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章 登聞鼓

柳未央頓時大羞,不過見躺在腿上的男子已經閉上了眼睛,也只能按耐住心底的羞意,小手放到於非臉頰,繼續掏起了耳朵。

躺在柳未央腿上的於非只覺得臉龐是驚人的彈性,鼻尖是如蘭似麝的幽香,不由暗歎,要是有這種質量的枕頭就好了,睡眠質量一定槓槓的。

柳未央掏了一會,忽然驚呼一聲道:“有一塊掉進去了,你別動,妾身給你掏出來。”

說著,湊近於非的耳朵,朱唇輕啟,對著於非的耳朵輕輕的吹了一口氣。

於非頓時如同觸電一般,身子一抖,把柳未央嚇了一跳。

頓時有些惱火,在他手臂上拍了一下,嗔道:“別亂動!”

於非頓時變老實,一動也不敢動,柳未央卻是被他的反應逗笑了,她吃吃的偷笑了一會,語氣調侃道:“沒想到你的耳朵還挺敏感的。”

“你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要不我也在你耳邊吹一口氣試試”

“貧嘴,老實躺著別亂動。”

“哦……”於非答應一聲,再次閉上了眼睛。

感受著午後的微風,聽著柳未央很有規律的呼吸聲,以及不時傳來的蟬鳴聲,於非漸漸睏意上湧,恍惚間便失去了意識。

等柳未央幫他掏乾淨之後,卻不見他動靜,低頭一看才發現他已經睡著了,不由莞爾。

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依舊沒有動靜,左右看看見四下無人,不遠處的雨棠玩鞦韆玩的不亦樂乎。

柳未央猶豫片刻,臉上露出俏皮的神色,湊到於非耳邊,檀口微張,對著他的耳朵輕輕的吹了一口氣。

睡夢中的於非不出所料的身體猛地一抖,柳未央嗤笑出聲,這一笑的風情恰如夏花爛漫,美的不可方物。

在風鈴陣陣中,慵懶的午後悄然劃過……

大乾北部;

臨海……

俗話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此地的村民一生靠打魚為生,雖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至少能做到溫飽。

然而,自從朝廷南遷後,心思都放到了北方金國,無心他顧,這也導致當地倭寇肆虐,官府無能為力。

魚群多的海域經常有倭寇出沒,漁民只能去相對偏僻的地方捕魚,收成也可想而知。

就這也就罷了,倭寇還不時上岸騷擾,虐殺當地百姓,手段之殘忍足以讓人毛骨悚然。

這天,與往日一樣,男人們都出海捕魚去了,只留下家中婦人操持家務。

幾個婦女蹲坐在海邊縫補著漁網,也許是常年暴曬的原因,面板都有些黝黑乾燥,顯得有些面黃肌瘦。

正聊著家長裡短,忽然見不遠處一個大著肚子的年輕婦人抱著漁網走了過來。

其中一個婦人笑道:“哎喲,陳家媳婦,你這挺著大肚子還出來補網啊?”

那大肚婦人黝黑的臉龐露出一個笑容,把漁網放到地上:“閒著也是閒著,總要做些事情。”

另一個婦人嘆了口氣:“要我說,這漁網不補也罷,能搬走還是搬走的好。”

旁邊一個婦人介面道:“說的輕巧,能搬去哪裡?據說城裡一個燒餅都要十文錢,這誰吃得起?”

“那也好過被倭寇搶了去,而且那些殺千刀的殺人不眨眼,你們知道宋老頭家的兒媳婦吧?就是被倭寇殺了,死的太慘了。”

“沒報官嗎?”

“報官?”先前那個婦人冷笑一聲:“報官有什麼用,那些官老爺也就對我們逞威風,遇到倭寇慫的跟孫子一樣。”

幾人正閒聊著,忽然一個婦人指著海面奇怪道:“這是誰家漁船回來了?”

眾人目光望去,只見五艘漁船出現在視線內,快速往岸邊划來。

有個機靈的婦人率先反應過來,驚道:“不對,怎麼可能這麼多艘一塊回來?那可能是倭寇,快跑!”說完率先起身慌慌張張的向遠處跑去。

岸邊眾人也都反應過來,抱著漁網就跑,那大肚婦人腿腳笨重,被人拉著往家跑,可沒跑幾步,左腳踩空摔倒在地。

而隨著漁船靠近,船上也出現了幾個穿作怪異的倭寇,這些人穿的五花八門,有的甚至還穿著女人的衣服,髮型也不統一,有的是束髮,有的是那種地中海式的扶桑武士髮型,見到岸上逃跑的漁民,眼中露出嗜血貪婪的目光。

漁船剛一靠岸,船上倭寇便鬼叫著衝上岸來,到處追砍漁民。

那扶著大肚婦人見倭寇上了岸,嚇得丟下摔倒的大肚婦人逃之夭夭。

那大肚婦人強忍住腳踝傳來的疼痛感,咬著牙往家跑。

好不容易跑回家關上木門,癱瘓在床的老人見狀,正想開口詢問,就聽見哐噹一聲,那木門便被一個倭寇踹開,那大肚婦人也被撞倒在地,還沒來得及爬起來,就被幾個穿著女人衣服的倭寇嬉笑著拖出了屋子。

片刻之後,院子裡傳來女人驚恐的哭喊聲以及倭寇的淫笑聲。

而躺在床上的老人聽的睚眥欲裂,奮力從床上爬起來,卻一頭栽下了床,腦袋磕到地面,血從老人頭部緩緩滲出,老人也昏死了過去生死未卜……

一直到傍晚時分,才有一對父子提著兩簍魚回到村裡,剛一進村,就見一處灌木叢中鑽出一個乞丐,對那對父子道:“陳豐年,快回家看看吧,村裡來了倭寇,好像往你家方向去了。”

那對父子一聽,慌忙往家裡跑去。

老遠見自家院子漆黑一片並未掌燈,不由心中咯噔一下,丟下魚簍快速跑回家,藉著幽幽月光,只見自已妻子赤身裸體躺在血泊中,腹部還被拋開,那場景,修羅地獄也不過如此。

名叫陳豐年的年輕人大叫一聲衝了過去,而年邁的父親卻是直接暈死了過去……

翌日一早,當地縣衙門前,陳豐年舉著鼓槌表情堅定的擂動鳴冤鼓。

一連敲了數十下,才有一個身穿差服的老頭睡眼惺忪的走了出來,不耐煩道:“別敲了,這大清早的有什麼冤屈不能下午再敲?”

陳豐年普撲通一聲跪到地上,重重的磕了幾個頭,大聲道:“倭寇殺我妻母,還請縣官老爺為草民做主,出海誅殺倭寇。”說完,又砰砰砰的磕起了頭。

“行了行了,我會上報給縣老爺的,你就先回去吧。”

陳豐年也不敢多說,又磕了三個頭後,起身離開。

回家安葬完妻子母親後,又等了數天,縣衙那邊卻如泥牛入海,沒有一兵一卒派來,甚至連訊息都沒有。

去縣衙詢問,總是說縣老爺公務繁忙,等忙完再說。

總之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然而陳豐年卻並未打算就此放棄,見縣衙不管,與父親商量過後,就決定進京告御狀。

打定主意後,翌日天一亮就帶了些乾糧和換洗衣物,與父親一起進京。

半個月的風餐露宿,父子倆總算是進了京,幾番打聽後,得知大乾太祖在午門外設有登聞鼓,凡有冤屈,皆可鳴鼓。

於是陳氏父子便來到午門外,果然見宮門旁立著一面三米高的大鼓,旁邊還是侍衛看守。

陳豐年見狀自然大喜,跑上前去正要拿鼓槌,一旁的侍衛見狀,直接抽出腰刀呵斥道:“什麼人!?這裡不是你該來的地方,速速退去!”

陳豐年忙跪地道:“大人,草民有冤,特來登聞鼓鳴冤。”

那侍衛上下打量他一眼,搖搖頭道:“此鼓不可輕動,你還是回當地衙門鳴冤吧。”

陳豐年雙膝跪地,雙目通紅道:“就是因為衙門不管,草民父子才進京鳴冤,還請軍爺網開一面,讓草民鳴鼓。”

那侍衛有些不耐煩,收刀入鞘道:“你這人聽不懂人話啊?若是什麼人都來鳴冤,這皇宮豈不是亂套了?速速離去,以免釀成大禍。”

見少年依舊跪地不起,侍衛正要上前驅趕,卻有一頂小轎晃悠悠的從皇宮出來,轎簾一掀,從裡面走出一個滿臉絡腮鬍的官員,見地上跪著兩人便開口問道:“何事喧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