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章 第一次融合

大家對於夏天說的這些經驗都是深受觸動,有點豁然開朗的感覺,既然民族樂器可以和西洋樂器融合在一首曲子裡面,那傳統的戲曲應該也是可以做到的,這樣的話想必那些新時代的年輕人是能夠接受這種新風格的音樂的。

有了方向大家就不怕了,只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大家都給夏天報以了熱烈的掌聲。

川府大學文學院的李復院長說道:“小天,沒想到你在樂理方面也有這麼深的研究啊,真是深藏不露啊。”

“師伯,您誇獎了,我只是從年輕人的角度提了一點我們的看法而已,嘿嘿。”

“行了,小天,你就不要謙虛了,你這些師伯對你的誇獎一點也不過分。

我本來以為你是塊寶玉,可我沒想到你是塊和氏璧啊,你呀,真是不知道讓為師怎麼說好了。”吳院長哈哈大笑道。

馮雲靈看著大家都對夏天的才華大加讚賞,自已反思道:“是不是在劇院的時候有什麼誤會啊,看著這夏天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差呀。”

夏天聽師傅這樣說了,也是很開心,他決定再添把火,讓火更旺一些。

只見夏天變魔術一樣從兜裡掏出來幾張紙,然後遞給潘教授,請潘教授指正。

大夥兒都很好奇,夏天這是唱的哪一齣啊,那紙上是什麼內容呀,都眼巴巴地望著潘教授。

潘教授看完以後沒有說話,就遞給了旁邊的蔡館長,然後接著傳閱了一遍,潘教授想了想還是把沒想明白的地方問了出來:“小天,我看了看譜子和歌詞,裡面也用了我們黃梅戲代表作品《女駙馬》的詞,但是我還是沒有明白這裡面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呀。”

其他人對樂理不熟悉,馮雲靈對樂理比較熟悉,試著唱了一下,感覺有點彆扭,但是又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也好奇地看著夏天,看他怎麼回答。

夏天說:“潘師伯,這個我不知道應該怎麼給您解釋才能讓您理解,要不這樣吧,我把我創作的這首曲子給大家清唱一下好吧,我唱完了可能您就明白了。”

夏天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後就清了清嗓子,準備開始唱。

這首曲子就是家喻戶曉的《黃梅戲》(田一龍\/何欣作詞、作曲,慕容曉曉原唱)。

這首歌曲當年已出現可是橫掃了多個音樂榜單,慕容曉曉一下子成為了黃梅戲的代表人,很多人也是透過這首歌曲才對黃梅戲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後又開始一步步找黃梅戲相關的作品欣賞,到最後成了資深的黃梅戲粉絲,夏天也是其中一位。

這首歌曲將現代音樂與古典戲曲相融合,既有現代音樂的動感節奏又不乏老黃梅戲的質樸細緻,可謂是新潮和傳統的碰撞與結合。

旋律是這首歌曲的最大亮點,黃梅戲本身的曲調就比較輕快,配合著現代音樂的理念,可謂是珠聯璧合。

歌曲的開頭是以一段悠揚的黃梅戲曲調拉開序幕,瞬間將聽眾帶入到充滿江南水鄉特色的意境之中。

這種傳統的旋律基礎為整首歌曲奠定了濃厚的文化底色。隨著音樂的推進,現代流行樂的鼓點和節奏逐漸加入,與傳統旋律交織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穎而又不失和諧的音樂風格。

這種跨越時空的旋律融合,不僅展現了創作者的音樂創新能力,也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

再加上原唱本身就是學黃梅戲出身的,在主歌部分詳細介紹了原唱自已從小學習黃梅戲的過程以及困難還有長輩們的諄諄告誡,更是讓聽眾容易產品共鳴,大家好像聽的不是歌曲而是在看一場小孩子從學黃梅戲到學有所成的成長勵志故事劇,畫面感十足感人,無數人把這首歌曲都設成了單曲迴圈,百聽不厭。

後世自媒體時代來臨後,無數網友都是以這首歌曲為背景改編成各種風格畫面,可謂是百花齊放啊。

從小爸媽就對我講

黃梅戲可不是很好唱

模仿著大人身段模樣

實現了我的願望

面對這愛情的考量

馮素珍是我學習的榜樣

女駙馬的故事伴我成長

我的公子又在何方

為救李郎離家園

誰料皇榜中狀元

中狀元著紅袍

帽插宮花好哇

好新鮮哪

這是一段經典的旋律

讓我醉怎麼能夠忘記

多想再回到當初的年紀

伴著音樂讓我唱起

這是一段經典的旋律

把我帶回那個世界裡

多想再和你繼續這愛情

不管前途多少風雨

就像這戲曲

。。。。。。

因為是清唱,所以沒有開頭那個黃梅戲的悠揚曲調,在主歌部分大家只是覺得這首歌曲調不錯,聽著也很好聽,但是和其他的歌曲好像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是當夏天用比較女性化的嗓音和黃梅戲唱腔的方式開始唱副歌部分的時候,所有人都跟觸電了一樣,全身酸痠麻麻的,腦子都短路了,腦袋一片空白。

過了好一會兒反應過來以後,都是不約而同的想道:“歌曲還可以這樣融合?歌曲還可以這樣唱?這是多麼神奇的腦回路才能創作出來啊。”

夏天一曲唱完,潘教授和馮雲靈都一臉震驚地看著夏天,激動地話都說不來了。其他人不懂樂理還稍微好一點,她們兩位對音樂和黃梅戲都懂,剛才現在在唱的副歌部分的時候,她們自動腦補了用黃梅戲的曲調做伴奏,感覺真是天作之合,神奇啊。

夏天不好意思地說道:“不好意思,獻醜了,我沒有學過黃梅戲,只是比葫蘆畫瓢而已,見笑見笑。”

“小天啊,你真是天才。以前我還不相信,今天是真的相信了。

你這首歌毫不客氣的說是具有跨時代意義的,這首歌曲以其獨特的風格必定會在音樂和戲曲界佔據一席之地。

另外它不僅拓寬了流行音樂的邊界,也為傳統藝術的傳承提供了新的視角。

在音樂歷史和文化背景中,這首歌成為了連線過去與現在,乃至未來的橋樑。它的意義不僅在於音樂本身,更在於它所代表的文化自信和創新精神,真是了不起的年輕人啊。”

夏天一看潘教授的評價這麼高,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夏天受之有愧,這嚴格來說也不是自已的功勞,自已只不過是一個搬運工而已。

等潘教授平復了一下心情後說道:“潘教授,是這樣,這首歌是專門為了黃梅戲戲曲行業創作的,我也沒有學過黃梅戲,唱不出來那個韻味,我想把她送給您,您可以挑選合適的人員來演唱這首歌,也算是我對黃梅戲戲曲行業的一點支援吧。

這首歌的配樂比較複雜,等咱們下午的時候一起找個配音室,把配樂伴奏做一下,那樣再次唱出來更有感覺。我是這樣想的。。。”

夏天把配樂的想法和方案給潘教授彙報了一下,如果有不妥當的地方請潘教授多多指點,特別是關於黃梅戲那段配樂,更是需要專業人士來指點。

夏天剛說完,正好點的菜就做好了開始端上來了,夏天順勢返回了座位。

回到座位上後,夏天看旁邊的馮雲靈一直看她,正好趁著大家注意力都在別的地方,趕緊給馮雲靈解釋了一下上午的誤會,馮雲靈一聽對夏天最後的一絲偏見也沒了,剩下的只有崇拜之情了。

一個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能對樂理有這麼深的研究,並且創作能力還這麼強,這讓藝術學院那幫人情何以堪啊。

怪胎、妖孽也不足以形容夏天的才華啊。

這首歌馮雲靈自已也很喜歡,一會兒得磨磨師父,讓她選擇自已來演唱這一首歌,並且裡面的歌詞好像就是在訴說自已從小學習黃梅戲的經歷一樣。

馮雲靈下定決心一定要說服師傅,必要的時候得讓夏天幫幫場子才行,確保萬無一失。

自已真聰明,馮雲靈為自已的靈機一動瘋狂點贊。