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氣得大口喘氣。
他沒有想到魏徵連這番話都敢說出來。
他是十分想砍了魏徵,可是他不敢。
以後別說砍了魏徵,還要時時刻刻保護魏徵,千萬不能讓他死於暴斃。
“還請陛下為了大唐江山好好考慮,後人的時代已經證明皇帝做太長了不好,陛下您和後代唐明皇還有乾隆等都證明了這個事情!”
李世民想要反駁,可是已經發生的歷史讓他無法反駁。
“朕,知道了,這件事情朕會考慮的!”
李世民有氣無力地說道。
他想做皇帝,也想大唐江山千秋萬代。
自古以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必須要捨棄一樣。
“陛下明鑑,微臣相信今天之後,陛下將會成為一位真正完美的千古一帝!”
魏徵也不是個傻逼,明白逼太緊了不好,皇帝還是要誇一誇的。
“朕知道了!”
李世民此刻的心情有些失落,葉霄卻忽然說道:“除了這幾個錯誤,那接下來我就要開始誇李世民了!”
嗯?
剛剛還emo的李世民頓時眼睛一亮。
天晴了啊!
“李世民登基之後的年號為貞觀,除了他晚年犯下的那些錯誤,中前期的他可謂給大唐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他統治的時期也被稱為貞觀之治!”
“而貞觀之治誕生的背景就是在李世民即位之後,他因為親眼目睹和親身經歷了農民戰爭對國家造成的損害,意識到農民對國家的重要性,所以他一改隋煬帝楊廣不重視農民的事情,讓百姓休養生息,維持了社會的穩定!”
這一頓誇讓李世民樂得鬍子一顫一顫的。
“大家好好聽一聽啊,朕也不是那麼沒用,也是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的!”
他的心情又好了起來。
“這些具體細分下來,就是在制度上唐太宗延續改進了隋代的多種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調製、科舉制、常平倉制等,堪稱完備,對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
“比如說科舉制度,這開創了寒門也能出貴子的先例,而且科舉制度從隋朝時誕生,隨著清朝一起滅亡,前後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
“多一句嘴,科舉制滅亡的原因是清王朝的統治下,貫徹的是民族歧視政策。滿人享有種種特權,做官不必經過科舉途徑。”
清朝:......
我們這朝代還有沒有什麼值得誇獎的地方?
難道後人就這麼瞧不起我們大清嗎?
在明朝時空,朱元璋聽到這話之後忍不住說道:“滿清誤我漢人江山,朕一定要驅除韃虜,給滿人殺滅種!”
殺氣騰騰的他將屠刀對準北方。
“除了這些制度,唐太宗用人不問出身,只要你有才華,你就上。並且重修了《氏族志》,以功臣代世胄,科舉代門第,逐漸改變了魏晉南北朝以來重視門第的風氣,世家豪族輪流掌政的惡習,廣開平民高仕的機會,清除舊社會的觀念,緩和了社會矛盾,為後續的開元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李世民微微頷首,這小夥子是個人才,說話也好聽啊。
“然後他還開放商業,唐朝時期的商業十分發達。在古代,士農工商,商人的社會地位其實是最低的,甚至可以說是備受歧視,可是在唐太宗的時期,他不但不歧視商業,還給商業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
“在商業發展之後,商人需要走南闖北的買東賣西,那自然需要驛站和休息的地方,一座座新的城市拔地而起,這些城市都成為了我們後人偉大的財富!”
再一次得到誇獎,李世民的鬍子早就翹到天上去了。
看來朕除了這些黑點,其餘的地方都挺不錯的嘛。
民間的老百姓們你們好好看看,朕發動玄武門之變是為了那個皇位嗎?還不是為了讓你們過的更好,更輕鬆。
以後你們再提起玄武門之變的事情會後心不心虛?
臉紅不臉紅啊!
要是他李建成那個廢物做了皇帝,會給你們想那麼多嗎?
那逼肯定是首先想著自己貪圖享受的。
李世民趕緊說道:“史官!史官呢?快過來,將這些記下來,讓後人都好好看看!”
“開放商業之外,李世民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開放國境!”
“在那個時候,周邊小國無數,這些國家紛紛以加入大唐為榮,能夠學習大唐文化為最高的榮譽,周邊島國從大唐學了無數的東西過去。甚至於在現代,國外華夏人住的地方叫做唐人街,這說明唐朝文化對後世的影響之深!”
“唐人街,漢人,這都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
唐人街!
李世民聽到這個街道的一瞬間興奮地手足舞蹈。
他發出爽朗的笑聲:“各位,你們都聽到了嗎?唐人街,以咱大唐的名義取的街道名字啊,這說明唐朝對後世的影響十分深遠,雖然大唐不在了,可是唐人用在!”
這一次,所有大臣的臉上都有光芒。
他們跪下來說道:“恭喜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唐朝的影響深遠,他們的名字也留在歷史上了啊。
“唐太宗李世民以民為本,廣開言路,虛懷納諫;他重用人才,唯才是任;他鐵面無私,依法辦事。”
“這些構成了貞觀之治的基本盤,也影響到了他的子孫後代,唐朝也成為古代集權治世最好的榜樣。”
“那時的唐朝與西方國家相比,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繁榮,最強大的國家!”
“所以唐太宗李世民被稱為千古一帝,不知道各位皇帝有沒有意見?”
“如果各位皇帝有意見,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功勞!”
尼瑪,這時候誰敢有意見啊!
後世的皇帝哪個提起李世民不豎起大拇指?
就算是高傲的朱元璋也稱讚道: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在他的眼中,唐太宗是可以和自己相提並論的人。
漢武帝誇獎道:“唐太宗李世民,謙虛納諫,知人善任,恭儉愛民。千古一帝,實至名歸,朕認可他了!”
見到沒有皇帝出來抬槓,葉霄夾起一塊五花肉。
“唐太宗陛下,請您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