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中旬,二皇子和三皇子經過半個月的奔波終於抵達京城。這一路,他們猶如驚弓之鳥。往昔,他們為了爭權奪利,多次派人刺殺老四朱棣仁,如今在這返京途中,他們心中滿是惶恐,總覺得老四必定會趁此良機報復,派人來取他們性命。
每到一處歇腳地,他們看著端上來的食物和飲品,眼中滿是警惕。那飯菜的香氣彷彿都帶著危險的氣息,酒水在杯中晃盪,似是隱藏著致命的毒藥。二皇子緊緊皺著眉頭,眼睛在周圍的侍從身上來回掃視,聲音低沉且帶著幾分惱怒:“你們都仔細著點兒,這些東西萬不可隨意入口,若是出了差錯,小心你們的腦袋!”三皇子亦是滿臉緊張,原本白皙的面容此時有些蒼白,他在營帳裡來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語:“老四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我們定要萬分小心。” 他們帶來的侍從們也不敢有絲毫懈怠,每次進食之前,都會先用銀針試毒,再讓貓狗之類的小動物先嚐,確認無誤後,二皇子和三皇子才會小心翼翼地吃上一點。
睡覺的床鋪要反覆檢查,衣服也要裡裡外外檢視多遍。就這樣,他們一路擔驚受怕,好在有驚無險地抵達了京城。 他們卻不知,朱棣仁早已洞悉一切。在自已的府邸之中,朱棣仁靜靜地坐在書房裡,面前的燭火搖曳不定,映照出他平靜而又堅毅的面容。謀士在一旁輕聲說道:“殿下,二皇子和三皇子即將入京,他們往日作惡多端,此次必定還會耍弄手段。”朱棣仁嘴角微微上揚,眼神中透著一股自信:“無妨,不管他們有何手段,本王皆有應對之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便是。”
太子出殯那日,整個京城都籠罩在一片哀傷之中。街道兩旁站滿了前來送行的百姓,大臣們也身著素服,表情肅穆。靈柩緩緩前行,哀樂陣陣,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二皇子和三皇子此時卻像是換了個人一般,演技瞬間上線。只見二皇子剛走到靈柩前,便“撲通”一聲跪下,眼睛瞪大,滿臉悲痛,嘴裡大聲呼喊著:“太子哥哥啊,你怎麼就這麼去了啊!”喊著喊著,竟然身子一歪,暈了過去。旁邊的侍從們急忙上前攙扶,好一陣才將他喚醒。三皇子也不甘示弱,他哭得是涕淚橫流,一邊哭一邊訴說著自已與太子的兄弟情深:“太子兄長,你我自幼一起長大,你怎麼能拋下我們先走啊!”說著,他也裝作悲痛過度,差點昏厥。
接著,他們還妄圖拉攏太子舊部。二皇子強撐著虛弱的身體,對著那些曾經效命於太子的臣子們說道:“各位大人,太子哥哥雖已不在,但他生前待你們不薄,如今他走了,你們可莫要忘了太子哥哥的恩情啊。”三皇子也在一旁幫腔:“是啊,太子哥哥的遺志還需要我們共同去完成,你們可莫要被他人蠱惑。”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太子舊部早已經被朱棣仁收攏過來。這些臣子們站在那裡,表情冷淡,絲毫不為所動。朱棣仁站在一旁,面色平靜,他並非不想流淚,只是他把所有的悲傷都深深地藏在了心底。在他看來,太子之死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當下最重要的是穩定朝局,而不是做這些表面文章。
二皇子和三皇子看到朱棣仁這般模樣,覺得有機可乘。二皇子指著朱棣仁,呵斥道:“老四,你怎能如此沒心沒肺?太子哥哥走了,你竟然一滴眼淚都沒有,你還有沒有兄弟之情?”三皇子也跟著附和:“就是,你這般冷漠,如何對得起太子哥哥對你的愛護?” 他們這麼一鬧,整個場面變得非常不好看。百姓們開始竊竊私語,大臣們也面露尷尬之色。
就在這氣氛僵持不下的時候,太子太傅方林傅站了出來。方林傅頭髮花白,身體微微有些佝僂,但眼神卻透著一股威嚴。他緩緩走上前,對著眾人說道:“諸位莫要被表象所迷惑。四殿下有多難受,我們做臣子的都看在眼裡。四殿下此刻心中之悲痛並不比任何人少,只是他更懂得將悲痛化為力量,以大局為重。二殿下、三殿下,如今我們應該做的是好好送太子殿下最後一程,莫要再生事端,這樣太子的殯葬才能夠順利地進行。” 眾人聽了方林傅的話,紛紛點頭稱是。
二皇子和三皇子見勢不妙。二皇子和三皇子見勢不妙,二皇子狠狠地瞪了一眼方林傅,心中雖有不甘,但也不敢再公然違抗。他強壓下心頭的怒火,暗暗咬了咬牙,低聲對三皇子說道:“今日且先放過他,這筆賬咱們日後再算。” 三皇子微微點了點頭,他用袖子抹了抹臉上殘留的淚痕,眼神中仍帶著一絲怨恨。不過此時他也知曉不能再繼續糾纏,否則只會讓自已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二皇子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已的表情看起來悲痛而又誠懇,他對著太子的靈柩再次拜了下去,大聲說道:“太子哥哥,臣弟方才一時激動,還請哥哥在天之靈莫要怪罪。臣弟定當遵循太傅之言,好好送哥哥最後一程。” 三皇子也趕忙跟著拜倒,口中唸唸有詞:“太子兄長,臣弟也是心中悲痛難抑,才會失了分寸,還望兄長恕罪。” 靈柩繼續緩緩前行,二皇子和三皇子站起身來,默默地跟在後面。二皇子的眼神卻不時地在朱棣仁身上和周圍的大臣、百姓身上掃過,像是在尋找著什麼新的機會。而三皇子則是緊緊地抿著嘴唇,心中盤算著下一步的計劃。 送葬的隊伍慢慢朝著皇陵的方向走去,一路上氣氛依舊凝重。二皇子和三皇子雖然不再鬧事,但他們的存在就像是兩顆隱藏的炸彈,隨時可能再次引發新的危機。
朱棣仁不動聲色,他的目光始終平靜地注視著前方,可心中卻在警惕著二皇子和三皇子的一舉一動,準備著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變數。 這時,人群中突然有一個聲音高呼:“看吶,有祥瑞之兆,太子殿下定是上天眷顧之人。”眾人紛紛朝著聲音的方向看去,只見天空中有一片奇異的雲彩,形狀好似一隻展翅的鳳凰。二皇子眼睛一亮,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於是他高聲說道:“太子哥哥果然是有大福之人,此祥瑞定是上天對哥哥的眷顧,哥哥雖已仙逝,但他的仁德定能庇佑我朝。”他一邊說著,一邊偷偷觀察著周圍人的反應,尤其是那些大臣和百姓,試圖煽動起大家對太子的懷念和尊崇之情,從而給自已增加一些威望。
三皇子也反應過來,跟著說道:“太子兄長一生賢德,此祥瑞便是最好的證明,我們定要繼承哥哥的遺志,弘揚哥哥的美德。” 朱棣仁心中冷笑,他知道這所謂的祥瑞不過是自然現象被二皇子和三皇子故意利用罷了。他向前邁了一步,朗聲道:“此祥瑞雖為吉兆,但太子哥哥一生謙遜,最不喜鋪張炫耀。如今我們應遵循太子遺願,低調行事,莫要因這祥瑞而亂了殯葬的禮數。” 朱棣仁的話讓不少大臣和百姓紛紛點頭稱是,二皇子和三皇子討了個沒趣,只得再次閉上了嘴,默默地隨著送葬隊伍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