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章 謀個出路

正值秋收前的空檔,因著之前洪水顧家給村裡出錢出力,大家都感念他們的好處,這次建宅子,鄉里鄉親的都自發過來幫忙.

人手充足房子就造的快,開工半個月後顧臻再回老家,附房和樓房的一層已經開始收尾,現場叮叮噹噹忙得熱火朝天。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顧良才自然也不會佔他們的便宜,除了好飯好菜的供應,過來幫忙的人,不論男女都按日子給大夥兒記上了工錢。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你果然當得起大老闆。”村支書王爺爺知曉後,當著顧良才的面又是一通贊。

顧良才一臉慚愧連連作揖,接著又給王爺爺散了煙,閒聊幾句後,老人家看著遠處的農田深深嘆了口氣,“哎,這場洪水發的不是時候啊,今年晚稻的收成怕是不會好。”

農村人忙活一年,為的就是地裡的收成,如果稻子收成不好,那今年年底又要有不少人家發愁了。

這麼想著,顧良才也跟著皺起了眉頭,“農民的日子不好過啊~”

是不好過,顧臻家所在的渡口村,河網密佈又有山地丘陵,適合耕種的田地並不多。工商業就更談不上了,除了村辦的紙盒廠和小賣部,規模最大的就要數渡口的修理鋪了。

也因此,農閒時候,村裡的年輕人都想盡辦法要出去打工掙出路。

“往後不往這走船了,日子只怕更難過哦。”王爺爺緩緩吐著煙,一雙渾濁的眸子滿是擔憂。

村子外圍的白蕩河是村裡最寬的一條河,自西北向東南流過丘陵和平地,一路連通了十幾個村子,最後匯入京杭大運河。

自建國以來,白蕩河裡往來的貨船從不間斷,村子東西各有一個渡口碼頭。貨船經過時,會選擇在碼頭停靠上半天,時常有船上的人上岸,跟村裡人買些補給用品,甚至來村裡收糧收菜,給大夥兒添了很多額外的收入。

但這次的洪水沖毀了大片的河堤,雖說搶修及時避免了大規模決堤,但河道淤積的泥沙過多,船隻容易擱淺,航線只能被迫改道,從上游繞過了渡口村。喪失了航船的優勢,白蕩河一這一段,徹底沉寂了下來。

晚上父女倆在王爺爺家借宿了一晚,第二天,倆人起了個大早往新房子趕去。

暑氣已過,清晨的鄉間小路被薄薄的霧氣籠罩著,若隱若現的像一條條透明的薄紗。帶著露珠的小草刷過腳踝,癢癢的又帶著一絲涼意,被爸爸牽著的顧臻貪婪地吸著鼻子。

其實拋開錢字不談,渡口村真的很美。

這裡沒有工業汙染,沒有高樓大廈,低矮的房屋星星點點地分散著,阡陌交錯、雞犬相聞。

再往後二十年,這裡優美的自然環境、清新的空氣和寧靜的生活節奏,正是那些城裡人所向往的返璞歸真的生活。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中國人對於田園生活的嚮往,是刻在基因裡的。

既然如此,能不能好好利用下這裡的優勢,幫助大夥兒謀個出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