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4章 70奈米光刻機

姜老找到林宇,眼中滿是感激之情。

姜老拉著林宇的手說:“小林啊,真的得好好感謝你。你們公司購買這五臺光刻機,可是給我們解了燃眉之急,為我們後續研發新的光刻機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援啊。”

林宇笑著回應:“姜老,您太客氣了。您的研究對我們整個行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這也是我們應該做的。”

姜老微笑著點頭:“小林,你對科技發展有如此長遠的眼光,真是難能可貴。我想邀請你去我們的實驗室參觀參觀,我們有個好訊息想和你分享。”

林宇好奇地問:“哦?是什麼好訊息,姜老您就別賣關子了。”

姜老神秘兮兮地說:“我們的 70 奈米光刻機已經研發得差不多了,目前正在進行最後的測試。這可是我們團隊多年的心血結晶啊。”

林宇眼中閃過驚喜:“真的嗎?那可太棒了!這在國內可是領先水平啊。”

於是,林宇跟隨姜老來到了他們的實驗室。一進入實驗室,林宇就感受到了濃厚的科研氛圍。各種精密的儀器裝置擺放整齊,科研人員們都在專注地工作著。

在光刻機測試區,一臺巨大的 70 奈米光刻機矗立在中央,周圍連線著各種複雜的管線和監測裝置。

姜老向林宇介紹道:“小林,這就是我們的 70 奈米光刻機。為了研發它,我們克服了無數的技術難題。”

林宇讚歎道:“姜老,這光刻機看起來就很先進。您給我講講它的原理和一些關鍵技術吧。”

姜老興致勃勃地開始講解:“這臺光刻機的光源採用了我們自主研發的新技術,能夠產生更穩定、更純淨的光束,這對於提高光刻精度至關重要。而且,我們在鏡頭系統上也有重大突破,透過特殊的光學材料和設計,大大降低了像差,使得光刻圖案更加清晰準確。”

這時,一位年輕的科研人員走過來說:“姜老,我們在最後的測試中發現了一個小問題。在長時間連續工作後,光刻機的定位精度會出現輕微偏差。”

姜老皺了皺眉:“這個問題可不能忽視。定位精度關係到整個光刻過程的質量。我們得趕緊找出原因。”

林宇在一旁問道:“會不會是傳動系統或者定位感測器出了問題?”

姜老點頭:“有這個可能。我們得對這兩個部分進行詳細檢查。”

於是,科研人員們立刻行動起來。他們開啟光刻機的外殼,對傳動系統進行檢查。

一位負責檢查傳動系統的科研人員說:“姜老,我們發現傳動皮帶在長時間運轉後有輕微的鬆動現象,這可能會影響定位精度。”

姜老思考片刻後說:“那我們考慮更換一種更耐用、更穩定的傳動皮帶,並且設計一個自動張緊裝置,確保皮帶在工作過程中始終保持合適的張力。”

在檢查定位感測器時,另一位科研人員報告:“姜老,感測器的訊號在長時間工作後有一些波動,可能是受到了周圍電磁場的干擾。”

姜老說:“那我們要對感測器進行電磁遮蔽處理,同時最佳化感測器的訊號處理演算法,提高它的抗干擾能力。”

在科研人員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林宇和姜老繼續交流。

林宇說:“姜老,如果這 70 奈米光刻機研發成功並投入量產,對國內晶片產業的影響將是巨大的。我們可以生產出更先進的晶片,不僅滿足國內需求,還能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

姜老深有感觸地說:“是啊,我們一直都希望能打破國外在高階光刻機領域的壟斷。這臺光刻機只是一個開始,我們還有更高的目標。”

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科研人員們完成了對光刻機的調整和改進。

年輕科研人員興奮地向姜老報告:“姜老,我們重新測試了一遍,現在光刻機在長時間連續工作下,定位精度的偏差已經在可接受範圍內了。”

姜老滿意地笑了:“幹得好!大家繼續努力,我們要確保這臺光刻機的各項效能都達到最優。”

在參觀完光刻機測試後,姜老又帶著林宇參觀了實驗室的其他區域。

在晶片研發區,姜老介紹道:“我們在這裡不僅研發光刻機,還在研究與光刻機配套的晶片製造工藝。我們希望能夠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晶片製造體系。”

林宇看著那些正在研發中的晶片樣品,說道:“姜老,這真的是太有意義了。如果我們能掌握從光刻機到晶片製造工藝的全流程技術,就不用再受國外的限制了。”

姜老點頭:“沒錯,不過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目前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實驗室的材料研究區,科研人員們正在研發用於光刻機和晶片製造的新型材料。

一位材料科研人員向姜老彙報:“姜老,我們新研發的光刻膠材料在實驗中表現出了很好的效能,它的解析度和靈敏度都比傳統光刻膠要高。”

姜老眼中露出驚喜:“這是個好訊息啊!這種新型光刻膠如果能夠量產,將進一步提高我們光刻機的光刻效果。”

在離開實驗室的時候,林宇對姜老說:“姜老,今天的參觀讓我受益匪淺。我相信你們的研究一定會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們天宇科技也會全力支援你們。”

姜老拍了拍林宇的肩膀:“小林,有你們這樣有擔當的企業支援,我們更有信心了。我們一起為國家的科技事業努力。”

回到天宇科技後,林宇立刻召集公司高層開會,分享了在姜老實驗室的所見所聞。

林宇對大家說:“這次參觀姜老的實驗室,讓我看到了國內光刻機和晶片技術的巨大潛力。我們要和姜老他們緊密合作,利用好這些先進技術,推動我們公司的發展。”

技術部主管趙剛說:“林總,那我們可以提前規劃一下,等 70 奈米光刻機量產,我們如何將其應用到我們的晶片生產中,比如調整生產線佈局和工藝流程。”

市場部主管王芳說:“我們也可以開始準備宣傳工作,一旦我們用上更先進的晶片,這對我們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是一個極大的提升。我們可以在市場上突出我們晶片技術的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