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章 汪廣洋:蘇塵啊,你也算是我們的人了

不料,

老朱卻一下子就搖頭:

“不行、不行,方孝孺不能去!他要陪著太子讀書!呃,這次作戰,也不能全用文人,你想想,這兩年的進士裡面選一個!”

哦,

劉伯溫一下明白了——

老朱不想讓書呆子去,要找一個懂點事的。

“額,皇上,如此說來,老臣倒是想起一個人,就是不知道成不成啊?”

“哦?誰啊?”

“蘇塵……”

蘇塵?

老朱一下子真想不起來。

劉伯溫卻聽汪廣洋說過好多次,當時楊憲就帶來過一次。這個人,好在好在派系不明顯,雖然得到楊憲、汪廣洋賞識,但算不上自已人。

此時,

他見老朱真記不起來,就娓娓說:

“皇上,這人很年輕,就是前年的進士,額,皇上在奉天殿擺了三個籮筐那次的進士,哦對了!跟李進同科!”

哦,

好像有這麼一個人。

老朱倒是想起來了,當時佈置了題目,三個籮筐裡的糧食都少了,讓他們寫答案,就是這個蘇塵耍滑頭,寫了個“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李進,你記得他嗎?”

老朱明明想起來了,卻反問別人。

李進躬身回答:

“皇上,跟臣是同科,但平常也不熟……此人很少結交,從來不出門。”

哦哦。

劉伯溫、老朱頓時相視一笑——

就是這個人了!

不結黨、不結交,

提起來都有點印象,卻又說不上來。

老朱點點頭:

“咱倒是也想起來了,這個人也算懂事……就他吧!伯溫啊,走之前你見見他!”

“臣明白。”

劉伯溫自然明白——

老朱讓自已給這個人擔保呢!

要是出了事,就算是他劉伯溫的了。

沒過多時,

老朱走了。

劉伯溫倒是想起來,對方孝孺說:

“希古,我記得偽鈔案的時候,你跟他一起共事過?”

“恩師,蘇塵跟我共事三天。”

哦哦,

“那,你觀感如何?”

“恩師,學生覺得,此人頗為懶散,不肯做事,最喜歡遊山玩水、勾欄聽曲什麼的……”

哦……

劉伯溫頓時有點失望,感覺這個人似乎就是個祿蠹,只管吃俸祿,少做事、少出錯……不過這種人也好,隨軍出征也出不了什麼事。

畢竟,

他們江南人這次的重量級人物是兵部侍郎溫祥卿,全面配合燕王、藍玉,統籌一切兵備後勤。此人雖然是耿炳文的幕僚,但多年來跟汪廣洋交好,那才是真正的自已人。

“這樣吧,老夫也不見他了,你把今天皇上的意思,跟他說一說,也就是了……”

“是,學生明白。”

……

如果換一個人,聽到這種訊息一定會心態炸裂。

但蘇塵卻已經全知道了!

這天,

中書省發下來政令:

【兵部侍郎溫祥卿遴選六部得力幹員,隨同出征,配合糧草軍需供應諸事。】

稍後,

汪廣洋就約見了。

“蘇塵啊,你知道為何選中你嗎?”

“請恩相明示。”

蘇塵趕緊躬身一拜。

嗯嗯,

汪廣洋踱了幾步,感覺這個人一直不太上道,當時楊憲就提拔他,他也不靠攏,自已對他也不錯,還是不上道。

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次劉伯溫會舉薦他?不過既然是劉伯溫舉薦,那多少也是半個自已人了。

“額,是這樣。誠意伯劉大人舉薦,又有太子侍讀方孝孺說話,老夫也認為合適……你,這就辛苦一趟吧?”

蘇塵早就知道一切了,連老朱的談話都一清二楚,心想:你這騙誰呢?老朱不過是想用個人來充數而已。

“多謝恩相,屬下願往!”

畢竟,

這次出征是好事情,如果一直留在京城,到時候藍玉出事還不好及時處置,這下好了,這個身份也正合適,不顯山不露水,正好蹲坑。

嗯嗯,

汪廣洋交代了幾句:

“安平啊,這次北伐非同小可,溫祥卿大人主持軍需後勤,你一切都要聽溫大人的,明白嗎?”

“屬下明白。”

嗯嗯,

汪廣洋看他轉身離開,心裡一直有點不爽——

這個人看著蠻機靈的,怎麼就不上道呢?

不過也是啊,

這洪武朝,有個安生就不錯了……

……

十天後,

蘇塵跟著文官團出發了,而藍玉他們早就到了北平,各地兵馬也將在數十天後全部集結。比較意外的是:付友德、馮勝兩部也正在集結,到時候從北平分兵,去遼東討伐納哈出。

溫祥卿這次一共帶了二十來個文官,因為蘇塵是汪廣洋打過招呼的,也就當成了半個自已人。

於是乎,

一路上也就沒人管蘇塵,樂得自由自在,想做事就做一點,不想做事就指揮別人做,別人也不敢違抗。

這幾天,

他又把暗樁、血滴子重新佈置了一遍,密切監視老朱、胡惟庸、劉伯溫、汪廣洋等人,同時又調集暗樁,分佈到出征各部,有的是伙伕,有的是屯民,有的在輜重營,也有一些是兵丁。

當然了,

有一點根本不出所料——

老朱這個疑心狂人,已經在文官中安插錦了衣衛。隨從的官員當中,有兩個人的名字都在錦衣衛名冊上,一個叫李安仁,原來是戶部的僉事,一個叫宋國清,原來是兵部的四品官。

這兩個人當錦衣衛的時間都超過了三年!

可見老朱有多黑?

更可怕的是——

溫祥卿根本一點察覺不出來,還天天議事呢!

這次,也是蘇塵第一次在大明出遠門,也安插了幾個暗樁,奪舍了一個五品官,又有一個扮成了溫祥卿的隨從馬伕。

時時刻刻收到各路訊息,蘇塵感覺安全得很。

……

行進二十多天,終於遠遠望見北平。

一到城中,

溫祥卿就佔了北平府衙,把所有軍需後勤全部放在衙署內。

往後幾天,

各地軍需源源不斷運到,而大軍也陸續進駐城中,不到十天,整個北平已經成了一座巨大軍營。

蘇塵是第一次看到大規模的冷兵器戰爭,深深震撼於老朱的動員和組織能力,衛所制真的很牛逼,如臂使指,將近二十萬大軍,竟然絲毫出不了差錯。

蘇塵跟著忙了幾天,然後就收到了付友德部也在趕往北平的訊息,至於藍玉,暗樁已經回報——

【暗樁回報:藍玉大軍已到大寧,近日將到燕王府,升帳議事。陸仲亨、費聚留守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