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又有些自豪了。
他自然知道這件事情了。
糟糕!
父皇好像不知道。
朱棣突然對父皇時空的自己有些同情。
對不起了啊,你又要被打了!
“傳說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曾經做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的父親洪武帝朱元璋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
朱元璋:......
這臭小子,野心不小啊。
連這種大逆不道的夢都敢做。
朱標在心中默默為自己的弟弟祈禱。
你的屁股好像才好吧,估計又要爛了!
皇帝們也都笑而不語。
因為在古代,大圭象徵著權力,朱元璋將大圭賜給他,那不是妥妥造反之夢嗎?
“朱元璋將大圭傳給朱棣後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
娘誒,我兒朱棣有造反之姿啊!
“朱棣醒來以後正在回憶夢中的情景,認為這是一個祥瑞,這時也有人報告說孫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馬上意識到難道我要美夢成真了?”
“於是他馬上跑去看孫子,只見小瞻基長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臉上一團英氣,朱棣看後非常高興,就堅定了想要做皇帝的理想,也正好建文帝朱允炆不爭氣,就給了朱棣這個機會!”
朱元璋想起來允文那個大聰明也是感覺高血壓要犯了。
真他麼是個傻逼!
“於是朱瞻基就備受朱棣喜愛,跟著朱棣打仗,或許是看慣了生死,所以朱瞻基也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好皇帝!”
“主要是在這些層面上,他在在政治上,重整財政,提升內閣地位,提拔重用了一大批的人才,整頓統治機構,實行精簡和裁冗措施,也拔出了不少朝堂上的蛀蟲。”
“他在經濟上,休養生息,避免戰爭,極大緩和社會矛盾,讓老百姓有了喘息和發展的機會,所以後世將宣宗與其父明仁宗統治時期合稱‘仁宣之治’,這也是一大盛世。”
“然後他還讓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停止對外用兵,節省了大批人力財力,也加強海外與華夏的溝通!”
這一攬子的政策停下來,的確是一位好皇帝啊。
內閣有一大批能用之臣,地方上還有于謙這樣子的能人。
不錯!
“但是明成祖朱棣搶了自己侄子的江山,所以也是開了一個壞頭,在朱高熾死了之後,他的弟弟漢王朱高煦也想要效仿父親,奪走江山!”
朱棣:......
他倒吸一口涼氣。
你們學這個做什麼?
好的不學!
等回去之後抽一頓出出氣。
讓朕也享受一下打孩子的快感。
“因為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熾鎮守朱棣的老家帝都,而朱高煦則是跟著父皇朱棣南征北戰,雖然是皇子,可是他十分好戰,並且戰功赫赫,堪稱猛人!”
“所以在朱高熾死了之後,朱瞻基要去帝都繼位嘛,當時朱高煦就想要半路截殺,製造一場意外,然後殺幾個人祭天就好了嘛,結果好聖孫朱瞻基十分聰明地繞道,殺了一個措手不及!”
“朱高煦一看,既然繞路了,那麼就造反了唄!”
“反正皇位都是造反得到的嘛,你看看李世民,殺了哥哥,逼父親退位!”
唐太宗李世民:???
關我屁事!
他此刻是真的一口肉包子都吃不下去了。
“然後他的父親朱棣還不是一樣!”
明成祖朱棣:......
行了行了,朕知道了,你不要多嗶嗶了!
“於是朱瞻基御駕親征,朱高煦沒有想到朱瞻基御駕親征,竟然怕了,就投降了!”
朱棣:???
臥槽,這你就投降了?
你他麼是個廢物啊!
“朱高煦投降之後,朱高熾派遣于謙前來教訓朱高煦,朱高煦當時被于謙狠狠罵了一頓,據說罵到什麼地步呢?在明史裡面有過記載!”
“正詞嶄嶄,聲色甚厲。高煦伏地,戰慄頓首,言臣罪萬死、萬死,惟陛下命!”
各位皇帝都是讀過書的人,自然聽得懂這番話,他們哈哈大笑,覺得這個朱高煦就是個喜劇人啊。
跟著親爹打仗的時候那麼勇猛,沒有想到被侄子打敗,還被侄子派來的人罵得跪在地上。
簡直搞笑啊!
這叫啥?又菜又愛玩!
“其實大家不要覺得好笑哈,朱高煦被罵成這樣子,那正是應了一句老話,邪不勝正!”
“于謙一身正氣,他一但發怒,那肯定如同金剛怒目,一聲正氣凜然的獅子吼,是天下所有邪祟的剋星,朱高煦自然俯首認輸了!”
沒錯,自古以來都是邪不勝正。
“不過朱高煦雖然認輸,那心裡還是不服氣,成為庶民之後在一次朱瞻基巡視的時候他來了一個掃堂腿,把朱瞻基絆倒了,這也徹底惹怒了朱瞻基,就讓人將朱高煦關在銅鼎內,朱高煦還不服,生生頂起了那銅鼎。朱瞻基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命人把朱高煦扣在銅鼎裡,四周點上火,生生烤死了這位漢王。”
聽到自己的孫子殺死了自己的兒子,饒是朱棣那顆心被打磨得如同石頭一樣,在此刻都有些觸動。
或許這就是人生啊!
“只可惜朱瞻基當皇帝的時間也不長,只當了11年的皇帝,後來因病去世,只可惜那個時候他的兒子朱祁鎮還沒有被培養起來就被趕鴨子上架當了皇帝!”
“而這個時候,也是于謙這輩子最輝煌的時候,因為朱祁鎮成為了歷史上最搞笑的一個皇帝,放在十大昏君裡面都有一席之地的!”
“在後世,大家也給朱祁鎮起了很多外號,比如說大明戰神朱祁鎮,瓦剌留學生,叫門天子,堡宗皇帝!”
朱棣:???
(ps:大明戰神朱祁鎮簡直是個人才,今天看了一天他的資料,沒有把我給笑抽過去,因為我看《那些事》的時候已經是十年前了,幾乎全忘了,阿西吧,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