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反詐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人們的防詐意識的日益提高,緬北詐騙團伙用過去的詐騙手段越來越難得逞了,於是他們不斷更新詐騙手段來實施詐騙。
緬北詐騙集團把定製行業的商家,比蛋糕店、定製相簿店、定製婚紗公司、確定房屋裝修風格的裝飾和設計公司等作為首選客戶,以定製為由發來一個壓縮包,表示自己想要的樣板風格儲存在壓縮包中,要開啟壓縮包就可檢視到。
詐騙團伙傳送過來的壓縮包檔案潛藏著病毒,一旦使用點選開啟,手機或電腦就會被遠端操縱,造成資訊洩露和財產損失。
小張是一家兒童攝影店的店主,一天他收到一條陌生好友的申請,對方聲稱自己的兒子即將滿10週歲,想請攝影店定製一個精美的相簿,作為送給兒子的禮物。
一聽客戶有需求,小張立即同意了,並詢問對方有無想要的相簿風格,對方直接發來一個檔案壓縮包,稱樣板都儲存在裡面。
小張沒有多想,登陸電腦微信,下載解壓檔案後檢視,誰知解壓後的檔案並不是照片而是一個應用程式。小張感到不對勁,連忙將應用程式刪除。
誰知過了一會,小張發現自己的電腦正在被遠端操縱,自己被拉入各種微信“團購福利群”,並自動向好友傳送各類陌生二維碼,自己微信裡面的款項也不翼而飛。這時,小張才發現自己落入了詐騙犯罪的圈套。
警方發現此類案件中,詐騙分子偽裝成客戶,以客戶身份與定製行業的商家進行溝通交流,並將病毒壓縮包偽裝為產品需求的參考樣板,病毒檔案解壓後,受害人的手機或電腦即被遠端操縱,微信賬號輕而易舉地被竊取,並用於盜刷錢財、在群聊釋出詐騙資訊、冒充其個人實施詐騙等行為。
與此同時,詐騙分子還會竊取受害人的隱私資訊,以刪除木馬病毒為理由對受害人進行敲詐勒索,致使其遭受更大的財產損失。
還有類似的一種騙局是,詐騙犯罪分子利用網民信任支付寶的心理,開發了一種被包裝成“壓縮檔案”的木馬病毒,能自動替換支付寶頁面。
當買家點選“替身網站”後,卡里的現金就會被轉走。浙江省舟山市市民小程在網購時就中招了,她在“賣家”發來的假淘寶支付介面中支付了2次,支付失敗後,她發現銀行賬戶裡已扣款2000元。
考慮到網購的安全性,小程在付款時,特別選擇了支付寶,但她沒想到,這年頭,支付寶網頁也被造假了。
“我在網上看好一件1000元的冬裝。付款前,賣家發給我一個壓縮包,讓我確認一下服裝款式。解壓後,發現壓縮包損壞,我也沒在意,點選了‘賣家’發來的支付寶介面連結。”
“我付款後提示‘支付失敗’,我又支付了一次,結果仍是失敗。我感覺不對勁,一查銀行卡,發現已付款2次,共計2000元。而賣家稱自己沒有收到款,不肯發貨。”小程直到此時才明白剛才的支付寶介面是假的。
警方介紹,這是騙子實施網路詐騙的一種新花樣,騙子以網路商戶的身份,在網上與買家交談,趁機傳送偽裝成“壓縮檔案”的木馬病毒。買家一旦接收,“木馬病毒”會替換買家所用的網上購物網站。騙子再透過“替身網站”轉走買家賬號內的資金。
警方請廣大市民提高警惕,與陌生客戶交談時增強防範意識,慎點對方傳送過來的壓縮包檔案。一旦發現手機或電腦被遠端操縱,立即尋求專業人員幫助;如果發現錢財被盜刷或不慎被詐騙,請及時保管好相關證據並撥打110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