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
劉伯溫的小院裡,眾人也都在議論紛紛。
“恩師,燕王的侍僧怎麼可能是北元奸細?學生以為,肯定是有人栽贓啊……”
汪廣洋一開始就覺得有有問題,後來果然出了大事,現在想來還有點後怕。因為這種邪淫的事,一般都會牽扯到高層,事到如今,可謂是分毫不差。
嗯嗯,
劉伯溫笑了笑:
“皇上也是防患於未然嘛……這些番僧密教,為害蒼生,除掉也好!你們都不要亂嚼舌頭!”
嗯嗯,
對這一點,
大家也倒是很一致。
這時,
劉伯溫又喝了一口茶,悠悠地說:
“異端消退,聖學必興,廣洋啊,你們要抓住機會,廣泛講學,順著皇上的旨意,攻乎異端、以正人心!”
嗯嗯,
“學生明白了,當此之時,正是我儒學大興之日啊!”
嗯嗯,
眾人全都是儒生,也感到了一絲振奮。
汪廣洋想到這裡,又說:
“恩師,方孝孺品學出眾,恩師舉薦呢?讓他陪著太子讀書,皇上豈不是更放心?”
好!
對對!
眾人一下附和起來。
劉伯溫點點頭:
“為師也想了幾天了,改日就去跟宋夫子說說,到時候一起覲見皇上,希古啊,到時候你準備一下,寫一個攻乎異端、維護聖教的摺子……”
“是,恩師。”
方孝孺一臉興奮。
但這時,
他們卻都沒注意到,劉伯溫的書童小六子,卻在房間裡隔牆聽著,手裡快速的記錄著他們的談話。
而就在另一間屋裡,管家劉福,卻也盯著書童小六子。
……
沒過多時,
正在秦淮河瞎逛的蘇塵,忽然收到了暗樁回報:
【稟報主人:近日查實,劉伯溫的書童小六子是錦衣衛。】
啊?
挖槽了!
怎麼可能啊?
蘇塵差點叫起來!
老朱你也太黑了吧?
劉伯溫不錯啊,你都這樣玩?
我特麼家裡有沒有錦衣衛啊?
光天化日之下,他瞬間都感覺到一陣冰冷!
不過,有一天很慶幸——
自已的暗樁似乎比錦衣衛還要強?
他開啟系統一看,這個暗樁,就是前幾天奪舍的,他奪了劉伯溫管家的舍,在劉家出入自由,這才有機會識破小六子。
“老朱啊老朱,你可真黑啊……”
同時,
暗樁也彙報了劉伯溫舉薦方孝孺的事。
對此,
蘇塵也不想去阻止,畢竟,將來的事還早著呢!方孝孺這次獲得朱標賞識,將來成了朱允炆的顧命大臣,其實對自已是有利的。
……
數日後,
乾清宮外,氣氛一派祥和。
老朱坐在石凳上,越看方孝孺越是覺得喜歡,只覺得這年輕人本本分分、一絲不苟,實在讓人喜愛。
宋濂、劉伯溫也是滿臉堆笑,方孝孺則略有一些膽怯。
“好啊,宋夫子,你的學生教得好啊!這個摺子,是他寫的?”
老朱看了手裡的《攻乎異端以正人心折》已經好幾遍了,越看越覺得看到了未來的大明。那是一個儒學昌明,君子當道的有道之世。
宋濂深深一拜:
“皇上,方孝孺曉暢聖學,這些都是他平日讀書歷事的心得。”
哦哦,
哈哈哈,
老朱忍不住開懷大笑,指著朱標說:
“標兒,你看看人家,只比你大幾歲,就能做出這樣的文章!都是宋夫子的學生,你也不慚愧?”
朱標當即跪拜:
“父皇,兒臣不如方先生。”
嗯嗯,
老朱擺擺手,大聲說:
“方孝孺聽旨!”
“臣,方孝孺接旨。”
方孝孺整整衣冠,一絲不苟地跪下。
“方孝孺,你以後就跟李進一起,擔任太子侍讀!李進事情多,平常讀書講學,你要多花些功夫。”
“臣遵旨。”
哈哈哈,
老朱感覺撿了個寶貝,一臉的樂不可支。
而有了方孝孺的加持,老朱對汪廣洋也更看重了一些,在中書省裡,汪廣洋再次抬頭,胡惟庸經歷兩次失敗,也只能忍氣吞聲了。
……
這天,
蘇塵人還在中書省划水,奪舍暗樁又送來一條情報:
【稟報主人:胡惟庸讓府中賬房先生支出兩千兩銀子,讓我交給一個叫做李修文的人,但當夜李修文忽然發病而死。吾已查明,李修文曾是毛鑲的女婿,後被毛鑲退婚……】
啊?
什麼?
你是誰啊?
怎麼混得那麼好?
這才過了幾天啊,奪舍胡惟庸一個家丁的暗樁已經打聽到了重要情報。
蘇塵開啟資料才知道,這傢伙奪舍的人還真不簡單,雖然名義上是家丁,但年紀已經四十出頭,十幾年來沒少給胡惟庸幹髒活累活。
所以,
“好端端的,給人家送什麼錢啊?”
“既然給了錢,又為什麼殺了人家?”
蘇塵經歷那麼多風浪,也下意識地感覺到了什麼事情。很簡單,胡惟庸是絕對不會安好心的!他這種人,那麼大權勢,給別人送錢?
見鬼去吧!
只有他收別人的錢!
別人真要拿了他的錢,結局就是這樣!
不過有一點很奇怪——
這個李修文竟然是毛鑲的女婿,還被退婚了?
為什麼退婚了還要被胡惟庸殺了?
這後面到底有什麼事?
但這麼一條孤零零的情報,蘇塵暫時也沒有什麼頭緒,只好讓暗樁們繼續跟蹤了。
……
十餘日後,
陸仲亨做五十大壽,朝中很多官員都去了,蘇塵也去掛了禮,但不敢多待,溜達一圈就出來了。
剛出門,
耳邊就傳了久違的刺耳的聲音:
【叮!】
【緊急預警!檢測到錦衣衛名冊失竊案已經爆發,令尊藍玉的大舅捲入其中,請宿主儘快處理。】
嘶!
“不就是說有事嗎?這下來了”
不過蘇塵也納悶——
藍玉的大舅?
哪個大舅啊?
如果沒記錯的話,藍玉應該是有三個夫人的!
這個大舅怎麼混得那麼好?竟然跟錦衣衛名冊失竊案有關?
蘇塵已經把《大誥原稿》翻爛了,“錦衣衛名冊失去案”,堪稱老朱中期的一個可怕案子。
因為,
錦衣衛是高度隱秘的機構,只有上層的二百來個人,因為官職太高,才不得不公開身份,比如毛鑲、吳風、蔣獻等人。但錦衣衛的校尉,那全都是隱蔽的,根本沒有人知道,比如劉伯溫的書童小六子。
不過也有一個弱點——
錦衣衛校尉也要領錢糧工資,所以戶部有他們的秘密名冊。這份名冊明面上並不寫著錦衣衛,只寫著“力士名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皇室儀仗隊呢!可以說。整個大明朝,知道戶部這份“力士名冊”就是錦衣衛校尉名冊的人,絕對是屈指可數!
正因為如此,老朱才敢欺瞞天下,說這份名冊無關緊要,無非就是有人會盜支官糧而已。
而實際上呢,老朱早就嚇得魂飛魄散了。從他大誥的語氣裡就完全看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