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晨積極推行改革的同時,朝廷內部卻也暗流湧動。許多舊勢力不甘心自已的利益被削弱,暗中開始籌劃對策。
夜色深沉,張府內燈火通明。寬敞的廳堂內,幾名身著官服的老臣正圍坐在一張大桌旁,神色凝重,氣氛壓抑。張廷坐在主位,手中把玩著一隻古董玉扳指,臉色陰沉。
“李晨的改革越發激進,若再不採取行動,恐怕我們這些老臣的地位將不保。”張廷放下玉扳指,冷冷地說道。
“老爺,不如我們聯合幾家大戶,一同上書反對這次重組,逼迫李晨退讓。”一個親信急切地建議道,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慮。
張廷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輕蔑:“此計雖好,但李晨一向強勢,恐怕難以奏效。我們需要更周密的計劃。”
另一名老臣點頭附和:“沒錯,李晨年輕氣盛,志向遠大,簡單的上書恐怕難以動搖他的決心。”
這時,一個年輕的謀士上前低聲道:“老爺,何不借助外力呢?最近北方的匈奴部落蠢蠢欲動,若我們暗中資助他們,引起邊境動亂,李晨必定無暇顧及內部,到時候再從中作梗,定能打亂他的改革計劃。”
張廷眼中閃過一絲陰狠的光芒,他點了點頭:“好,就按此計行事。你立刻安排人手,務必將訊息傳出去。”
年輕謀士躬身應諾,轉身離開大廳,去執行任務。張廷望著他的背影,嘴角浮現出一絲冷笑:“李晨,你再聰明,也逃不過我的手掌心。”
幾名老臣相互對視,眼中皆露出擔憂之色。雖然他們心中暗暗期望計劃成功,但畢竟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陰謀,一旦敗露,後果不堪設想。
張廷察覺到眾人的顧慮,冷聲道:“諸位放心,此計雖險,但成功後我們便能穩固自已的地位,繼續掌控朝政。我們必須一搏!”
一名老臣沉吟片刻,終於下定決心:“既然如此,那就按張大人的計劃進行。希望一切順利。”
張廷點頭:“好,各位回去後,要做好準備,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即彙報。我們必須密切關注李晨的一舉一動,不能有任何疏漏。”
眾人紛紛應聲,心中各懷心思地離開了張府。夜幕降臨,張廷獨自站在庭院中,仰望星空,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他知道,這場博弈將決定他們的命運。
與此同時,在皇宮的御書房內,李晨正在燈下批閱奏摺。趙文遠站在一旁,默默等候。他知道,李晨每天都要處理大量政務,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
“趙文遠,最近邊境的情況如何?”李晨放下手中的筆,抬頭問道。
“啟稟陛下,邊境的局勢尚算平穩,但匈奴部落最近有些異動,我們已經加強了防範。”趙文遠恭敬地回答。
李晨點了點頭:“匈奴的動向不能忽視,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特別是在這關鍵時刻,任何小的疏忽都可能帶來巨大的危機。”
趙文遠沉聲道:“陛下放心,我們一定會嚴密監視邊境情況,確保安全。”
李晨露出一絲滿意的微笑:“很好,繼續保持這種狀態。只有內外安定,改革才能順利推進。”
正當李晨準備繼續批閱奏摺時,一名侍衛匆匆走進御書房,神色緊張:“陛下,有緊急情報。”
李晨眉頭一皺:“什麼事?”
侍衛將一封密信呈上:“這是邊境傳來的急報,匈奴部落似乎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跡象。”
李晨接過密信,仔細閱讀,臉色逐漸凝重:“看來情況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嚴重。”
趙文遠湊近檢視:“陛下,這封信提到匈奴部落的動向與我們內部某些權貴有關,可能是他們暗中策劃。”
李晨目光一冷:“這些權貴竟然勾結外敵,擾亂國家安定,實在可恨。”
趙文遠提議道:“陛下,是否需要立即派兵增援邊境,防止事態擴大?”
李晨沉思片刻,點了點頭:“立即派兵增援,同時派遣使者前往匈奴,探明真相。務必確保邊境安定,不能讓敵人的陰謀得逞。”
趙文遠領命,立即安排人手。李晨望著他的背影,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知道,這次邊境異動背後必定隱藏著更大的陰謀。
不久後,邊境增援部隊迅速集結,士兵們整裝待發。李晨親自前往邊境視察,激勵士氣。他知道,這不僅是一場軍事行動,更是一場政治博弈,稍有不慎,就可能滿盤皆輸。
在邊境的營地中,李晨與將領們商議應對之策。他們分析了匈奴的動向,制定了詳細的防禦計劃。李晨深知,只有穩住邊境,才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應對內部的陰謀。
與此同時,趙文遠派出的使者也在匈奴部落中展開了調查。他們發現,確實有一股不明勢力在暗中活動,試圖挑起事端。使者們迅速將這一情況彙報給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