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章 屢遭打壓仍初心不改

80年代中後期,全縣農業提倡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的栽培,以提高農村的經濟收入。崖海鎮除種植水稻外,也發展種植了較多的荔枝、龍眼、柑、橙等經濟作物,但村民們對如何提高產量等栽培知識缺乏。洪宇天一如既往地進行“下沉式”宣講:白天就深入田間詳細講解相關栽培知識和技術,晚上就以村為單位進行集中講課,確保家家戶戶都學會種植經濟作物,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經過2年多的努力,崖海鎮經濟作物的畝產量及經濟收入水平居全縣首位。

縣委農村工作會議、縣農業局經濟作物專題會議多次在崖海鎮召開,對崖海鎮“下沉式”宣講、送栽培知識和技術到千家萬戶的做法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讚揚!並號召全縣要向崖海鎮學習發展經濟作物生產的有效經驗。

會後縣農業局領導多次和趙鎮長交流,認為洪宇天工作責任心和工作能力強,可勝任農業技術站站長甚至生產助理的職務。每次趙鎮長都是滿口答應,可事後就不讓發任命檔案。

洪宇天也沒計較那麼多,繼續不辭勞苦、經常晚上加班下鄉講課。此外因鎮團委書記、團委委員先後調走了,洪宇天還要兼任鎮團委的較多工作。

一天上午,鎮財政所傳出了吵鬧聲,一位有正義感的老會計正和趙鎮長在論理。老會計說:明明是縣財政局按規定撥款給每個幹部每月補貼138元,為什麼單單不發給洪宇天呢?這樣做賬也是坐不平的。趙鎮長強詞奪理說:我是鎮長兼財政所的所長,我說不發就不發。

洪宇天的腳踏車停放在鎮財政所的窗外邊,正準備開鎖騎腳踏車下鄉,結果聽到裡面爭吵的內容了。洪宇天心想:怪不得有幾次,幾位幹部想對自己說每月財政補貼的事情,後來欲言又止。

洪宇天有大多數讀書人“視錢財如糞土”的觀念,也不作計較那麼多,心想自己每月領取65元的工資已經足夠用了。

80年代後期,隨著國家實施土地和資源收歸國有政策的進一步實施,各級政府成立國土資源管理局,鎮政府也要成立鎮國土資源管理所,以推進土地和資源國有化政策的全面落實。在鎮政府全體幹部大會上,對於由誰去具體落實的問題上,大家一度沉默。要知道,這項任務的工作量非常大,單單是其中之一的一項工作,日曬雨淋不說,需資料精準——準確測量全鎮包括鎮區、農村、田地、河流、山頭等一切有土地和有礦產等資源的地方的具體面積。

沉默片刻後,趙鎮長提議:我們鎮農村的面積佔大部份,洪宇天同志熟悉農村的土地,由他來兼任這項工作並具體落實最合適。

洪宇天表示沒問題,保證完成領導下達的任務。

這項工作不說是兼任,就是全職開展,也是時間緊任務重。洪宇天夜以繼日地帶領相關人員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工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崖海鎮國土資源管理所因工作成績突出,被縣國土資源管理局評為先進單位。

縣國土資源管理局領導多次和趙鎮長溝通,說洪宇天積極向上,工作能力強,可勝任鎮管理所所長職務。可趙鎮長說,洪宇天的本職工作還是以農業為主,還是安排其他人擔任吧。

儘管後來任命了其他人擔任鎮國土資源管理所所長,洪宇天仍初心不改,繼續為鎮國土資源的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

還有一件令洪宇天感動不已的事:

鎮團委換屆選舉時間到了,來自村、街道、企業以及教育和衛生線的代表100多人,按選舉議程有序地進行,最後統計票數,洪宇天以100%的選票當選為團委委員。

參會代表散會後,鎮領導和當選的團委委員留下來討論委員們的分工問題。趙鎮長提議:由黃子明(當時得票為入選者中最後一位)任團委書記,洪宇天任宣傳委員。

在場的其他領導敢怒不敢言,其中一位黨委委員發言:現在鎮團委的工作實際上是洪宇天在主持,並且他全額當選,安排其他人任書記,代表們恐怕會有意見。

趙鎮長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嘛,就這樣定。

大家都知道,鎮團委書記就是副鎮長或黨委委員的預備人選,在場的幹部心裡都為洪宇天惋惜。

洪宇天也不在乎那麼多,他深受感動的是:全鎮各界人民是這樣充分地信賴自己,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不辜負廣大人民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