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在地面上打了好幾個滾,嚇得一旁的太監立刻過來攙扶他。
“陛下,您沒事吧?”
當太監將趙構攙扶起來之後,頓時嚇了一跳。
臥槽,衰仔,你哪位啊?
葉霄可巴不得這個害死了嶽將軍的人早日嗝屁。
只是退位還真的便宜他了!
“其實宋朝讓人稱讚的忠臣很多,其實不止是宋朝,整個華夏曆史上的忠臣也不少,有的忠臣充滿了浪漫主義,也有的忠臣忠於國家,還有的忠臣忠於自己的內心!”
“而接下來的這位忠臣,則是一心一意為了國家,他完全將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完全達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他不在意吃,不在意穿,當真是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國家和民族!”
“這人,就是兩袖清風的明朝嘉靖時期的官員,海瑞!”
趙構:???
啊?
那嘉靖不也有大奸臣嚴嵩嗎?
還有嚴嵩的兒子嚴世蕃。
憑什麼他就可以梅開二度啊?
【宋高宗趙構:朕不服,朕同時擁有秦檜和岳飛,憑什麼就讓朕下臺。他嘉靖還同時擁有嚴嵩和海瑞呢,你為什麼不讓嘉靖下來?】
趙構的話讓朱元璋的眼皮挑了挑。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果然比人與豬之間的差距還要大啊。
朱元璋剛準備開口,葉霄說道:“嘉靖雖然不上朝,可是他對朝堂上的事情十分了解,並且他更多的是起到一個平衡的作用,這就涉及到明朝的內閣制度和之前宰相制度的差距了!”
“另外再說一點,你最大的錯誤就是為了自己的皇位殺死岳飛,就算岳飛接回二聖又如何?宋徽宗當時可是不想當皇帝的,據說他當時做皇帝的時候還哭了出來!”
宋太祖趙匡義:......
尼瑪,這個皇帝就那麼被嫌棄嗎?
“你完全可以高枕無憂,甚至還能和光武帝劉秀一樣,成為宋武帝,成為宋朝的中興之主!”
趙構:???
納尼?
開玩笑的吧?
“我猜你此刻應該有很多的問號吧?”
“皇帝的諡號是華夏古代對皇帝去世後的特殊稱號,用以表彰、批評或表達同情。諡號的選定通常由朝廷根據皇帝生前的業績、品德等因素來決定。所以這就出現了雖然朝代不同,可是很多皇帝的諡號差不多,比如說周武王,漢武帝,武就代表著這個皇帝勇猛!”
漢武帝劉徹微微頷首,看來後人還是挺看得起朕的。
“所以透過諡號就可以判斷這個皇帝做了什麼!”
“只可惜從唐朝的時候開始,諡號這玩意就開始有些報喜不報憂了,有一些皇帝明明做的不咋地,諡號卻很響亮,於是諡號這玩意就開始沒啥參考性了,於是就開始採用廟號!”
唐朝皇帝:......
李世民看到自己唐太宗的廟號,倒是好奇自己死後的諡號是什麼了。
【唐太宗李世民:小夥,朕的諡號是什麼呢?】
“唐太宗陛下,您的諡號是唐文帝!”
文代表著智慧的教化,那不是說明朕很有智慧?還能教化萬民?
可以可以!
唐太宗李世民對自己的諡號十分認可!
“廟號皇帝的廟號是生前死後在太廟中供奉時所用的名號。在古代,廟號有著嚴格的定義和使用規則。一般來說,開國皇帝被稱為‘太祖’,而後繼的有治國才能的君主可能被稱為‘太宗’。”
“除了太宗,還有常見的高宗、中宗、世宗等,它們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皇帝的特點。”
“如今各位皇帝傳送彈幕時出現的稱呼,漢武帝他們是自己的諡號,唐太宗他們的是廟號,還有乾隆皇帝的是年號!”
趙構想起來自己傳送彈幕的時候出現的是自己的廟號,那是宋高宗。
高宗的廟號豈不是代表王朝的中興階段嗎?
那不是說明朕的所作所為是個好皇帝?
得到了認可?
【宋高宗趙構:朕的廟號既然是高宗,那你憑什麼一次次說朕的不對,難道就是因為朕殺了岳飛?】
看來他真的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了。
葉霄本想給趙構留一點臉面的,但是趙構主動把臉送上來打,那就不好意思了啊!
“沒錯,就是因為你殺了岳飛。在華夏曆史上,朝代一分為二的有西周東周,西漢東漢,西晉東晉,最後就是南宋和北宋!”
“朝代的滅亡離不開土地兼併,當農民吃不飽飯那就會造反。王莽篡漢之後,漢室宗親還在,劉秀當時只是一個遠親,他為了讓自己師出有名,於是延續了漢朝的字號,可是東漢的制度什麼和西漢完全不同,可以算是兩個朝代!”
“至於南宋和北宋,本質上在於靖康之恥之後,宋微宗和宋欽宗被抓走,而你趙構則是宋徽宗的兒子,宋欽宗的弟弟,他建立的南宋更像是北宋丟失了大部分的國土導致的,所以你還是延用了宋朝的一個部分,而且你當上皇帝之後,宋朝面臨的局面是外部敵人虎視眈眈,而內部階級矛盾重重!”
“你為了緩解矛盾,將土地拿出來,所以儘管你在朝堂上被金人使者罵得痛哭流涕,可是你在民間的口碑還不錯!”
趙匡義:???
被金人罵哭了?
你他媽丟臉丟到皇帝面前去了啊!
“只可惜你殺了岳飛,沒有誰會看得起一個賣主求榮的傢伙,這也導致高宗這個廟號皇帝們不想用了,覺得晦氣!而下一個用高宗的,則是乾隆皇帝,在他死了之後,嘉慶給乾隆選擇的廟號就是高宗!”
乾隆:???
這個逆子!
他勃然大怒:“刀來,朕要砍了這個逆子!”
聽到這兒,趙構明白了。
這個岳飛不能殺啊。
一旦殺了,他的口碑徹底崩盤了。
“來人,將秦檜和九族全部凌遲處死,不能讓他死的太便宜了!”
“都到這兒,那我再提一點,為什麼宋朝的商業那麼發達呢?其實在宋朝之前的朝代,那都是重農抑商的,而宋太祖趙匡義相當於是一個接盤俠,他當時接盤了北周的地盤,相當於將北周的一切全部接盤了過來,也包括北周的土地問題!”
“為了緩解土地矛盾,你畢竟人民要吃飯啊,於是才開始大力發展商業,這也算是變相的轉移矛盾,所以宋朝的商業才會如此發達!”
商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科技的發展,皇帝們也是想透了很多。
“好了,扯遠了,那咱們言歸正傳,大家肯定想知道海瑞憑什麼位列十大忠臣吧!”
“這一切,那就要從......”
(ps:又下雪了,好他麼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