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章 安居工程震裂驚動省委

一天下午,深海市發生4級地震,竟導致桃花源安居工程共26棟樓的牆體不同程度大幅裂開,本來要發生8級及以上大地震才能導致這種後果的,顯然,這一安居工程是豆腐渣工程無疑了。

此事驚動了南粵省省委,洪宇天書記代表省委作出指示,要嚴查這豆腐渣工程中背後的保護傘和貪腐人物。

深海市是國家在南粵省設立的經濟特區,屬於副省級城市。省紀委和省檢察院當天就組成了特別調查專案組,次日就進駐深海市展開調查。

隨著專案組調查工作的逐步深入,令人意外的是,廣被市民稱頌的深海市“鐵血市長”徐中行,竟是豆腐渣工程背後的保護傘和貪腐人物。

徐中行是一個從處長升到副省級城市市長的政治奇才,他是一個在金融風暴中穩住陣腳,被市民美譽為“鐵血市長”、在深海創造了諸多奇蹟的傳奇人物。

他的人生充滿了跌宕起伏,光彩奪目,但也暗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從一個熱血青年成長為一個權傾一方的大人物,又從一個清廉正直的好官墮落為一個貪婪無恥的貪官。

徐中行,一個鐵路子弟,出生在湖南省衡陽市。他是父母眼中的驕傲,也是同學們的學習榜樣,從小就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才華和潛力。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他和一群滿懷理想的青年奮不顧身地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潮中。

他在寶蓋鎮農場用鏗鏘有力的話語激勵著大家,用勤勞肯幹的行動感染著大家,贏得了大家的敬重和擁護。不久,他被推薦到湖南省交通學校學習汽車專業,開啟了他傳奇的人生之路。

徐中行畢業後進入了一家汽配廠,憑藉著自己的技術和才幹,很快就得到了上級的賞識,被調到了衡陽市經委辦公室,成為了一名幹部。他不怕困難,經常騎著腳踏車穿梭於鄉村之間,主動代經委那些行動不便的老幹部們辦理各種事務,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和讚譽。

一年多後,徐中行被選拔到衡陽市委組織部工作,有了了更廣闊的舞臺。在組織部,他勤奮刻苦,銳意進取,表現出了非凡的能力和水平。他的才華和能力讓他在眾多幹部中嶄露頭角,從組織部幹事先後被提拔為副科長、科長、組織部部長。

表面看來,徐中行官運亨通,但卻不得人心,雖身居高位,卻孤若寒鴉。

因為他年紀太輕,資歷太淺,很多老同志不服氣。

特別是後來,他以組織部部長的身份進入衡陽市市委常委,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和反感。那些人暗中對他進行了各種打壓和阻撓,想要讓他下臺。

因為有不少人嫉妒他年輕有為,恨他搶了自己的風頭。在衡陽這片政治的沙場上,他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刺痛了他們的眼睛,刺傷了他們的心。他們不斷地挑撥離間,想要找到他的軟肋。徐中行沒有名校的文憑,沒有高深的學識,這就成了他們攻擊的最佳武器。

當時衡陽地、市合併,兩套班子合併,涉及到大量人員安排問題。徐中行所在的組織部成為幹部安排的關鍵部門。有老同事託他安排崗位,他不幫忙,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人家心裡不舒服,徐中行在衡陽也待得心裡不舒服。

在衡陽市市委領導班子換屆之時,上級想把“太過招搖”的徐中行下放去當縣委書記,但徐中行不願意。

徐中行想當衡陽市市委副書記,但他沒能得到上級的提名。

沒有提名,他就自己去活動,結果捱了批評。因為上級沒有提名,自己去活動是違反紀律的。

徐中行在衡陽的仕途受阻,使他十分落寞。

這時,有人提議讓徐中行去深海。就這樣,徐中行由副廳級,降級調往深海市,擔任處級幹部。

徐中行是被迫離開衡陽的,流落到深海市做了一個無足輕重的處長。他心中的酸楚和無奈,讓他變得冷漠和沉默,不再是當年的風雲人物。然而,命運總有不可思議的安排,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遇到了屬於自己的轉折點。

徐中行先在深海市委組織部,任幹部培訓處處長。然後,又到深海市出版系統和深海市市委黨校,工作了6年。

他憑藉著過人的才智和氣魄,將一家瀕臨倒閉的海天出版社,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他親自與北京的一家出版社談判合作,一舉賺取了千萬利潤。

1996年,徐中行升任深海市市委組織部部長兼市委黨校校長。在此期間,徐中行鑑於以前被人攻擊過學歷低,他透過途徑,獲得了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專業研究生文憑。

後來,徐中行坐上市長的寶座後,行事作風愈發硬朗。金融風暴席捲而來,他冷眼旁觀,任憑樓市崩塌。他對下屬也是鐵腕無情,只要能力不達標者,直接降級或開除。

在眾人眼中,他是個敢作敢為,一言九鼎的人物,“鐵血市長”的名聲從此響徹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