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特科夫嘆了口氣,解釋道:“在對快取結構進行深度最佳化時,我們發現按照現有的設計方案,資料在不同級別的快取之間傳輸時,會出現時序衝突。這導致資料傳輸的穩定性大打折扣,嚴重影響了處理器的整體效能。”
林宇沉思片刻後說:“那我們有沒有分析出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時序衝突?是快取控制器的設計問題,還是快取之間的連線線路有缺陷?”
蓬特科夫無奈地搖搖頭:“目前還不能確定。我們已經對快取控制器的演算法進行了多次檢查和修改,但問題依然存在。連線線路也經過了仔細排查,並沒有發現明顯的物理故障。”
這時,團隊中的一位資深硬體工程師張工插話道:“林總,蓬特科夫,我懷疑是我們在設計快取層次結構時,沒有充分考慮到不同頻率下的資料傳輸延遲。當處理器處於高負載狀態,核心頻率提升時,資料傳輸的時序要求更加嚴格,而我們的設計可能沒有很好地適應這種變化。”
林宇思索著說:“張工的分析有一定道理。那我們是不是可以重新設計快取的同步機制,確保資料在不同頻率下都能穩定傳輸?”
蓬特科夫點頭道:“這是一個方向。但重新設計同步機制並不容易,需要對整個快取系統的架構進行調整,可能會影響到之前已經完成的部分工作。”
林宇堅定地說:“不管怎樣,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因為怕麻煩而放棄。如果需要調整架構,那就重新規劃。大家要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在討論如何解決快取問題的同時,軟體適配方面也出現了狀況。軟體團隊負責人李華匆匆趕來彙報。
“林總,我們在為朱雀 M2 處理器開發配套軟體時,發現新指令集與現有的一些主流軟體框架相容性不太好。很多軟體在執行時會出現錯誤或者效能嚴重下降的情況。”李華焦急地說道。
林宇問道:“那我們有沒有和這些軟體的開發商進行溝通?看看他們有沒有什麼建議或者解決方案?”
李華回答道:“我們已經聯絡了部分開發商。他們表示願意配合,但由於他們對我們的新指令集不太熟悉,需要我們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援和文件說明。而且,有些軟體的架構比較複雜,修改起來難度較大。”
林宇思考片刻後說:“這樣吧,我們抽調一部分技術骨幹,成立專門的軟體適配支援小組。與軟體開發商密切合作,為他們提供詳細的新指令集技術資料和開發工具。同時,我們自已也要對軟體框架進行深入研究,看看能不能在不影響軟體核心功能的前提下,對其進行最佳化,以更好地適配我們的處理器。”
蓬特科夫接著說:“林,我覺得我們還可以考慮開發一箇中介軟體。這個中介軟體可以在新指令集和現有軟體之間起到橋樑的作用,將軟體的指令轉換為處理器能夠高效處理的形式,從而提高相容性。”
林宇眼睛一亮:“這個想法不錯。但開發中介軟體也需要時間和精力,我們要合理安排資源,確保各項工作都能有序推進。”
在面對這些研發困境時,林宇並沒有氣餒。他召集全體研發人員召開動員大會。
林宇站在講臺上,充滿激情地說:“各位同事,我們現在確實遇到了很多困難。但這是科技研發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的挑戰。每一次困境都是對我們的考驗,也是我們成長的機會。我們不能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在硬體方面,快取時序衝突雖然棘手,但我們有這麼多優秀的硬體工程師,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找到解決辦法。在軟體方面,雖然相容性問題複雜,但只要我們與軟體開發商緊密合作,加上我們自已的努力,也一定能夠攻克難關。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出一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朱雀 M2 處理器,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堅持和付出。”
研發人員們聽了林宇的話,紛紛鼓起了勇氣,重新投入到緊張的研發工作中。
硬體團隊經過連續幾天幾夜的奮戰,對快取系統進行了全面的重新設計。他們採用了一種新的自適應快取同步技術,根據處理器的頻率動態調整快取之間的資料傳輸時序。
張工興奮地向林宇和蓬特科夫彙報:“林總,蓬特科夫,新的快取同步技術成功解決了時序衝突問題。經過測試,資料傳輸的穩定性和效率都達到了預期目標。”
林宇高興地說:“太好了,張工。這是大家努力的結果。”
在天宇科技的基站研發部門,緊張的氣氛瀰漫在每一個角落。趙剛帶領著團隊日夜奮戰,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終於,令人振奮的訊息傳來:天宇的第一臺 2G 基站成功研發!
林宇第一時間趕到基站研發部門,臉上難掩激動之色:“趙剛,你們太棒了!這是我們團隊智慧和努力的結晶,這臺基站的成功研發對我們公司乃至整個國家的通訊事業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趙剛雖然滿臉疲憊,但眼神中透著自豪:“林總,這一路走來確實不容易。從最初對國外基站的逆向研發,到後來的自主創新和最佳化,我們團隊經歷了無數次的試驗和失敗。不過,好在最終還是成功了。”
林宇點頭稱讚:“我知道大家付出了很多。那現在這臺基站的效能和各項技術指標都達到我們預期了嗎?”
趙剛詳細彙報:“林總,我們的基站在訊號覆蓋範圍、訊號穩定性以及資料傳輸速度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經過測試,在城市環境下,它的訊號覆蓋半徑可以達到 5 公里左右,而且在多使用者同時連線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持穩定的通訊質量。資料傳輸速度方面,相較於之前的通訊技術有了顯著的提升,能夠滿足未來一段時間內使用者對於語音通話和簡單資料業務的需求。”
林宇聽後十分滿意:“很好,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不過,我們不能就此鬆懈。接下來,我們要考慮基站的量產和大規模部署問題。”
趙剛回應道:“林總,量產方面我們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我們會與生產部門緊密合作,制定詳細的生產流程和質量控制標準,確保每一臺量產的基站都能達到和這臺樣機相同的質量水平。大規模部署的話,這需要和華夏電信等運營商進一步商討合作方案,確定基站的選址、建設以及後續的維護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