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7章 FaceTime成為詐騙新工具

近期,上海警方接到多名市民報警,均稱遭遇了陌生人打來的FaceTime電話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金融平臺客服,以“關閉借貸業務,否則個人徵信將受影響”等為由對受害人進行詐騙。

經統計,今年以來,上海關於FaceTime的詐騙案件就發生了200多起,呈現危險的高發態勢,需重點警惕!

一天上午,李女士在家休息時,接到一個陌生的FaceTime電話,因為此前從沒用過FaceTime,所以她沒多想,便直接接通影片。

對方聲稱自己是某金融平臺客服,告知她之前開通的貸款利率很高,國家現在新出規定,之前的高利率屬於高利貸,需要解約,否則會影響徵信記錄,對買房和子女入學都有影響。

李女士本來嫌麻煩不想理會,但對方說“我這邊教您操作一下,不然你自己操作錯了還要線下辦理很麻煩”,於是便答應進行學習操作。

對方告訴了李女士一個指定網址聯絡其中的線上客服,同時讓她下載某視訊會議APP,給了她一個會議號,透過影片語音和線上客服,一起指導李女士進行螢幕分享操作。

隨後,對方用“曾開通其他貸款、理財”為藉口,誘騙李女士開通了該金融平臺內建的借貸服務,並透過複雜的線上指導,套出她銀行卡賬戶的餘額截圖,最後詐騙李女士近60萬元。

很多市民曾聲稱“我只要不轉賬就不會被騙”、“我只有銀行卡沒錢就不會被騙”。

但如今的詐騙團伙的套路日益“進階”,受害人在進行轉賬操作時,甚至並未意識到自己在“轉賬”;同時即使自己的銀行卡沒錢,也會被詐騙團伙誘導貸款。

李女士在到了轉賬這一步操作時,詐騙分子並未讓她直接轉賬,而是讓李女士輸入線上客服給的驗證碼,而驗證碼“599986”正是接近李女士銀行賬戶內的餘額。

因為李女士不停地進行銀行操作,也收到很多銀行驗證碼,加上詐騙分子洗腦話術“只輸入密碼不會轉賬,還需要進行人臉識別和驗證碼來驗證”影響,李女士雖隱約感覺到不安,但還是按照要求進行了“驗證”操作。

當銀行賬戶的餘額被轉走後,李女士方才發現自己被騙。

詐騙分子透過FaceTime聯絡受害人,冒充京東金融、支付寶、微粒貸等金融平臺客服,或是冒充銀監會工作人員,以國家政策調整為理由,以個人徵信為威脅,要求受害人進行登出賬戶、消除貸款等操作。

之後,引導受害人下載騰訊會議、ZOOM等各類具有實時螢幕共享功能的APP,開啟不明網址聯絡線上客服,誘騙受害人將錢款轉至指定賬戶,或引導受害者從銀行或其他網貸平臺進行貸款,承諾資金稽核後會將錢款返還,待轉賬完畢,就將受害人拉黑、失聯。

該型別詐騙之所以高發,可以從客觀情況和受害人心理等多角度進行分析:

一是詐騙分子利用了國內使用者不常用FaceTime、對該功能不熟悉的弱點,針對性進行詐騙,且該型別詐騙有向安卓類平臺擴散的趨勢。

二是詐騙分子運用“影響徵信”的話術威脅恐嚇受害人,造成心理上的壓迫,使得受害人不能理智思考,步步緊逼。同時,運用虛假“銀監會”證件和受害人個人資訊取信於受害人,降低防備心理。

三是詐騙分子運用“驗證碼”、借貸等方式迷惑受害人,利用受害人對金融軟體的不熟悉,讓受害人意識不到自己正在進行轉賬操作,從而實行最後的轉賬。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

1、支付寶客服不會打FaceTime或新增私人聯絡方式與您溝通;

2、遇到聲稱可以操作退款、提高徵信額度、極速借貸的客服請提起萬分警惕;

3、驗證碼、密碼等資訊一定不可告知他人,不要與陌生人開啟螢幕共享。若您已接聽電話擔心資訊洩露,請檢查您與騙子溝透過程中是否有配合操作的行為,並及時修改支付寶登入密碼和支付密碼;

4、請勿隨意接聽陌生人的影片請求,保護個人面部資訊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