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8章 偵破專為詐騙團伙“引流”的團隊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派往緬北的臥底偵查員發回情報,發現江蘇省南京市一間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某短影片平臺,為緬北電信詐騙團伙“引流”,使得詐騙團伙屢屢詐騙成功。

江健峰部長指示刑事偵查局派出偵查骨幹人員,會同南京市公安局立即進行偵查。

警方經偵查並找到一被害人王某某,被害人王某某說,他在觀看某短影片平臺直播過程中,裡面以免費贈送股票課程的名義關注自己的平臺賬戶,他以為對方是主播助手,新增了對方的微信,後在微信聊天中根據對方的指示,下載了“某某證券軟體”炒股,結果被騙。

除王某某外,警方還發現童某某等多名被害人均在某短影片平臺觀看理財、投資等直播後,裡面有人冒充主播“助手”的身份關注其賬號,並以免費領取資料、授課等各種名義將其“引流”至緬北電信詐騙團伙設立的微信群組,繼而對他們實施詐騙。

公安機關經對比多名被害人新增的短影片平臺賬號及引流的微訊號,鎖定並抓獲了以犯罪嫌疑人陳某某為首的“引流”團伙共計16人,並扣押了近百張用於“引流”而註冊的手機SIM卡。

犯罪嫌疑人陳某某到案後供述,一年前有人聯絡自己稱有個賺錢的門路,讓他去某短影片直播間“偷粉”並將粉絲“引流”至指定的微信賬號中,之後會根據“引流”的人數和自己結算,每月至少月入數萬元。陳某某心動了,於是開始招兵買馬組建“引流”公司團隊。

陳某某在江蘇省南京市租用了一處辦公地點,並招募了犯罪嫌疑人賈某某等15名人員,組建“引流”科技公司。

陳某某大量註冊某短影片平臺的賬號,並將賬號交由賈某某等員工用於新增粉絲。他們一般會“潛伏”在股票、投資等財經類直播間,針對的目標群體是那些發彈幕或詢問是否有免費資料等與主播互動過的粉絲,並使用註冊的短影片平臺賬號關注對方。

因賬戶名被修改為“資料班主任”或者“助手班班”,使粉絲誤以為該賬戶是直播間“助手”的賬戶而回關。

待直播間粉絲回關後,員工們按照陳某某的指示,冒充該直播間“助手”的身份與客戶私聊。

因關注的粉絲均是在財經類直播間觀看或互動過,這種冒充“助手”的方式可以快速吸引粉絲並獲取信任。

之後在私聊中進一步透過“加微信領資料”、“參加訓練營培訓班領取資料”、“趕緊加,老師說名額不多了”等話術,讓粉絲確信該賬戶是主播“助手”,便於下一步引導粉絲新增需要引流的微訊號。

據陳某某等人歸案後的供述,公司每天都會向賈某某等員工下發需要引流的微信賬戶。截至案發,公司團隊“引流”的人數超過6000人。

犯罪嫌疑人陳某某等人在獲取粉絲信任後,會直接提供需要“引流”的微信賬戶讓被害人新增,同時為規避被封號的風險,也會直接將回關的粉絲拉進冒充的“某短影片平臺群”再傳送微訊號讓對方新增。

儘管上述微信賬號後續並非由陳某某的公司團隊直接使用,而是交由他人,但在“引流”期間,陳某某等人承認自己使用的某短影片平臺賬號曾多次因涉嫌詐騙、違規等事由被封號,也知曉“引流”方是境外電信網路等違法犯罪團伙。

多名被害人在新增了微信後,對方以免費薦股、推送資料等各種理由欺騙被害人下載軟體,並根據對方指示在該軟體操作投資,結果一一被騙。

犯罪嫌疑人等人雖然不是上游電信詐騙團伙的成員,但陳某某等人冒充直播間主播“助手”,誘騙對方新增指定微訊號,該“引流”行為已經為電信網路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提供指引訪問服務。

最後,檢察院對被告人陳某某等16人以涉嫌非法利用資訊網路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陳某某等16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