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二章 六和塔的見證

第三級須彌座上雕刻花卉飛禽、走獸、飛仙等各式圖案,刻畫精細。

構思精巧,結構奇妙塔身每層都有題字,分別為:初地堅固,二諦俱融、三明淨域、四天寶綱、五雲覆蓋、六鱉負載、七寶莊嚴塔身自下而上塔簷逐級縮小,塔簷翹角上掛了104只鐵鈴。

簷上明亮,簷下陰暗,明暗相間,從遠處觀看,顯得十分和諧。

蔣伯伯和我兩人從塔內拾級而上,當我們剛剛登上四樓寬敞的軒廳時,早見李明瑞和李秀清已經等候在那裡了。

看到蔣伯伯和我上得樓,李明瑞和李秀清笑呵呵地迎了上來,“蔣大人,辛苦你了”。

李秀清也上前同我相見,他緊緊地握著我的手,對我說,“如松啊,你變得黑瘦多了.”

彼此寒喧過後,李明瑞招呼我們說,“蔣大人,如松,你們來,快到窗邊來,我們坐下談.”

待大家在窗邊的大桌旁坐定後,早有人上前獻上香茗,隨後有人馬上排上幾味精美小點心,然後自覺地掩上塔門退了下去。

蔣伯伯說:“現在時間緊迫,我們就不用客套了,大家長話短說.”

“好,大家就有話直言不諱,不必浪費時間,”李明瑞也表態道。

“現在全國的形勢相當緊張,但如果仔細分析起來,北邊還有大片地方沒有被燕軍控制.”

蔣伯伯比劃著說,比如淮東一帶仍有齊國部份將士在堅守陣地,福建、兩廣整個南方都在我們手裡,沒有後顧之憂,京城裡勤王兵馬就有三四萬人,再加上城外的人就更多了,我們是有抵抗力量的。

“蔣大人,你說得對,”李明瑞表示贊成,“那麼我們就決定了,在臨安同孔智松來個決一死戰,”“只要在臨安這兒擋住燕軍南下的步伐,”,李秀清也興奮地說“北邊淮東的部分大齊軍隊再切斷他們的後路,加上福建、兩廣的軍民再支援我們,整個戰局就會轉變.”

“那我們兩人就聯名上書朝廷,建議他們採納我們的意見!”

蔣伯伯接著說。

李明瑞也連聲表示同意。

實際上蔣伯伯和李明瑞雖然同為勤王志士,但是對於彼此之存在一向是互有成見。

從李明瑞的眼中看來,我是個不知實戰勞苦的空論家。

蔣伯伯則覺得李明瑞只知誇耀戰場上之功勳,而沒有全盤性之戰略眼光。

儘管如此,互不順眼的兩人在此時卻是出奇的意見一致.當然,我和李秀清兩個年輕人,透過以前的幾次接觸下來,都發覺對方是一個學識極為淵博,見識也相當深刻的一時俊彥,於是兩人都不由得有些惺惺相惜起來。

在日後的歲月中,我們竟然結成了一個緊不可摧的緊密合作的關係,直到終老,這是後話。

當我們四人認真討論了相關細節,如何相互通力合作,如何相互救應,如何應付各種突發事件等相關繁複的事務。

商討結束後,由蔣伯伯口述,由我執筆,字斟句酌地寫好了上呈給朝廷的奏摺,我們在奏摺中提議,在派出精兵強將護送幼帝的二位兄弟脫逃之後,我們就以臨安府之城壁為據點,和燕軍在臨安府城之外一決死戰。

當然,為了避嫌,這份奏摺的提案就由蔣伯伯一個人簽署名字,並在第二天由蔣伯伯轉呈給朝廷和楊太后。

我們四人各自拱手告辭,相約等待日後平復入侵的燕軍後,再次聚首開懷暢飲。

然後我們都各自返回駐地耐心等待朝廷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