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章 盜版狂襲,見招拆招

糖人全名糖人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糖人也是拍電影的,只不過撲的太慘,公司差點倒閉,後來改做古裝電視劇,摸索出古偶的套路,才成長為電視圈的巨無霸。

雖然公司主要以製作電視劇為主,但每一個香江導演,都有一個電影夢。

自仙劍一成功後,糖人又拍攝了兩部電影,毫無意外,血撲,撲的連看得人都沒有。

而李明洋的電影必定大賺,雖然取巧,沒給劉藝菲片酬,但賺了就是賺了。

“劇本是我們以前老文藝片的製作方式,考究、細緻。實際拍出來的效果,竟然如此清新脫俗,各種炫技,連色彩美學都用上了。”李國利笑道。

“鏡頭抄了好多。”

“專業點,叫致敬。”

“感情刻畫的很細膩,一直在講感情,卻沒有那種情緒爆發,很剋制,娓娓道來,這剪輯的功力不簡單啊!”擅長拍戀愛劇,花千骨、微微一笑很傾城、三生三世的導演林玉芬說。

“很難想象,拍出屌絲男士這種低俗網劇的李明洋,竟然能拍出如此清新唯美的愛情電影。”蔡衣儂笑道:“可惜啊!京圈容不下他,他越優秀,越被打壓,最後便宜了我們。”

“老說我們港圈卡別人,京圈不也照樣卡別人,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少說點吧。”

李國利安靜了下來,其他人也安靜下來,繼續看電影。

青年男女因為種種矛盾,變得漸行漸遠,劇情並沒有用出軌、暗示第三者插足來推進兩人的分道揚鑣,而是不疾不徐,用一些生活的瑣事來鋪墊,用藍黃對撞色給人暗示。

花束般的戀愛漸漸枯萎,到底何時會枯死呢?蔡衣儂點點頭,高口碑的電影,確實有獨到之處。

電影圈不是隻看票房。

有業內評價和市場評價。

當李明洋獲得座山雕的認可,他就已經是電影導演,但是太年輕,壞的規矩太多,肯定要冷靜一段時間,一來保護,二來磨磨他的性子,要懂規矩。

口碑好票房低,這在電影圈太正常了。

而真正能做到既有口碑又有票房的電影少之又少。

蔡衣儂忽然理解李明洋為什麼對花束那麼執著,拼著得罪華藝也要拍到底了。

花束作為藝術片,首先就是業內評價,也就是京圈。

不需要看票房,只要能讓業內認可就行,最終座山雕認可了。

而上映後,好的口碑是錦上添花,好的票房是立足電影圈的根本!

口碑已經有了。

票房的多少,就是他未來在電影圈的起點!

……

5月5日,花束前一天內地票房出爐,130萬。

比5月3日的票房140萬,低了10萬。

但是5月4日不是五一假期,而是工作日。

其他影片包括《南京!南京!》《金剛狼》票房全都大幅度跳水。

只有花束一枝獨秀。

花束無疑在商業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李明洋很滿意這個成績,對花束的票房有了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內地票房2500萬!然而,就在這天中午,網上出現了盜攝版。盜攝版一旦出現,就預示著高畫質盜版不遠了,這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

晚上九點多,忙了一整天的李明洋開啟電腦,看到網上的《花束》高畫質盜版,不由一嘆。

他知道盜版會來。

只是沒想到會來的那麼早,上映五天就出現高畫質盜版了。

無論什麼電影,只要在網上出現高畫質盜版,票房都會大跌,腰斬都算輕的。

面對盜版的問題,只能靠演員和導演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或者特效的視聽盛宴,讓支援正版的影迷走進電影院。

在這方面馮褲子無疑是成功的。

在沒有特效加持的情況下,非誠勿擾作為劇情片。

先是6天破億元,繼而13天破2億元,19天破3億元,在公映一個月後終於衝破《赤壁(上)》的3.2億元票房紀錄,達到驚人的3.3億元。

直逼《泰坦尼克號》曾創下的3.6億元紀錄,該紀錄是在中國上映的電影的票房最高點。

盜版對非誠勿擾的影響很低,票房走勢一直很平穩。

國內第一商業導演,賀歲檔的代名詞,實力真的強橫之極。

在無極、菊花、夜宴,三大大製作電影過後,國內三大導演的譭譽參半。

只有馮褲子在短時間內,拿出集結號這一商業和藝術性兼備的佳作,另外兩個,一個還在吃老本,一個在搞奧運,隨後的三槍,給了全國人民一個大驚嚇。

而這,還不是馮褲子的巔峰!

明年才是!

幾乎所有導演在遇到高畫質盜版之後,都會放棄與盜版抗爭,靜待票房,然後破了多少萬,破了多少億,釋出喜訊,開慶功宴。

但李明洋不打算放棄!即便盜版來勢洶洶,他依然要爭這個票房!

未來他能不能在電影圈站穩腳跟,全看花束的票房,能把他帶到哪個高度!

明年就是百度正式進入娛樂圈的日子,娛樂圈會進入資本逐鹿的流量時代。

沒有人會拒絕一個能以小博大的導演,如果有。

那隻能說博的不夠大!李明洋馬上去找王常田。

王常田正在長安俱樂部應酬,但是得知李明洋有事要跟他談。

他還是抽出時間,放下一屋子的資本,去樓下的會客室,等李明洋到來。

得知李明洋要拿錢給影院,補貼票價,讓觀眾買到低價票的時候,王常田果斷的搖了搖頭,“你這個想法不現實,至少現在不現實。”

果然,王常田沒有一棒子打死他的想法。

貓眼是美團內部孵化的一個娛樂部門,開展線上電影票業務。

然而後來,貓眼最大的股東是光線,第二大股東就是企鵝,最後才是美團,佔比極低。

“很划算啊!總比買票房來的強。”

“確實比買票房划算,但實行起來很難,沒有合理的監管和統計,補的票差怎麼算?認誰的賬?院線有自己的操守,但影院不一樣,不然哪來那麼多高畫質盜版?”

“那找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