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上午,謝冰家的客廳裡,禹天規規矩矩坐在沙發上。
謝冰媽看禹天那是越看越滿意,眉眼中帶著濃濃的笑意。
謝冰爸看禹天的眼神倒是蠻複雜的;
女兒就要飛走了,是個當爹的就沒有舒服的,這跟女兒男朋友優不優秀扯不上關係。
禹天從謝冰那瞭解過她父母的情況,謝冰爸叫謝子長,45歲,現役軍人,上校軍銜,在總後勤部物資管理處工作;
謝冰媽叫劉海燕,45歲,現役軍人,文職,在總政文工團做行政工作,和周宇舅媽邢淑蘭是好姐妹。
劉海燕主導著談話的節奏,禹天負責配合,謝冰爸少言寡語,只是偶爾說兩句。
謝冰媽的性子,禹天已經領教過,謝冰爸什麼性格他還沒摸清楚。
按照年齡劃分,謝子長和張利國都屬於軍中少壯派,張利國在下面帶兵,性格直爽、面容剛毅,說話極有威嚴;
謝子長性格顯得有些深沉,眼神內斂,不像張利國那種霸氣外放。
......
再次殷勤地幫謝子長續上茶水,禹天說道:“謝叔叔,這段時間,我正規劃一個專案,是關於建築材料的,我社會資源有限,對這一塊情況摸不太清楚,想向您請教一下。”
“建築材料?我接觸的確實挺多,廠家和材料種類,你想了解哪一方面的?”
謝子長也在調整心態,女兒大了,遲早要嫁人的,禹天屬於打著燈籠也不好找的人選,父母再捨不得也要為孩子著想,正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
“目前市場上供需矛盾大不大?嗯,比如,賣家不容易找到買家,買家找不到適合自已的賣家,還有,因為質量和信譽產生的糾紛多不多?”
“供需矛盾?”
謝子長微微一怔,想了想,說:“有,還不小,有一些掮客,也就是外面常說的對縫,這類人靠資訊兩頭賺取佣金;至於糾紛,那肯定不可避免,虛假承諾,甚至買空賣空,賣家產品質量不過關,以次充好,糾紛形成的原因太多了。”
“您覺得,建一個專業的市場,讓買賣雙方可以直接資訊互動,比如,在首都郊區找一個交通便利的地方,建一個大型的建材批發市場,蓋上幾百個商鋪,前面是展示店面,後邊是倉庫,對所有門類的建材生產廠家招租,只要產品符合國家質量和安全標準的,都可以入場銷售,買家需要什麼都可以在這裡買到,還可以貨比三家。”
“對呀!就像商店和菜市場,買家賣家都省心省力,小天,你好厲害!”
謝冰為禹天的好點子拍手叫好。
謝子長愣住了。
幾十年的計劃經濟模式固化了國人的思維。
改革開放已經十年了,市場經濟的概念遠沒有深入人心,未來叱吒風雲的民營資本還處於起步階段。
“對呀,這麼簡單的事,為什麼沒人去想去做?”謝冰媽提出疑問。
“劉阿姨,這個問題我向學校的教授請教過。華夏的經濟改革,最重要一點是經濟執行的機制變革,也就是要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最後實現以市場經濟為主,計劃經濟為輔的新機制。
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二者區別在於配置資源的根本方式不同。
計劃經濟條件下,社會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怎樣生產,如何分配等經濟決策的權利高度集中於政府,政府透過制定一個無所不包的計劃,來安排上述事情,來配置資源。在這種情況下,建材市場是不需要的;
而在市場經濟下,上述經濟決策是由經濟主體分散自主作出的。他們決定上述問題的依據是市場需求的品類、數量和價格,價高利大則生產,否則就不生產或是少生產,建材批發市場才有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她們聽明白了一點,建材市場的商機是剛出現的。
謝冰問自已爸爸:“爸,既然市場有需求,那國家以後會不會自已來建設呢?”
禹天微笑著看向謝子長,想看看他怎說。
謝子長想了想,搖了搖頭,說:“應該不會,現在地方經營困難,大量的企業倒閉,國家經濟很困難,地方政府負擔更重,從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倡抓大放小,建材批發市場這種典型的市場經濟產物,政府不太可能走回頭路。”
劉海燕問禹天,“小天,自已做得花不少錢吧?能賺錢嗎?”
謝冰爸媽知道禹天有錢,潛意識裡,他們認知的有錢範疇也就是幾百萬,最多到千萬級,上億那是根本不敢想的;
“我簡單核算過,應該可以,建材批發市場的投資大頭主要在土地出讓金和建設商鋪這兩塊,建商鋪和倉庫的成本估計在2000萬到3000萬左右,土地出讓金的價格不好說,要看地段和佔用的面積,我大概瞭解過,在燕京郊區找這樣一塊地,價格大概幾千萬,估計不會超過一個億,如果跟地方政府談的好,很可能還會獲得部分土地減免;
專案的回報非常可觀,打個比方,200家商鋪帶倉庫的規模,每家平均年租金按照20萬元計算,一年的租金收入是4000萬......”
上億的投資,每年4000萬的租金,十年4個億,幾十年呢?
簡單的賬誰都會算。
“現在租金20萬可能不低,但用不了幾年,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年租金可能上漲到三十萬、五十萬,而且,鋪面升值以後還可以賣出去。”
“咱們國家就要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期,基礎建設的投資會越來越大,而且,燕京需要建材批發市場,津港、魔都也需要,所有的大中城市都需要......”
一家變成幾十家、幾百家,謝家人被震驚了!
禹天這小子挺壞的,你玩人呢?
“那有沒有麻煩啊?”
心直口快的謝冰媽提出新的疑問。
“麻煩肯定有的,比如,安保工作就一定要做好,建材市場一般會設立在城郊,城鄉結合部,正是社會治安最混亂的地方;
還有招商方面,市場要保證良好口碑,才能有可持續發展性,勢必設立一些規矩,比如,如果賣家被舉報以次充好、假冒偽劣、不符合國家質量安全生產標準的,批發市場可以協助買家索賠,並給予賣家警告或勒令退出市場的處罰,但是很多大型建材生產單位都是廳級、副部級單位,建材市場的地位與他們嚴重不對等,店大欺客,客大容易欺店。”
禹天把目光轉向沉思中的謝子長,“謝叔叔,您覺得讓部隊去做這個專案,會不會更合適?”
鋪墊了半天,禹天終於圖窮匕見。
謝子長愣住了,“部隊?部隊有什麼?......”
迷惑的眼神中突然發出一道亮光:“土地!”
“軍隊在大部分城市都有土地,就算位置不合適,可以和政府協商土地置換,不花錢!”
想到這裡,謝子長精神一振,繼續思考......
“部隊有基建工程兵,施工機具都不缺,現在部隊吃飯都成問題,哪有錢搞基建訓練,施工機具都快生鏽了,平整土地,建設商鋪和倉庫,順帶著當練兵了,省錢!”
“建設和運營成百上千家大型建材市場,可以創造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轉業人員的安置難題可以解決一部分了!”
“還有,因為經費緊張,大量的軍工企業斷了生計,可以轉型生產建材,銷路又有保障!”
“部隊的場子,地痞流氓、黑惡勢力誰敢來觸控鬍鬚,不想活了!”
“一次投資,當年見效,每年幾十、上百億的穩定租金收入能解決多少問題啊?!......”
“萬事都有利有弊,有弊端嗎?好像看不到?!....”
謝子長飛快地在心中過了一遍,“最可能的變數在地方政府,還有大型國有建材企業,這好辦,先調研一下,沒問題最好,實在不行,離了張屠夫,還吃帶毛豬不成!......”
“要儘快編寫完善方案,提交上層領導......”
謝子長強忍著內心的激動,將自已的初步判斷告訴給禹天;
謝冰不樂意了,“利國利民的好事,他們也是受益方,如果這都不同意、不配合,國家就應該把這些當領導的撤職!”
看著氣鼓鼓的謝冰,禹天也義憤填膺,“對!派人堵這幫領導的家門!砸他們家玻璃!告他們阻礙改革開放大業!抓起來挨個打板子!”
謝冰輕扭禹天的手臂,笑道:“呸,當人家小孩子啊。”
謝子長看著笑鬧中的女兒和禹天,忍不住笑了起來。
......
午飯準備的很豐盛,謝子長開啟一瓶茅臺,禹天表示自已不愛喝酒,也不能喝,平時最多喝點啤酒,謝子長表示理解,不過今天高興,每人都喝一點,權當助興;
劉海燕不停地給禹天夾菜,讓他多吃。
禹天也沒客氣,吃的自已溝滿壕平,連聲稱讚菜做的好吃;
劉海燕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謝冰更是喜笑顏開,還有什麼能比父母和情郎和睦相處更令她開心的呢。
謝子長眉心也舒展開了,兩杯酒下肚,話也多了起來,問禹天還有沒有好的建議。
禹天又提出軍地共建果蔬批發市場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