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章 頭髮眉毛被大火燒糊了

有一次洪宇天到南粵省北部調研結束後,與當地縣委書記等人告辭,就往廣南市趕回。

大概走了一個小時,太陽已經下山了,只是還有霞光。突然,洪宇天透過車窗發現前方左側的大山濃煙滾滾,糟糕了,前方森林發生火災了。

洪宇天立刻吩咐秘書打全國森林火警專用報警電話報警,以便森林防火指揮部統一指揮,聯動交警、醫院等單位同時出警,因為火災事發地靠近國道,需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交通管制措施,以防過往車輛發生意外。

與此同時,洪宇天吩咐司機加速向前行駛,待靠近火災事發地時靠邊停車。因為洪宇天很清楚,“打早”滅火對撲滅森林火災至關重要,能有效地降低過火面積以減收火災損失,決定親自趕上山進行滅火。

車子一停下,洪宇天就帶著秘書和司機往火災現場衝上去。

洪宇天邊走邊告知秘書和司機:一會趕到起火點時,要用樹枝來撲火,因為山上沒有水可用來撲救;同時千萬不能迎著火打,而是要從後面追著火打,因為迎著火去打火,十有八九會被火燒到,這樣非但救火不了,還會發生生命危險;並且特別強調一會打火的時候,要三個人在一起打,這樣一方面能集中力量控制重點部位的火勢並能有效提高滅火效率,另一方面,可避免單獨行動時,如果一旦遇到危險,旁邊無人解救,極有可能身陷火海。

當時在國道路邊停車後往山上望過去,並不覺得起火處很遠,待往山上爬時才知道:起火處位於一斷崖式陡坡上,往上爬溝谷縱橫,並且林內針葉茂密。洪宇天3人足足走了20分鐘才爬上火災現場。洪宇天看到火借風勢,呼呼作響在猛烈燃燒,熱浪也迎面衝過來烤到臉上,瞬間就焦灼疼痛起來。

洪宇天三人馬上從灌木叢中折斷小樹當作撲火工具,衝向火場用樹枝滅火。轉眼間火勢趁著山風越燒越大,形成一條火龍,眼看就要越過一道防火帶,準備向另外的一座山頭蔓延,而那座山頭的後面連著一座森林茂密的大山——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情況萬分危急!

洪宇天3人奮不顧身全力撲救,當時只有一個信念:絕不能讓大火蔓過防火帶。此時,他們的鞋子被烤焦,頭髮都散發著一股燒焦了的味道。

經過十多分鐘的奮力撲救,終於把這邊的火情控制住。如果遲一分鐘趕上來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眼前其它地方大火仍然在猛烈燃燒,洪宇天3人又“組團”滅火。這時,護林員和森林消防隊員也趕上來了,大家也顧不上打招呼,勠力同心投入滅火救災中。

洪宇天這邊的滅火組已經有20人左右了,正當大家奮不顧身撲火時,突然風向轉變,大火伴隨著煙霧向他們襲來,在場所有人的頭髮和眉毛都不同程度被燒到;大家顧不上劇痛,稍作後退後、又不約而同地繞到大火的後面,繼續滅火。

話說當地縣委書記、縣長接到森林火情後,也往火災現場趕過來;當他們來到現場附近的國道邊停車時,藉助汽車的燈光,突然發現“南粵公務”的車也停在旁邊;這不是洪宇天副省長這2天過來我們縣調研時坐的車嗎?縣委書記下意識地拿出手機撥通了洪宇天的電話,但是沒聽到洪宇天副省長接聽電話。

縣委書記和縣長馬上往山上火災地趕,書記和縣長都估計洪宇天副省長等3人應該是在投入滅火救災而聽不到電話響,並擔心他們的安危。

晚上,風向國道這邊吹過來,山上的大火藉著山風又形成了幾條火龍,朝國道這邊的方向蔓延。

國道對面有村莊和工廠,雖然有消防車在國道邊嚴陣以待,但是,如果山火燃燒達到一定的規模,由於燃燒而影響上方空氣的氣壓變化,會形成飛天火龍,躍過國道、威脅對面的村莊和工廠,情況非常危急。

鑑於此時撲滅森林大火面臨的嚴峻情況,洪宇天拿出手機,撥通了省消防指揮部的電話,把當前的火勢及附近村莊和工廠面臨的危險告知了值班負責人,並要求指揮部儘快調動附近城市的水陸兩棲消防飛機到事發地進行救援。

接完電話的指揮部負責人當時很驚詫,洪副省長怎麼這麼快在事發現場呢,怪不得剛才聽一位領導都說打他的電話,他沒接到。

指揮部負責人馬上調動2架水陸兩棲消防飛機飛往火災現場進行救援。

這2架水陸兩棲消防飛機,是我國近年自主研製的效能先進的消防飛機,與常規的飛機相比,水陸兩棲消防飛機很明顯的優勢在於,起降場地的限制大大減小,水面行動更加靈活,既可在陸地上進行消防救援,也可在水面上比如對輪船、鑽井平臺等火災事故進行救援。水陸兩棲消防飛機不僅擁有12噸的載水量,還能在用完水後迅速飛降到湖河面上,在20秒內重新裝滿水箱,大大提高滅火救災的效率。

打完電話的洪宇天,又趕緊投入撲滅山火中去。經過全體滅火人員的努力,特別是在2架水陸兩棲消防飛機及時趕來增援,終於徹底把這場森林大火熄滅掉。

待縣委書記和縣長找到洪宇天等3人時,發現他們全身都溼透了,衣服也有很多破洞,臉上和手上全黑了,頭髮和眉毛也燒糊了。

洪宇天吩咐在場的當地負責人:對參加滅火受傷的人員馬上送醫院救治;對現場進行全面的檢查,防止灰碳復燃;吸取教訓、儘快查明起火原因上報。

洪宇天也顧不上休息,拖著極度疲憊的身體,當天夜裡就趕回省城廣南時了,以便第二天能有更多的時間來處理公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