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章 端掉緬北一家以直播教學培訓為幌子的詐騙集團

緬北中緬聯合指揮部根據多名受害人提供的線索,中緬警方展開深入細緻的偵查,終於掌握了一家位於緬北馬圭、以直播教學培訓為幌子的詐騙集團實施詐騙的充分證據,並一舉端該詐騙集團的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356人,涉案金額高達5億多元。

經查,該詐騙集團自2022年以來,在短影片平臺完成客戶引流吸粉,以虛假專案為誘餌,並製造短期獲利的假象,一步步誘導客戶購買直播課程,進而騙取培訓費和大額運營費。

緬北詐騙集團背後往往有著複雜的組織架構和精密的運作方式。他們透過網路營銷等手段擴大影響,利用無良平臺提供的便利條件,進行廣告欺詐和虛假宣傳。最終,他們騙得的不僅是錢財,還使得人們對於直播帶貨這種新型電商模式失去信任。

“有‘講師’授課,只要花錢買‘直播教學’課程,就能吸粉成‘網紅’。”這樣的短影片廣告市民經常刷到,甚至還買過前期較為便宜如0.1元、1元的引流課?

中緬聯合執法警方在該詐騙集團窩點內發現,每張辦公桌上都有四五部手機,每部手機都對應一個微訊號。團伙成員用這些微訊號分別扮演“專業導師”、“優秀學員”、“成功人士”。

他們透過“互粉引流”,將受害者拉進“詐群”,團伙成員在群內偽裝成客戶和導師,謊稱自己購買課程後賺了很多錢,並透露課程學員名額緊張等,誘導受害者購買虛假的培訓課程。

詐騙團伙成員針對不同的受害者,進行“精準洗腦”。

“當受害者猶豫時,我們有一套專門的話術應對,直擊他們急於求成的心理,讓他們迅速掏錢。”該詐騙集團主要成員潘某歸案後說出了他們的詐騙套路,並交出了一份《話術大全》,裡面內容主要是指導團伙成員如何與受害者溝通,如何應對不同受害者的質疑。詐騙團伙成員還對受害者進行分類,按照不同分類,使用不同話術實施詐騙。

此前,寧波奉化就發生這類警情。奉化警方在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期間,接到市民鄔先生的報警,他稱在某短影片平臺觀看直播時,主播向其推薦“直播教學”課程,由國內知名的短影片平臺簽約“講師”授課,承諾能快速吸粉賺大錢。

鄔先生看後心動,留下姓名和手機號,後來一步步都按照客服的要求操作,卻沒能賺到大錢,還損失了學費。

“對方讓我加一下微信,加微信之後他有一個連結發給我,讓我先聽一下連結裡面的老師怎麼講課。”鄔先生說,點開連結後,他進入一個叫“亦學有道”的直播間,直播間裡有很多人,所謂的某短影片平臺簽約“講師”正在不斷兜售“直播課程”。

鄔先生交了1500元,每天晚上7點到9點按時聽課,一段時間後卻發現,所謂的教學課程在網上都能免費獲取,承諾的保底收益也不見蹤影。鄔先生此時才知道上當了,於是報了警。

和鄔先生一同被騙的還有韓先生。他在短影片平臺觀看直播,進而被引流至“亦學有道”直播平臺,被騙2990元。同一時期,奉化警方還受理了好幾起類似的案件。

詐騙分子的伎倆不止於此,他們會把掌握的大量受害人的身份資訊賣給“下游”,而“下游”的胃口會更大。

“下游”的詐騙團伙會告訴這些受害人,只有透過直播公司的“院長”專門教授以後,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收益。

此時詐騙團伙會丟擲所謂的“運營管理費”,要求繳納一年39800元的費用,在繳納這個費用以後,就可以享受到官方給的流量和粉絲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