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2章 海里撈

“公司的日常經營和決策你們參與嗎?畢竟我們人多,如果大家意見不一致,總要有個章程。”李凱笑著問道。

“我不參與,我什麼都不懂。”林一蓮先說道。

她知道李凱的意思,合夥做生意最大的問題就是股東或者創始人意見不統一,造成內耗。

“我也不參與,等著分紅就行了。”馬璐瑤說道。

她是純粹湊熱鬧,覺得比較好玩兒,掙了賠了都無所謂,再加上她確實也不懂具體的經營。

“我也不參與。”張雪友笑著說道。

他在港城也有副業,跟朋友合夥開了甜品店,生意還行,每年也能分點零花錢。不過,經營上他沒管過,他的重心還是在唱歌和拍戲上面。畢竟跟副業相比,他的主業賺的已經夠多了,花不完。

“我也不參與,商業經營我也不懂。”華新峰笑著說道。

“我也不參與,等著分紅,到時候養老。”梅笑雪說道。

“我想參與。”沈冰怯生生的說道。

大家的目光都看向沈冰,這個被粉絲和媒體稱為“情歌天后”的漂亮女人,從未聽過有什麼商業投資,怎麼想著參與火鍋店運營了。

見大家都在看她,她笑著說道:“我不懂商業運營,但是我非常喜歡吃火鍋,可以說走到哪就吃到哪。我想作為監督員,巡視門店的服務、食材、上座率等等,然後提出自己的意見。”沈冰想了想說道。

“給你點個贊,那你這份工作要薪水嗎?”李凱開個玩笑說道。

“不要不要,給我免單就行。”沈冰趕緊搖搖頭說道。

“一開始門店少還行,後面門店會越來越多,會佔用你大量的時間,你主業那邊?”梅笑雪關心的問道。

倆人是隸屬一個公司的,雖然她們不用每天打卡,朝九晚五。可是作為天后,通告多著呢,根本騰不出大量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

“在娛樂圈打拼十多年了,事業心已經沒有那麼強了,後面我會逐漸減少通告,每年開幾場演唱會,發兩首新歌就行了。不用擔心,也不是一下就會忙起來,門店想要多起來,最起碼得幾年以後了。”沈冰笑著說道。

“行吧,你自己想清楚就行。”梅笑雪說道。

“有沒有這個事兒我都會這樣做的,只是火鍋這個事兒恰逢其會罷了。”沈冰笑著說道。

“我參與。”郭福誠笑著說道。

他是真的想要搞商業,之前是沒有好的專案,把錢都投資房地產了,現在好不容易有個不錯的專案,他早就想大顯身手了。

“那你是想全職搞嗎?”李凱問道。

“對,我想把這個當做後面幾十年的事業來做,我是認真的。當然了,我沒有相關的這方面的經驗,可以聘請職業經理人,我先跟著學習。”郭福誠補充道。

“好,怡菲不參與經營,她沒這個精力,也沒有這個天賦。”李凱笑著指了指張怡菲說道。

“你得參與啊,李凱。這個事情是你起的頭,如果你不參與的話,我們心裡可是沒底啊。”郭福誠趕緊說道,生怕李凱撒手不管了。

“對呀,你可不能不管啊。”沈冰也趕緊說道。

她也是想要把這個當做以後的事業來做的,算是為以後的轉型提前做準備吧。

“我負責提供商業創意吧,規劃公司發展的路線,具體執行我就不參與了,沒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可以吧?”李凱苦笑著說道。

他確實沒有那個時間和精力,本身就是個宅男,馬上二胎都該出生了,到時候小說還能不能正常更新都不確定呢,就更沒有時間去管其他的事情了。

“這就行,你的商業頭腦可都是寫進了a教材裡了,提供創意和規劃就足夠了,這才是最重要的。”郭福誠笑著說道,心裡鬆了一口氣。

“好,我們是十一個人,大家的股份是平均分配還是說誰想要多佔點兒?”李凱笑著問道。

“平均分配吧,這樣省事兒。”溝通了一番以後,大家一致同意平均分配。

畢竟一個火鍋店而已,這麼多天王天后加盟,有種池淺王八多的感覺。

“好,那我和怡菲我們倆人合計持有百分之十,你們九位每人持有百分之十,這樣好算,省得還得算小數點。”李凱笑著說道。

“也行,反正你們夫妻本就是一體的。”林一蓮說道。

“那火鍋店的名稱叫什麼?”沈冰問道。

“大家都說說,挑個好名字。”

“好好吃火鍋店。”

“還想來火鍋店。”

“一家人火鍋店。”

“……”

“李凱,是你提的創意,你起個名字吧。”郭福誠說道。

“海里撈,你們覺得怎麼樣?”李凱想了想,還是把這個名字說出來了。

“海里撈不錯,火鍋就是從湯裡撈東西吃的嘛,大海無邊無際,意思我們火鍋裡可以涮的食材多種多樣,而且名字聽著就新潮大氣。”沈冰由衷的稱讚道。

“好聽,就叫這個吧。”

“好聽。”

“不錯。”

“好,那名字就叫海里撈,註冊資本一億元,大家按照股份比例出資,註冊地址你們看定在哪裡?”李凱說道。

“滬市吧。”

“滬市。”

“好,那就定在滬市,第一家門店可以進行先期選址了,門店面積在八百到一千兩百平方之間。工商手續我讓人去負責辦理,包括公司章程等等。

然後最重要的就是火鍋底料了,川蜀那邊是火鍋的發源地,也是火鍋文化最為盛行的地區。火鍋底料可以從那邊進行篩選,然後調配出我們自己的底料。比如番茄火鍋,麻辣火鍋,三鮮火鍋,菌湯火鍋,真香鍋等等。

每一種口味的選擇都要邀請足夠數量的路人進行試吃,讓路人們評價口味好不好,如何改進。不要怕麻煩,也不要怕花錢,這一步很關鍵。”李凱笑著說道。

他每說一條,大家都點點頭,說的太對了,而且還是他們想不到或者說沒覺得很重要的地方。

看來,李凱的眼光和商業頭腦確實不一般,這些看似花裡胡哨的地方對於火鍋店的生存發展和壯大來說,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