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說,畢竟他是沒機會看《孫子兵法》的。
“道是民心,天為天時,地及地勢,將指將領,法乃制度。
想想一線天之戰,究竟是天時地利重要,還是將領制度重要?如果那幾日不是持續的颳著西南大風,如果不是佔據了有利地勢,又何談排兵佈陣?細算下來,所謂的將法在當時,又起到了多大作用?”
這話說的不算客氣,擺明是說當日將領們並沒有發揮太大功效,但夜峰卻是聽得連連點頭。
沒錯,當日一戰與其說是軍士們生猛,不如說是城主用兵得當,但這個用兵的前提是需要天時和地利支撐的!“而道呢?這才是最重要的,民心向背往往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我結合當下了來講你或許便能理解了,咱們需要穩固壯大夜央,總需要募兵吧?你覺得若是百姓對夜央根本就沒有歸屬感,招募的軍士在作戰時又能有幾分戰力?相反的,若是讓他們將夜央視作家園,那打起仗來就能時時刻刻爆發出背水一戰的勇氣!戰力、軍械,可以透過不斷的訓練和研究來提升,排兵佈陣往往是靠臨場的應變,但戰意民心卻是需要從最基礎的一點點做起。
有了民心民意,夜央城便會一天天繁盛起來,有了更多的人願意來這裡居住,咱們的後方才算穩定,戰力才有了源源不斷的補充渠道,只有這樣——前線的將士們才能安心.”
夜峰不知不覺已經聽得入神了。
在這個追逐權利和財富的世界,又有幾人會將百姓看的如此之重?細細一想,城主這一番話卻是字字珠璣,飽含大道。
越想夜峰的呼吸越是急促,忽然單膝跪地,拱手道:“城主高見,夜峰遠不能及。
末將願終身跟隨城主,以效犬馬之勞!”
這樣的人物,又豈會一輩子碌碌無名?直覺告訴夜峰,跟著眼前的年輕人,他或許能真正成就萬世不朽之功!短短三個月夜央城已經是煥然一新,之前散漫的軍紀變得令行禁止,郡縣治安井井有條。
在一系列獎勵政策之下,農民積極開荒屯田,夜央城內關閉了許久的商戶也陸續重開,漸漸呈現出繁華之態。
沒有了府衙的擔子,列擇的心思更多放在了軍隊上,從營軍到城防,甚至是府兵列擇都抓緊了操練。
在這個過程中列擇也不是事必躬親,而是有意無意開始培養夜峰。
夜峰呢?幾個月的時間裡他從列擇身上學到的東西怕是抵得過從軍打仗這麼多年的總和。
超前的治軍理念,新奇的各種陣法,還有時不時受教的兵法戰術,讓他只要有閒暇便會帶著心腹將領們跑向城主府,纏著列擇要求學習。
一切都有條不紊的發展著,列擇也在緊鑼密鼓蒐集著有關鄒家的資料。
那幾只奪命螢出自鄒家軍,這是他目前能掌握到的唯一與御龍殿相關的線索。
夜已經很深了,但列擇仍待在書房內。
不同於夜央城的太平,周圍夜家控制的範圍內這段時間時不時有戰事爆發,雖然都只是小規模衝突,但可以預見鄒家和汪家的攻擊怕是很快便會到來,沉悶中不斷施壓往往是大戰爆發的前奏。
桌上的行軍圖列擇看了不下百遍,對於汪、鄒兩家可能發起進攻的目標和方式也都做了一次又一次的推敲,他已經給夜老太爺去了信,讓他提醒幾座城池的守將,畢竟不是他轄區範圍內總有些鞭長莫及。
這段時間列擇已經悄悄調動了營軍,朝著可能爆發大戰的諸城儘量靠近,為的便是在大戰降臨時能及時支援。
不過如今軍中真正能信得過放心使用的大將並不多,有些捉襟見肘。
“若是薛瑛他們在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