
“陛下也太胡來了!”
……
晏昭容把這些議論的聲音紛紛聽在了耳裡,卻並沒有理會。
這些人見到自己不行禮倒是情有可原,可見公主也並未行禮,呵,眼下是見著陛下沒有來,他們才敢如此說道,要是陛下來了,看他們還敢不敢多說一句?
一群欺軟怕硬的,自己與他們有何可說的。
她抱著晏詞看了看自己面前的食物,方才進來她便發現鏡華殿內每張桌案上面都擺了各色各樣的糕點,精緻華美,瓊漿玉液,就連餐盤和盛酒用的器皿都俱是珍品。
雖然過於奢靡,但今日是自己女兒的滿月宴,她便也未說什麼,驚奇的是,太后竟真的按皇后擬的那份文書佈置了。
晏詞看著這一室烏合之眾,默默地翻了個白眼。
怎麼,她是爹爹唯一一個女兒,她不配,這底下的人還能有哪一個能配得上?
用先人的一句古話來說就是:你行你上,別bb。
看不過眼就讓自己女兒也跟爹爹生一個出來唄?
其實按照盛國律來說,後宮妃子是不能見前朝臣子的,只是爹爹卻給孃親開了特例,允許她帶著自己入殿,與太后、皇后一起參宴。
如今臣子命婦,還有貴女們同坐一室,雖然是男女分開而坐,但到底也顯得十分熱鬧。
聽爹爹說,這場面還是從民間學習來的。
倒不像是普通宴請,而更像是國宴。
“陛下駕到——”
這聲高呼,打斷了所有人的竊竊私語。
榮玦從後方緩緩而出,大殿之上的人紛紛朝他齊首叩拜,高呼“參見陛下,陛下萬福金安。”
“起,今日中秋宴,閤家團圓之日,希望眾卿家吃好喝好,日後繼續為國效力,祝盛國國泰民安,海清河晏!”
這宴會是榮玦登基以後才欽定的,這中秋宴盛大,皇室每年都要舉辦這麼一場,以讓家庭團圓和睦,到現在已經滿打滿算有四年的時光。
“是!祝盛國國泰民安!海清河晏!”
所有人回了榮玦這句話後,便準備要入座,可屁股還沒捱到凳子,就聽榮玦又說了一句:
“聽說剛才朕還沒來的時候,有人提出對小公主的封賞有意見?”
這話一出,剛才說話的那幾個大臣們,嚇得冷汗直流。
不會是剛才自己說的渾話都被人稟報給了陛下吧?
這陛下的手段向來狠厲,行事作風也是心狠手辣,就算給他們十萬個膽子,他們也不敢當著陛下的面說這話,也只敢在背後說說啊!
幾個大臣彼此對視了一眼,便默默地垂下了眸子,低下了頭,心裡默默唸著陛下看不到他們。
下一刻,榮玦的目光就在他們身上一一劃過,冷哼了一聲。
“如今怎麼沒人說話了?方才議論的不是挺正義凜然的嗎?說朕沒有規矩?怎麼?幾位愛卿若是想要在中秋宴上勸誡朕一番,何必在朕身後說,不如把話擺到明面上來,讓所有大臣們和臣女還有後宮妃嬪都聽一聽,朕也可以此來勸誡自己一番,豈不妙哉?”
聽到這話,那幾個大臣不由得汗流浹背,平時陛下也沒見如此斤斤計較呀,他向來可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怎麼如今碰到小公主的事情,就非要在所有人面前把這件事抖出來。
但這些大臣們都知道榮玦的脾性,此事總是要有人站出來平息陛下的怒火,否則這事就永遠翻不了篇了。
是矣,其中幾個大臣們顫顫巍巍地從座位上站起來,朝榮玦作揖,“老臣該死,請陛下責罰。”
榮玦看著這幾個人,眸光泛冷,這幾個都是平時喜歡在背後嚼舌根的,自己平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由他們去說了。
可是如今他們竟然敢把自己下過的旨意,堂而皇之在大殿之上拿出來議論。
特別是還是拿自己給小糰子的封賞做文章,如果旁的也就算了,可偏偏就這事,他忍不了。
如今,晏家在朝堂之上也是總被擠兌,還時不時會有人彈劾。晏昭容和小糰子在後宮之中也無所依靠,只能靠著自己。
若是自己都護不了他們,護不了自己的家人,那還談何當一個好父親,更談何當一個好皇帝?
這些人真是愈發放肆了!
榮玦眯著眼睛看著這幾個重臣,語氣十分冷傲:
“的確該罰!你們自己好好想想該如何罰?!”
這些人向來在朝堂上叱吒風雲慣了,平時做的事情也就是給陛下提提建議,出謀劃策,就算說錯了,陛下也不會懲罰,頂多是責罵兩句。
哪知今日他們不過隨口一說,假意道個歉,陛下竟當真要當著眾人的面懲罰他們?
其中一個老臣抬手擦了擦自己額角的汗,原本低著的身子壓的更低了些:
“微臣等方才對小公主出言不遜,著實該罰!陛下要打要罰,老臣心服口服!”
其他幾個大臣都十分詫異地盯著他,眼裡露出驚恐之色。
該死的,他是不是瘋了?竟然真的想讓陛下當著這麼多家裡人的面懲罰他們?
但下一瞬,他們便鬆了一口氣。
“只是眾人皆知,盛國國法不容置疑,陛下如今力排眾議,非要給剛出生的小公主封賞八百戶食邑,這實在是與禮不合!今日陛下要如何責罰臣等,臣都無話可說,只是對於這件事情,老臣當著大家的面也要說個清楚明白,還請陛下三思啊!”
榮玦看著底下的這個臣子,嘴角扯出了一抹笑意,他倒是忘了這戶部尚書革了職,如今這位置空了出來,有人是等不及了啊。
正想說什麼,外頭便有人怒斥了句:
“好一個戶部侍郎高啟!今日真是讓哀家開了眼了!這一步以退為進,玩的妙啊!”
人還未到,聲音便先到了。
大殿門口的太監立刻反應了過來,連忙高呼:
“太后駕到——”
沒過一瞬,又有人喊到:
“兵部尚書,晏家四將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