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擬旨。”
老朱感覺不能再拖了,京城的番僧和北元細作已經查了一遍,其他各地也都要查。
“北元圖我之心不死,番僧出入藩王、勳貴府邸,屢禁不止,北元奸細往往因利乘便,居心叵測……著燕王侍僧道衍褫奪僧職,在慶壽寺當個沙彌吧……給燕王一道暗旨,以後不能結交妖人,要小心防範北元細作……
嗯,還有!曹泰、韓勳……哼!兩個二世祖!著除爵,在大同府戴罪立功!各地藩王、勳貴,即刻銷燬一切番僧歡喜密宗之物,如有再犯,咱定斬不饒!”
李進刷刷地寫成了典雅的詔書體。
老朱看了一遍,又踱了一會兒,
“讓中書省傳詔天下……李進,你再擬一道榜文,在京城各處張貼,讓百姓不準沾染邪教!”
“遵旨。”
次日,
正午時分,
京城各處街口已經張貼了榜文。這一段時間的異動,終於水落石出,百姓和官員全都鬆了一口氣。
“我呸!這些人也太邪了!”
“曹泰、韓勳兩個二世祖!”
“怎麼道衍也這樣啊?”
“道衍不知道啊?原來就是京城天界寺的!”
“來複和尚原來就是前元的國師!”
“皇上說得太好了!”
“原來都是假的!”
“妖孽!”
“……”
百姓們對這種事,無不拍手稱快。
……
而這時,
身在中書省午睡的蘇塵,耳邊傳來了勝利的聲音:
【叮!】
【恭喜宿主完成反殺!】
【特別獎勵:暗樁升級,可奪舍,數量限制100人】
哇!
暗樁也可以奪舍了!
蘇塵真的太高興了。
因為現在朝局鬥爭,已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一般的手段已經沒用了。
老朱的錦衣衛數量也在不斷擴充,胡惟庸的眼線耳目也到處都是。而自已的暗樁,雖然數量不少,大大多數都只是平民,什麼老農、小販、下人、腳伕、僕役等等,雖然也能打聽到一些訊息,卻遠遠不夠了。
這下好了,可以把一些大人物的身邊人也給奪舍了。
“一百個奪舍暗樁,當然主要是對付胡惟庸了,其他大人物也要盯緊一點……”
約莫個把時辰,
蘇塵把胡惟庸身邊那些不太起眼的人,比如廚師、家丁、書辦、轎伕等等八十幾個人全都奪舍,變成了暗樁。
這種暗樁人員跟血滴子其實也差不多,本身都是一些間諜人物,個個都很厲害,比如上次用過的吳本六、張老六等等,都用到了關鍵位置上。
不過,
這件事最高興的,還是姚廣孝被整了!
他本來都是慶壽寺的住持了,結果老朱一把打回了原形,變成了小沙彌,每天早晚功課、跳水掃地,有的苦頭吃了。
其次是曹泰、韓勳兩個二世祖,雖然沒有賜死,但去了大同邊境戴罪立功,憑他們的身板, 那也是凶多吉少了。
……
與此同時,
相國府裡,
李善長把胡惟庸單獨叫來,已經深談了好一會兒。
“惟庸啊,你看看你,掌管中書省那麼久了,北元細作都滲透那麼深,你竟然一點也察覺不到?”
胡惟庸是壓根兒就不相信有什麼北元奸細,無奈說:
“相國,哪來的那麼多北元細作啊?明顯是有人搗鬼啊……”
哼!
“沒有北元細作,上位會動那麼大的干戈?那個八禮臺,一聽名字就是個番僧,都來京城好幾年了,你們也不知道!還有那個智聰和尚,結交了那麼多人,你也不知道?”
唉,
胡惟庸只有苦笑——
這件事哪有那麼嚴重?
明顯是上位反應過度了!
這不明擺著?
曹泰、韓勳、燕王侍僧都被報復了!
明顯就是藍玉一夥乾的,就是為了報太原的一箭之仇呢!
但李善長既然相信北元細作這種鬼話,他也是沒有辦法,當下也不辯解,只是給他捶背。
李善長想了一會兒,也感覺怪怪的,喃喃說:
“上位是不是被人給騙了啊?”
呵呵,
胡惟庸心想,怎麼不是?都被人騙得找不到北了!
“相國啊,學生早就說,藍玉一夥人不簡單,你看看,連上位都被他們給誑了……”
李善長忽然怔了一下,又說:“惟庸,那個道衍,燕王的那個侍僧,到底是什麼人?是不是北元奸細?”
呵,
胡惟庸這幾天聽所有人在談北元奸細,耳朵都起繭子了。
“相國,那個人怎麼可能是北元奸細啊?明擺著是被人給坑了……這個局啊,惡毒著呢!”
哦?
李善長本來一直不信,這時越想越覺得是老朱的疑心病被人利用了?
他素來知道,老朱這個人疑心病一犯,那就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這次的事涉及到了燕王,又有前元降臣,那就由不得他不往深裡想了。
……
數日後,
北平慶壽寺。
燕王朱棣把所有人僧人叫出來訓話:
“你們別以為道衍是沙彌!他就算是個沙彌,你們也得聽他的!”
“是。”
所有人都低下頭。
這時,
朱棣見所有人都明白了重點,就把姚廣孝扶著進了住持院,又親自斟茶,飽含歉意地說:
“師父,本王大意啊!連累了師父,還望恕罪。”
呵呵,
姚廣孝忽然被人擺了一道,一夜之間變成了北元奸細,到現在還感覺莫名其妙。
已經盤點了寺裡所有的人,也查不到任何線索,可偏偏那些東西就出現在庫房裡。
對這點,他也是抓狂得很。這幾天想了又想,實在不明白到底是怎麼中了招的。
這時,
他見燕王不離不棄,仍然那麼恭敬,也忍不住感激,一下子站起來,對著燕王一拜:
“殿下,貧僧何德何能啊?”
朱棣又扶著他坐下,想了一會兒,忍不住問:
“師父,你說,京城裡怎麼有那麼厲害的角色?真的是藍玉嗎?”
姚廣孝點點頭:
“除了藍玉,不可能是別人啊……”
嗯嗯,
朱棣一下也明白了——
這次明顯是報復太原的事!
只不過藍玉一夥也太厲害了,完全超出了想象。
“師父啊,本王也明白了,人不可貌相,藍玉看著是個粗坯,實際上精明著呢!這次吃了他的虧,也算長一智吧。”
嗯嗯,
姚廣孝笑了笑:
“殿下英明……藍玉竟然敢欺瞞皇上,實在也超出了貧僧的預料啊……殿下,依貧僧看,朝局如此錯綜複雜,京城最終難以立穩新朝,他日必有劇變,殿下不可因受挫而退縮,還是要未雨綢繆啊。”
嗯嗯,
朱棣重重點頭:
“師父,本王深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