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冠執政期間,李志庚呼風喚雨加速自己及利益集團的斂財步伐,對於他而言,大肆賺錢一方面是為了享受,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在仕途上走得更高更遠。李志庚內心是“志不在東冠一地”,換句話說,未來東冠的好壞他根本不關心,東冠只是他“權生錢”的一個驛站而已。這其中,尤以他在東冠黃色產業中的“貢獻”令人不齒。
與之積極充作色情業保護傘相對映的是李志庚根本不願意像他自己說的“實實在在做事,不要辜負老百姓的期望”那樣去當政,其中很有血腥味道的是著名的“涼山童工事件”——來自四川涼山地區的大量童工在東冠像“販白菜”一樣被販賣的事件。
眾所周知,僱傭、使用童工是非法行為,出現“涼山童工事件”是當地執政之恥。反對奴役童工是政府的責任,只要在自己的地盤上有一個童工,不管他(她)是在工廠企業,或是在小作坊,甚至不在工廠,都要真正迅速啟動調查執法程式,解救每一個可憐的孩子,使社會恢復秩序和正義。
一邊是大量詳實的“童工事件”圖文報導,一邊是東冠相關部門組成的檢查組深入調查,但在李志庚的授意下,調查結論是:沒有發現在崗童工。
東冠的正面標記是“世界工廠”,但其中不乏“血汗工廠”。那裡治安差,汙染重,除了農民工,還有搶劫者、賣淫女、乞丐、失學兒童。而對這些李志庚一律視而不見的。
李志庚因一門心思都放在斂財上,對勤政為民根本提不起勁來了。由於異常懶政,他粗暴推行“禁摩” “禁豬”“禁人”的騷操作,以至於他得到了另一個綽號“三禁書記”。在這些個綽號的背後,是無數東冠打工人的血淚和東冠民眾的怒氣。
當時摩托車飛車搶包事件經常發生,引起了整個東冠地區的大討論,李志庚直接一刀切,提出了禁摩。一開始因為搶包的事情,大家對此還讚不絕口,感覺他行動迅速關注民生,但是真的等到這個事情實施以後,不少人發現了此後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了。
沒有摩托車之後的生活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各種快遞行業,還有市民日常的出行或送貨,都被困擾著。自此以後,東冠的各行各業都深受影響停滯不前了。
李志庚提出禁摩的禁令後,接著他就提出了禁豬令,理由是為了保證城市的環境衛生。於是整個東冠以及周邊地區,都不允許養豬,這給當地的農戶提了一個大難題。可以說只考慮到了城市衛生的建設,完全忽略了當地養豬行業的生存。
李志庚最後竟然提出了禁人的事情,理由是為了提高東冠租房人的平均水平,提高整個城市的素質,所以他提出了禁人。
並且李志庚召開高規格的黨代會來透過禁人措施的。
對分明是以偽經濟手段的公權力助推房租上漲,藉此拋棄為東冠市經濟建設做出重要貢獻的農民工等所謂“低素質”勞動者,來提高全市的人均產值,這就太讓人匪夷所思了。
用市場學的話來說,這叫濫用公權,擾亂房市秩序,是偽經濟手段的具體表現。房租經濟和經營成本本屬於市場範疇,李志庚以黨代會凌駕於市場規律之上,毫無疑問是擾亂經濟秩序“撈過界”。
當禁人這件事實施起來後,當時大家最直觀的感受,不是感覺到了城市素質的提高,只感受到了城市租房成本的提高。
所以到最後他的這種一刀切的禁令,都是實施了一段時間後,就被擱置下來了
李志庚大力改善東冠,不是為了城市建設得多好,而是為了自己的晉升鋪路,更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家人有更好的機會大發其財。
他一面喊著發展東冠的口號,一面卻悄悄縱容自己的家人發展黑暗產業。
在他任職期間,組織了好幾次的掃黃活動,但是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並且只是掃別人不掃自己家裡人經營的灰暗場所。
這麼多年來,他自己的家裡人,沒少沾他的光。當初在深海發展的時候,出身經濟學系的李志庚,就敏銳的看出來了房地產的發展,所以早早就帶著自己的家裡人投身房地產行業,家裡人很快就賺到了第一桶金。
李志庚的親大哥李耕,這位農民兄弟,也早就學會了斂財之本領。
在自己的弟弟主政深海龍港時,有一位興安縣老鄉透過李耕,欲意請李志庚幫忙承接一項工程。當時李耕隨口開價活動費是100萬元,見對方輕鬆答應後又抬價至200萬元,對方仍然是應允。
李耕這才意識到承包工程“有搞頭”,於是自己將該項工程攬下來,錢也沒退給那位老鄉。
李志庚調任東冠市擔任市委書記後,李耕就成立了南粵東耕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後又經營一家KTV娛樂會所。會所內黃賭毒瀰漫,鎮和市兩級公安機關都不敢關停。後來因為這家會所影響太惡劣,李志庚這才親自下去“檢查”,把會所查封了。
就連李志庚的兒子,都深受父母的影響,開口就要車,並且表示只要豪車。不法商人把車子送過來之後,他就直接大搖大擺地開走。其實他的家裡不缺錢,但就是享受這種張口就有的生活,或者說他從小感受了太多這樣的便利,所以才會不以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