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起事件發生後,鄭少凡被委派為專案組組長,與各方專家親自調查該事件,可最後的結果竟然不是縱火案,結論是由一個電熱保溫瓶過熱導致意外起火,而迎賓迎賓館又採用的是易燃材料,這才引起大火。
火災事故結論報告很“專業”,論證很“充分”:
“事故調查組對現場提取的一系列灰燼殘留物,賓館房間炭化、熔融、變形、火的蔓延等情況進行詳細科學分析,以及證人證實,認定這起火災的起火部位是賓館2號樓的204房,起火點位於房間內西窗下部距北牆1.25米處擺放茶几的位置,火災原因是電子保溫瓶過熱,引燃本體可燃的塑膠部件蔓延成災。
現場勘查發現,樓房玻璃無擊碎現象,也未發現房間人為強行進入痕跡,室內鐵皮櫃、保險櫃等均無撬壓痕跡,未發現易燃液體助燃劑的燃燒殘留成分,未發現放火的嫌疑線索,排除縱火和遺留火種可能。”
雖然南粵警方調查火災的結論是因為意外引發,但是汕海的案子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
22天后,中央成立了一個由13個部門的工作人員組成的“804”專案組,專案組分為50個小組,準備到達當地後全程由武警進行保護,對當地的多家企業進行調查。
中央極其重視辦案人員的人身安全,調動的武警與警察進行護衛高達1200人。
為了保證專案組的安全,武警汕海支隊支隊長吳庭富和政委李遠明立即趕往工作組駐地汕海迎賓花園勘察地形。他們根據實地情況,反覆地推敲、論證,最終確定採取“嚴控大門,扼守要害,輔以遊動”的方法,做到“三定、三明確”即:定人明確職責、定位明確任務、定標準明確要求。
周密的前期工作確保了專案組萬無一失。8月22日,中央“804”工作組500多人的龐大隊伍進駐汕海迎賓花園。
在進駐的前3個月中,國家稅務總局出口退稅司司長馬林先後6次考驗了值勤哨兵,他故意不出示證件,硬要往裡邊“闖”,都被哨兵禮貌地攔住。馬司長說:“我是工作組的領導,你們不認識我嗎?”哨兵不卑不亢地說:“對不起,首長,我們也是按規定辦事,沒有證件誰也不能隨便進入。”馬司長笑了:“好樣的,有你們站崗,我們放心。”
9月的一天,汕海市領導帶領五套班子成員來向專案組指揮組彙報工作,因為沒有證件,也被哨兵擋在大門口。前來迎接的指揮組領導笑著說:“怎麼樣,這些武警可靠吧。有這樣的部隊擔負警衛任務,我們一百個放心。”
專案組進駐後,在駐地附近,經常有不明身份的人來回遊蕩、窺視,他們有時拐彎抹角地探聽過往車輛的時間、路線,甚至還登記下車輛的車型、號碼。支隊立即派出一個班的機動值勤兵力,進行不定時的巡邏和監視,使那些人望而卻步,從而確保警衛目標和工作人員的絕對安全。官兵們又守住了第二道防線。
中央以雷霆手段出擊,調查出的真相令所有人大吃一驚,在檢查的1100多所企業中,八百多戶都是虛假企業,有虛開和騙稅問題的企業近乎99%,偷稅騙稅的金額高達42億。
一大批企業違法老闆被捕,其中有30人被判處無期,19人被判處死刑,這起震驚全國的騙稅案件也被稱為“共和國第一稅案”。
也是因為這起案件,全國才意識到汕海的問題有多麼嚴重,從根上就是爛的,都知道做買賣最講究的就是誠信,無疑,汕海的誠信徹底破產了。
此事一出,當時很多企業甚至不敢再和汕海的企業合作。而汕頭這個極其便利的沿海城市,曾被設立為經濟特區,得到國家大力扶持,經濟總量曾是深海的5倍,佔盡天時地利,最後卻敗落在自己手裡。
自那以後,汕海持續衰敗。如今,別說和深海比,在整個南粵來說也是倒數,儼然淪為了四線城市。
有人說汕海是被那一把火毀了,可是一個小小的迎賓樓,又怎麼能撼動這樣一個特區龐大的金融巨獸呢,除非,這個巨獸早就已病入膏肓。
幾年後汕海市公安局抓到一殺人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供認出當年是受人指使,凌晨3時潛入汕海市迎賓館2號樓,用一桶汽油淋潑後點火,待火勢旺盛後就逃離。
汕海市公安局馬上把此事向已升任省公安廳副廳長的鄭少凡彙報,鄭少凡馬上找到老上司省政法委書記陳少強商量,鄭陳兩人後來指示汕海市公安局,將犯罪嫌疑人供認是受人指使用火燒迎賓館的筆錄口供資料銷燬,“以便在全國人民面前不損南粵公安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