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章 燕京過春節

伴隨著一場鵝毛大雪,時間告別了1991年,進入了在華夏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1992年。

“春天的故~事,春天的......”

吹著歡快的曲調,禹天心情十分愉悅,剛才老媽來電話,今年全家都來燕京過春節。

他又一年沒回過家了。

夏天參加東京世界田徑競標賽,暑假泡湯了;

今年寒假期間還要參加冬訓,備戰明年夏天的巴塞羅那奧運會,春節就放一週假;

禹國強在家裡商量,老兒子時間緊張,辦的都是正事,索性咱全家遷就他。

......

正忙著籌備影視工作室的謝冰,聽到這個訊息,趕忙放下工作,把四合院裡裡外外收拾一遍;出門大采購,鋪的、蓋的、吃的、穿的、過年用的,準備給大人小孩的禮物,前前後後買了一大堆。

這段時間,謝冰有些患得患失;

和禹天在一起後,謝冰一直沉浸在幸福和甜蜜之中,溫馨幸福的家庭更加幸福美滿了;學業順心如意,早早規劃好了發展道路,未來事業可期;愛情生活更是甜美如蜜,暢美之處難以言表.....

對謝冰來說,禹天就像一座堅韌巍峨的高山,給她無微不至的溫暖和關懷,讓她感到無比的安全;

禹天又像一座永遠挖掘不完的寶藏,不斷給她帶來驚喜;

在謝冰編織的無數種未來裡,每一種都充滿著幸福和快樂......

最近因為準備畢業作品、籌備影視工作室,往校外跑的時間比以前多了,接觸的人也比較多,比較雜,十個人裡有九個都主動跟她聊關於禹天的話題,流露出的情緒什麼樣的都有,讓她感到幸福和自豪的同時,心裡也響起了警鐘;

她很清楚,外界對禹天的瞭解,僅僅是冰山上的一角,禹天還很年輕,大學還沒有畢業,沒有完全進入社會,心中的宏偉藍圖還沒有真正鋪開......

如果有一天禹天展翅高飛,龍游九天,她深信一定會有這一天!到那時,自已會面對什麼?自已該怎麼做才能......

不敢想如果有一天失去禹天......

謝冰心中滋生一絲危機感;

......

晚上,臥室。

謝冰像一隻貓蜷縮在禹天懷裡,安靜、乖巧;

禹天看樂了,“我說你瞎緊張什麼?我爸媽和家裡人都是超和善那種,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講究。”

謝冰悠悠道:“都說見面的第一印象最重要,我這不是想給他們留個好印象嗎?”

“咦?這可不像是你哈!你平常的自信和大氣都跑哪去了?我覺得你應該這麼想:我這麼好的兒媳婦,你們打著燈籠都難找,趕緊認下,否則過了這村兒可沒這店了,呵呵。”

謝冰往後拱了拱身子,“還說風涼話,哼。”

禹天無奈,“安啦,我跟你打包票,我家人一定、肯定喜歡你!至少不會反對我們交往,還有啊,你這小貓咪樣不應該擺給我看,應該攢著給我媽看,哈哈。”

“呸,你才小貓咪呢。”謝冰回頭甩給禹天一個可愛的小媚眼;

“對了,小天,有個事兒問你,今天......”

今天下午有個熟人找到謝冰,想透過她向禹天約一首歌,上春晚演唱的歌。

對方是國內正當紅的一名實力派女歌手,今年要上春晚,誰知事到臨頭準備的歌出了岔子,這心急上火的,身邊有人提醒她,“你不是認識謝冰嗎?看能不能找禹天試試,沒準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一聽是這事兒,謝冰肯定不會當場應承,只說幫忙問問;

“春晚歌曲?”

人家都找到謝冰這了,看來這個忙還是要幫的;

在腦子裡過了一遍這位女歌手的形象、演唱風格,自言自語道:“她好像已經結婚、有孩子了哈。”

不等謝冰回答,一拍巴掌,說:“有了,你等一下。”

禹天跳下床轉去書房,回來時手裡捧著一個黑皮筆記本,邊翻邊說,“這首歌原想給周宇留著,不過算了,先給她應急吧,春晚唱這歌很應景,也更適合她。”

把開啟的筆記本遞給翹首以待的謝冰。

謝冰定睛看去,歌名《常回家看看》,下面是歌曲的詞譜。

禹天跳上床,摟著謝冰,就著詞譜輕聲唱起:

“找點空閒

找點時間

領著孩子

常回家看看

........”

這是一首後世公認的最適合上春晚的歌曲;

謝冰是識貨的,滿意興奮之餘又替周宇惋惜上了,對此言論,禹天拍著胸脯表示,“天上飄來五個字兒,那都不是事兒。”

國內歌曲可以少碰,至於境外的,我就呵呵了。

本來就有一些存貨,如今再加上儲量驚人的肖琳,他的底氣真的是很足。

......

今晚,謝冰的興致十分高漲,分外主動......

激情過後,房間裡恢復了安寧;

摟著不想動彈的謝冰,一邊做著事後撫慰......

“對了,你的車本快下來了吧,選好要買什麼車了嗎?”

“選好了,就大眾甲殼蟲了,你覺得哪種顏色好看?”

“你自已喜歡就好;”

“不嘛,我就想聽聽你的意見。”

禹天親了親謝冰的臉頰,“我覺得黃色和綠色的不錯,紅色的也行。”

“紅黃綠,聽起來像是交通燈,呵呵,那就選蕉黃色那款吧;”

“行,真不用我從港島那邊買?”

“不嘛,說好了這是我的第一臺車,也是我從前的夢想,我要自已去實現。”

“好好,等過幾年,國內放開私人飛機,我送你一架私人豪華飛機,名字我都起好了,冰雪女皇號,好不好聽?”

“不要!”謝冰趴在禹天胸前,流淚地說:“嗚嗚,太貴,浪費錢,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嗯嗯,小天,我不想讓別人說你不好,一點都不行,我只要陪在你身邊,永遠不分離,嗚嗚....”

怎麼又繞回來了?!

對於謝冰這段時間的患得患失不是沒有覺察,他又不是真的傻小子!

“好,聽你的,先不買,我們以後當然會一直在一起......”

看來還得再“治療”一次。

.......

安撫好了謝冰,禹天發現肖琳也存在緊張情緒;

吃過中飯,肖琳跟著禹天來到書房,稚嫩的小臉看上去有些黯淡。

禹天安慰她,“我媽生我的時候,希望是個女孩,結果生下來一看,又是個臭小子,她單位有一工友連生了5個女兒,老五跟我差不多時間生的,我媽說,當時想跟人家交換來著,得虧我奶奶不願意,說,換啥換,不換,生啥養啥,小子好!呵呵!

我媽一直就想有個女兒,見到你,一定喜歡的不得了。”

瞧瞧肖琳,表情沒啥變化。

“咱倆生活在燕京,我家人也就是過來住幾天......”

肖琳慢慢搖頭,眼淚慢慢盈眶,哽咽地說:“我想媽媽了。”

禹天蹲下身子,輕聲說道:“過幾個月就到清明瞭,我陪你回去祭奠你媽,讓她放心,知道你現在很好,以後也會很好。”

肖琳抱住禹天的脖子,放聲大哭。

.......

臘月廿七,禹天迎來了爸媽一行八口人。

一路上,謝冰、肖琳陪著禹天老媽,三人有說有笑,直到進了四合院地下車庫,下車的時候老媽還牽著肖琳的小手不捨得放下。

透過電梯上到庭院,家人們被身邊的建築裝飾所吸引,不時發出一聲讚歎......

禹天提前給錢阿姨和李嫂放了假,免得家人不自在。

分配好房間,嫂子們忙著歸攏行李,照顧兩個不安分的小傢伙;

禹天幫老媽放好行李,脫下棉服換上家居服,回到客廳,謝冰忙著端茶倒水......

禹天端詳著一年未見的爸媽,氣色和精神頭都不錯,老媽好像比以前胖了點。

摟著老媽的肩膀,揉了揉明顯是新燙過的頭髮,笑嘻嘻地說:“老媽,你這退休生活過的不錯嘛,看著年輕好幾歲。”

禹國強在一邊接茬道:“來之前,你媽緊著捯飭,看誰都不順眼,我們都跟著遭罪。”

老媽嫌棄的擺開禹天的手,還不好意思地看了謝冰一眼,懟著老爸:“不收拾立整點難道來首都丟人啊,還說我呢,你折騰的也不輕。”

老爸立刻沒電了,低頭喝茶。

禹天和謝冰、肖琳在旁邊偷笑。

第二天晚上,謝冰一家在燕京飯店請的飯。

禹天家人開始有點放不開。

聽禹天說過謝冰的家庭情況,謝冰爸爸是大校級別的高官,和葦河石油勘探局一把手同級,屬於高幹家庭。

謝冰父母的熱情和周到打消了禹天家人的顧慮,提著的心也慢慢放了下去。

酒是好酒,菜是好菜,謝冰媽一個人撐起了飯桌上的氣氛,禹天和謝冰負責在中間插諢打科,一頓飯吃下來,和諧融洽,賓主盡歡。

......

今年冬天,燕京的雪下得又大又多,天氣異常地寒冷。

禹朋和禹媛裹得像兩個小粽子,有兩隻小狗陪著玩,哪都不肯去,整天在院子裡追追跑跑、嗚嗷喊叫,倒也不嫌無聊。

禹天把炒股掙的1000萬交給兩個哥哥,順帶著把自已在做的事業簡單說了一下,讓老爸和兩個哥哥震驚不已。

老兒子(三兒)做的好大的事業!

辦大學、搞旅遊開發、辦生產型企業,他們還能大概清楚是怎麼回事兒,至於什麼計算機、通訊這些高科技的玩意就弄不懂了,但應該都是了不得的大專案,合作的物件都是外商和國家部委,涉及的資金動輒就是幾億、十億美元,讓他們聽著就膽戰心驚;

禹山、禹東手上攥著存摺,臉熱心跳,神思不屬;

500萬!夠用一輩子的了。

禹天問他們今後有什麼打算。

禹山說沒想好,先在單位待著,反正工作也清閒;

禹東說,他不想再混日子,準備脫產去讀局裡辦的職業中專;

上一世,禹東就是走的這條路,在學校裡入了黨,後來還當了科級幹部,讓禹家人大跌眼鏡。

禹天鼓動老爸55歲內退,禹國強猶豫,老媽他們都贊成,受累了一輩子,身體又不是很好,早點退休,沒事兒回魯東老家,釣魚、養花,保養好身體,多享幾年福才是正理。

說到魯東老家,禹天提出村址搬遷的想法在禹家村引起了軒然大波。

反對的人強烈反對,“狗肚子存不了二兩香油,這才過上幾天好日子,別瞎折騰.....”

贊成的強烈贊成,“能吃飽飯就算好日子了?目光短淺!宅基地是農村人的根本,根不好,後代跟著遭殃......”

大部分村民拿不定主意,想新建和翻修房子的村民暫時熄了念頭。

在爭論聲中,新修的村辦小學投入了使用,教室寬敞明亮,桌椅教具都是新式的;

聯通縣道的水泥路修通了,糧食、化肥、水果等物資的運輸方便快捷很多;

禹家村的墓地和祠堂也修好了,供上了先人的牌位;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村民贊成村址搬遷,說來也怪,原本不覺得居住環境有什麼不好,現如今,走在村裡,看哪都不順眼;

入冬以後,村裡為此開了幾次大會,最後統一了意見,搬!

打申請、報審批,選址做規劃......

禹天出資承建禹家新村建設中的水、電、氣和道路這些公共工程;

道路沒啥說的;

水是自來水,透過打機井、建水塔、鋪設管道進入各家各戶,讓村民告別每天挑水、儲水的日子,也少不了汙水管路,院子裡告別了氣味難聞不衛生的旱廁;

電和氣是一體的,在村外建沼氣池,利用人畜糞便、麥稈等經過發酵產生沼氣,透過沼氣發電機發電,滿足幾百戶村民的日常用電,低廉的電價更能讓村民享受到電氣化的便利;

至於取暖和日常做飯,村民習慣了燒火炕和土灶,農村從來不缺燒火的材料;

除了村公用工程,各家建磚混房用不了多少錢,人工都是自已幹,村裡打算把閒置的磚廠開起來,磚錢也省了,拆除舊房,很多木料、磚瓦和石頭還可以利舊,又能節省一筆開銷;

這樣算下來,一戶幾千塊錢,負擔不重;

村裡在新址選了最好的位置,給禹國強申請了一塊宅基地,面積超過一畝,準備讓禹國強老兩口退休以後回來養老。

其實最初,禹家村想獨自承擔新村的建設費用,意願很強烈,就是覺得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總讓禹天一家出錢,人家又不欠村裡的;

“升米恩,鬥米仇。”農村人有自已一套樸實的價值觀。

但是,在面對需要一次性支付的近百萬村公共工程費用面前,村裡人沉默了;

這幾年,村民透過多種經營,靠著勤勞致富,家裡有了點錢,可村集體沒有錢,一分錢都沒有;

這讓人情何以堪?

以後村裡遇到大事小情的,管還是不管?管,錢從哪裡來?

村領導們的觸動很大,經過集體討論,一致決定,必須發展村集體產業,走禹天說過的“集約化發展道路”,重新啟動舊磚廠生產,就是起點;

後來,在禹天的建議和扶持下,禹家村因地制宜,重點發展豬飼料加工生產和大櫻桃栽培種植兩大產業,村集體經濟得到迅猛的發展,當然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