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弦槽距托架頭二十厘米。
再選上好的一整塊拓木,做好弓形,在弓背鬆弛狀態用繩子綁住兩端,把弓背的正中架在托架的凹槽上,均勻用力,慢慢拉弦,掛到第一弦槽裡,弓背就被略略彎曲了。
這時要仔細檢查弓背的曲線是否流暢均勻,標出過於強直的地方,把弓背放鬆後進行修整微調,直到滿意為止。
然後再將繩拉開,逐次加大開度向下掛槽,並不斷修整弓背,直到形成一條令人滿意的均勻弧線。
每加拉三、四個弦槽的開度,就可以將繩收緊些。
這一過程不能操之過急,特別是每次加大開度之前,讓弓背“休息”一柱香(時間標準不好訂,以後再說),使內力(內部應力)得到釋放,以免木質損壞。
每次上緊也不可太多,最好一次收緊兩厘米。
當達到適合的標準滿弓開度時,弓就馴好了。
然後再結合中國複合弓的製作工藝,用鹿筋或牛筋做成韌絲,密密有序地纏繞著弓身,再用牛皮、豬皮等獸皮熬製的皮膠塗滿,最後上漆風乾。
弓弦用鹿筋纏織而成,放在魚膠(魚組織、特別是顎內皮和魚膘製得的)裡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再風乾纏繞在弓角上,拉直後用魚膠加固。
如此出來的長弓呈長月形,和以前慣用的山形弓有區別。
弓有一米六高,配合用八分米長的拓木箭矢。
我試了一下,感覺力度和以前把玩過的一米八多高的英國長弓差不多,但比現在標準精製的中國複合弓力度要差。
箭矢方面我也動了腦筋,神臂弩箭矢為五十厘米,一般的重木箭身,鐵翎尾;長弓箭矢為八十厘米,雁翎或雞翎尾,箭身為重而有彈性的拓木製成,在松弦射出的那一刻,會和英國長弓箭一樣,箭身會彈起,微微彎曲,和弓臂不再接觸,減少了摩擦。
箭矢的箭頭都一樣,屬於標準制式。
三稜尖刺,每邊等長,尖身長四厘米(一直到三角尖頂),尖身每面都有一個血槽。
用生鐵在模具裡鑄造,再由工匠細心打磨開刃。
我現在非常感謝他的射箭教練,正是他那套要射好箭先要了解弓箭本身的訓練理念,讓我對弓和弩都有了深刻地瞭解,這才讓對弓弩改造起來得心應手,造就出後來舉世聞名、並讓諸多敵人聞風喪膽的利器來。
有了這些利器,我開始對屬下的百勝軍進行了配備的改動。
我和手下幾名將領對以前戰事中得到的經驗進行總結,再歸納現在戰事的特色,然後我根據自己所瞭解的唐、宋、明和國外古代的軍事編制,確定出百勝軍正式的編制。
以隊為基本作戰單位,一什刀手,持小圓盾配朴刀,穿步兵甲(該甲分前後片,胸和背心釘鐵製甲片,在雙肩上用帶聯扣,兩肩所覆披膊作獸皮紋,腰帶下垂有兩片很大的膝裙,上面疊綴著幾排方形皮製甲片。
);兩什盾牌手,穿步兵甲,配龜盾牌、細長矛並雁翎刀,他們為一哨。
兩什弓箭手,配長弓,五十支箭,並帶雁翎腰刀,穿皮甲;四什神臂弩手,配神臂弩,配三十支箭,並帶雁翎腰刀,穿皮甲,共為兩哨。
其餘旗手、號手與士官同,均配橫刀,穿用鐵鏈銜接,互相密扣,綴合而成衣形的鎖子甲。
如此編制到屯,再到營,而每營再組一橫刀手隊,百餘人,選勇武之士,穿鎖子甲,配橫刀並雁翎刀各一把。
至此,百勝軍編制終於完善了。
在短短數月裡,我先對連江的“工業”打下基礎。
最重要的是,這些工匠在我的薰陶和鼓勵下,智慧火花噗噗地亂冒,新發明,新發現層出不窮。
而且在豐厚的酬勞下,這些工匠幾乎都幹瘋了,尤其是我在鎧甲房、弓箭房、工械房能製造工場裡實現分工流水線之後,工匠們不但發現自己的技術更精湛(長期只幹一樣當然精湛了),乾的活也更多了,拿的酬勞當然也多了。
一時刀槍鎧甲堆積如山,強弩長弓堆滿庫,很快讓百勝軍能開始驟步按照新編制換新裝備了。
不過受原材料開採的限制,沔陽工場的生產進度還是慢慢地緩了下來,開始轉入進一步的技術革新和創造。
而在另一個方面,我終於為自己那支後來聞名於世的步軍做了最最佳化和最基本的編制。
後來雖然還有些改動,但是多是在這基礎上做的。
當我們的裝備和武器都已經更換得差不多了時,我派出了另一支臨時鎮的編制,讓他們前去太平銀場和建寧金場去歷練歷驗。
順便替換回前一批的臨時鎮的編制那批人來。
劉子俊和羅平君也相繼從太平銀場和建寧金場返回了琯頭訓練基地。
他們從太平銀場和建寧金場,帶回來了許多成錠的金磚和銀錠。
這些對於我們琯頭的訓練基地的財政來說,是極大的後援力量,至少目前為止,我們的小金庫是有了比較充足的儲備了。
不過,我們也並不以此為滿足,以後要用到錢財的地方,還多得數不勝數,當然也不能全然指望這兩條生財之路。
我們也得開拓其它的生財之道,譬如稅收,我們可以透過鼓勵商業的發展,來支撐我們的整個稅收系統,逐步完善我們的財政體系。
劉子俊和羅平君回來琯頭基地後,我同他們詳細交代了部隊編制的整改和武器裝備更換的事,讓他們儘快安排這兩項工作,並儘快完成。
對於武器裝備的更換一事,他們當然是相當滿意的了,除了歡天喜地地去鳥槍換炮以外,他們還會有其它的選擇才怪。
畢竟有了這批“新式武器”,他們打起仗來,更加得心應手,手下的殺傷力要強大得多,同時,他們手下人員的傷亡,也會縮小到相當的程度。
另外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關於火炮的研製工作遇到了一個研製瓶頸問題,現在發現火藥在發射過程中會炸膛,根本就不能發射。
目前這個問題趙時賞也頗為頭痛,沒有一個好的解決辦法,暫時先擱一擱,等到想到好的方案後再進行研製工作。
當然,就目前的這些新式武器,已經夠北燕軍隊頭痛許久的了。
他們的武器比起我們目前的裝備來,應當是不只差了一個級別。
另外,我們的百勝軍的編制已經達到了8個鎮的建制,經過嚴格訓練的建制鎮也達到了5個,也就是說,加上特別行動隊,我們在琯頭和派遣出去的臨時鎮的總兵力,幾乎接近於10萬了。
有了這將近10萬的兵力,我們當然暫時是不用擔心北燕軍隊的強攻的,說句不怕閃了舌頭的大話,我這將近10萬的兵力的戰鬥力,和其它軍隊根本就不是同一水平的。
幾乎可以抵得上北燕15萬或者20萬的兵力了。
並且,我們的募兵工作還在持續不斷地進行當中,兵員的來源多數是廣東、福建和江西一帶的貧民和漁民。
我們以比較優厚的條件吸引他們自己主動投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
除了我們承諾會給他們一定的薪俸外,只要立有軍功的,如果願意繼續留存軍營中的,我們當然求之不得,會加以重用;如果不願意繼續留存軍營的,願意解甲歸田的,我們會奉送一筆退伍安置的費用,讓他們可以購置田產或者漁船什麼的,至少讓他們可以衣食無憂。
現在我們已經不是相當弱小的一個群體,我們手頭上有了這樣一支相對強大的軍事力量,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就會有了一個話語權。
我們當然不會龜縮在琯頭這個小地方呆一輩子,敵人不來打我們,並不代表我們就不主動去打擊敵人。
現在問題的關鍵就是率先選擇從哪裡開始出擊,爭取一個較大的地方來擴充套件我們的基地,並以此為據點,逐步收復我大齊江山的錦繡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